021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了解更多
大家好,我是王工。
昨天,咱们国家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了一则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
内容是:
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这个通知一出来,瞬间炸锅了,网友们纷纷为咱们国家的智慧点赞,但部分网友表示看不太懂具体细节,但都一致竖起大拇指表示支持。
今天咱们就来解读一下,这个通知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它为什么如此重要。要想真正理解这份文件的内容,首先得搞清楚芯片是怎么造出来的,需要经历哪些关键步骤。
011
芯片的制作步骤
芯片的制作是一个复杂且高度专业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 :芯片设计,流片(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三大关键环节,其中芯片流片技术是半导体制造中的核心环节,将设计图案精确转移至硅片上,是设计与生产的关键桥梁。
图源|百度
如果以建筑房子为比喻,设计就等于绘制建筑蓝图。
高通、苹果、英伟达、AMD、联发科,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都是芯片设计公司。
图源|SFE
如果以建筑房子为比喻,流片就等于施工队按蓝图盖楼。
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联电等都是国际上主要的晶圆大厂。
流片完成后,还要进行切割,将晶圆切割成单个晶粒,再进行封装,测试。
图源|cob封装
如果以建筑房子为比喻,封装就等于装修并通水电,确保房子能住人。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安靠科技,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等都是国际上封装与测试大厂。
以上步骤完成后,就可以将封装后的芯片交付给终端厂商(如手机、平板、汽车、服务器制造商)集成到产品中。
021
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的解读
流片地认定为是原产地。上面已经说了流片是最核心、最具技术含量的环节,涉及光刻、刻蚀、离子注入等关键工艺。
海关认定:
无论芯片是否已封装(裸片、晶圆、封装后的成品),原产地均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
不参考设计公司所在地(如美国高通设计的芯片,若在台积电流片,则原产地为台湾)。
不参考封装地(如马来西亚封装的芯片,若晶圆在韩国流片,则原产地仍为韩国)。
031
125%高关税仅针对在美国流片(晶圆制造)的芯片,包括:
美国本土企业(英特尔、美光等在美国生产的芯片)
外国企业(如台积电美国厂)在美国生产的芯片
同时豁免非美流片:
台积电台湾厂、三星韩国厂等生产的芯片,即使设计公司是美国企业(如苹果、高通),仍按流片地申报,不征税。
以后芯片的国籍只看出生地,不看户口本,通俗一点,凡是从美国出厂的芯片征收重税,其他国家出厂的芯片,哪怕芯片厂是一家美国公司,也不收重税。从而削弱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增加其本土生产成本。
制造业依赖基础设施:晶圆厂需要巨额投资(台积电美国厂投资400亿美元)、稳定供应链(材料、设备)、高技能人才,美国短期难以补齐。
咱们国家的优势在于,咱们是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成熟基建+政策扶持,可快速扩张产能。
美国想靠“制造业回流”对抗中国供应链?先问问125%的关税答不答应。
若中企(如中芯国际)在美国建厂,其芯片返销中国将被征重税,直接丧失成本优势。
变相切断“技术换市场”的妥协路径,逼企业选择本土或友好地区(如东南亚)布局。
不打击美国品牌:苹果、高通、英伟达等设计公司只需外包流片(如找台积电),即可规避关税。
加税只针对美国制造,而非美国公司,中国不主动脱钩,但美国制造别想进来。
过去企业可能通过 “美国流片→台湾封装→大陆销售” 规避关税(类似“越南转口贸易”)。
但是这个规定下来,只要流片在美国,即使封装在第三地(如台湾、马来西亚),仍按美国原产地征税。
我们主要针对的目标就是台积电美国厂(未来若为苹果、AMD代工,返华需缴125%税)。
041
这一政策是 “精准打击+分化瓦解” 的组合拳:
打美国制造:用关税粉碎其“芯片本土化”梦想。
拉拢美国资本:允许美企通过外包流片继续赚钱。
锁死技术命门:确保中国在半导体制造(非全链条)上不被卡脖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238139195991196&wfr=spider&for=pc
https://www.cead.com.cn/guiyang-show-325.html
http://www.biyuzg.com/index.php/lists/43.html
https://www.bilibili.com/opus/95842170732596429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333710958760546&wfr=spider&for=pc
投稿/招聘/推广/宣传/技术咨询 请加微信:woniu2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