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能汽车出品
现在每一年起亚都要在投资者介绍中,把自己的定位重新阐述一遍,通过品牌重塑与“Plan S”战略的系统性实施,从传统车企向“可持续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我们基于2025年CEO投资者日发布的规划,详细分析起亚在品牌重塑、电动化战略、新业务拓展及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战略布局与实施成效。
◎ 此前计划到 2030 年实现纯电动汽车年销量 160 万辆,共推出 15 款纯电动汽车车型 。
◎ 最新战略规划中,预计到 2030 年电动汽车年销量 126 万辆(纯电动汽车),减少 34 万辆 ,仍维持 15 款纯电动汽车计划;PBV 专用电动汽车年销量 25 万辆目标不变 。
◎ 到 2030 年所有驱动类型的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增至 419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近 30% ,还将销售 107 万辆 “xHEV”(不同电气化程度的混合动力汽车 ) ,目标是电动汽车销量达 233 万辆。
芝能点评:对于纯电动汽车的市场销量预期在减弱,而对于混动领域的销量在加强。
起亚自2021年启动的“新起亚”品牌重塑计划,以“激发灵感的移动空间创造者”为目标,围绕“Planet(地球)、People(人)、Profit(利润)”三大支柱重构品牌形象,这个阶段(2021-2024年),起亚通过产品创新与市场策略调整,实现了显著的业绩提升。
◎ 序幕(2021 - ):起亚进行全面转型,革新品牌形象、产品策略及运营模式,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 第一章(2023 - ):聚焦电动汽车领域,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目标成为一线电动汽车品牌。
◎ 第二章(2025 - ):在电动汽车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发专用出行载具满足用户个性化出行需求。
◎ 第三章(2028 - ):深度融合出行与其他业务,通过互联生态提供全方位出行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芝能点评:从经营层面来考虑,起亚作为一家汽车企业是非常成功的,这个利润率可以和BBA去比较了。
芝能点评:起亚的品牌价值提高和品牌效应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中国我们都快不了解这个品牌了,但是在全球的主流市场,这个品牌是逆向生长的。
◎ 旗舰车型:EV9定位豪华电动SUV,续航超600公里,搭载车载AI助手与OTA功能,目标竞争特斯拉Model X和宝马iX。
◎ 主流车型:EV6、EV5、EV4、EV3覆盖紧凑型至中型市场,其中EV3以可持续材料与情感化设计吸引年轻用户。
◎ 未来车型:2025年推出的EV2瞄准城市短途出行,以高性价比扩大市场渗透。
起亚将软件定义汽车(SDV)与人工智能(AI)视为关键驱动力,全面融入品牌战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以提升竞争力并满足市场需求。
起亚的SDV战略核心在于架构与定义,通过Pleos技术支撑构建包含高性能车载电脑、区域控制器和无线控制器等组件的框架,并以车辆操作系统作为中枢协调多模块运行,实现智能化和软件化控制。
转型路线图规划于2024年前完成SDV平台研发,至2026年实现自动驾驶AI技术量产应用,2027年后则专注于先进软硬件融合及软件生态拓展。
同时,起亚利用AI技术提升产品价值,如增强型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系统和远程智能停车辅助等功能,以及通过Gleo AI提供个性化信息娱乐交互体验。
借助OTA技术和FoD模式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由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
起亚还计划加大SDV和AI技术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强化内部团队建设,与外部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加速新技术在量产车型中的应用,根据各地区市场特点定制开发适配产品,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和促进业务增长。
起亚的额目标是2025年363万,2030年实现425万的销量目标。
◎ 北美:利用IRA补贴,佐治亚州工厂生产EV9和EV5,2025年销量目标75万辆,市占率8%。
◎ 欧洲:应对碳排放法规,推出EV3及插混车型,计划2025年建成1.7万个超快充站。
◎ 新兴市场:在印度和东南亚推出本地化EV5,2030年电动车销量占比目标41%。
起亚将持续丰富电动汽车产品线,如推出 EV2、EV4 等车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成本创新战略,优化硬件设计、标准化软件等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 xHEV(涵盖 HEV 和 PHEV)销量将达到 107 万辆,占总销量的 26% ,既考虑了不同市场对混动车型的需求差异,
在北美市场,2030 年 HEV 销量预计达到 43 万辆,占该地区总销量的 39%;
欧洲市场方面,起亚计划通过推出更多小型和中型 HEV 车型, xHEV 销量占比达 18%,2030 年将 xHEV 在印度市场的销量占比提升至 25%;
在韩国本土市场,2030 年 xHEV 销量占比目标为 36%。
北美、欧洲、韩国、印度在 2025、2027、2030 年的电动汽车占比及数量。
◎ 北美电动汽车占比从 2025 年的 10%(187.3 万辆)升至 2030 年的 23%(434 万辆);
◎ 欧洲从 22%(332.8 万辆)升至 54%(833.6 万辆);
◎ 韩国从 10%(16.3 万辆)升至 29%(45.6 万辆) ;
◎ 印度从 5%(20 万辆)升至 16%(85.8 万辆)。
◎ 起亚在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下足功夫,以软件定义汽车(SDV)为核心,开发先进的电气 / 电子架构和强大的操作系统。通过 OTA 和 FoD 技术,实现车辆功能的持续更新和个性化定制,提升用户体验。
◎ 在自动驾驶领域,与 Motional 等合作,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
◎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与各方合作扩展充电网络,在不同地区与当地企业合作,提高充电便利性。
起亚将PBV(专用车)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目标2030年销量25万辆,占据全球eLCV市场10%份额。
PBV基于模块化平台打造PV5、PV7、PV9,支持客运、货运及特殊用途场景(如医疗车、物流车)。
与DHL、Uber等合作,起亚提供“车辆+服务”解决方案,例如为物流客户配备车队管理系统与充电服务。华城EVO工厂采用“灵活单元生产”,产能利用率提升30%,确保多车型混线生产的高效性。
PBV的场景定制化优势在于降低客户改装成本并提升使用效率。例如,PV5可快速转换为冷藏车或露营车,满足多样化需求。这一战略不仅拓展了起亚的业务边界,还通过服务增值提升了盈利潜力。
◎ 自动驾驶:与Motional合作开发L4级技术,2024年在拉斯维加斯等地运营50辆Robotaxi,积累100万公里数据,计划2028年推出商业化车型。
◎ 机器人:与Boston Dynamics合作,部署Atlas和Stretch机器人优化工厂自动化,并探索“PBV+机器人”末端配送场景。
◎ 空中mobility:子公司Supernal研发eVTOL,目标2028年首飞,2035年推出“地面+空中”一体化服务。
小结
起亚汽车的战略转型开始有些减速,2030年126万辆电动车销量的目标整体的战略是往后拖延的,客观来说也判断全球汽车市场电动化趋势(除中国之外)可能和之前的判断要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