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凌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一则震惊全球的消息:美国将"立即"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25%的惩罚性关税,同时宣布对全球75个申请谈判的国家实施"90天关税暂停期",期间互惠关税降至10%。这一戏剧性政策反转迅速引发全球资本与贸易体系的连锁反应,中美贸易战骤然升级。
关税组合拳震动全球市场
特朗普的"双轨关税"策略展现出鲜明的战略意图。一方面,对华关税从现有的34%直接飙升至125%,创下中美经贸史最高纪录;另一方面,对盟友国家大幅让利,形成"联横制纵"态势。政策发布后,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涨超10%,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涨幅,道琼斯与标普500指数亦同步飙升。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者将特朗普举措解读为"精准打击中国"而非全面贸易战,资本狂欢背后暗含对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押注。
中国反制措施迅速落地
面对美方极限施压,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在48小时内祭出组合反制: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覆盖农产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全领域。同时,将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12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联邦快递、高通等6家企业被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特别强调,美方此举"严重破坏多边贸易规则",中方反制措施完全对等且必要。
白宫策略现"阳谋"本质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当天记者会上透露,特朗普团队早有计划在关税公告后数日内撤回部分措施,其真实目的在于"测试中国底线"。这种"虚张声势"策略此前已有预演:当美股因关税预期暴跌时,特朗普公开承认股市下跌是"故意为之",并呼吁民众"保持冷静"。分析指出,白宫试图通过制造政策不确定性,既安抚国内产业界,又迫使北京在谈判桌前让步。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新挑战
此次关税变局暴露出的深层矛盾值得关注。特朗普政府对WTO规则的漠视,正在重塑全球贸易逻辑——从基于规则的多边体系转向"交易型"双边博弈。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任何将贸易问题政治化的做法,终将损害所有国家利益。当前,全球超过75个国家主动申请加入美国关税谈判,折射出各国在产业链重构中的战略焦虑,也预示着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争夺战的开启。
因此,关税数字升降之间,既是经济利益的博弈,更是大国战略的角力。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武器化"操作,虽能在短期内制造市场波动,却难以掩盖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的长期伤害。中国商务部警告,若美方执意升级对抗,中方将"奉陪到底"。这场横跨太平洋的关税大战,其最终走向不仅关乎中美两国,更将深刻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