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5月15日,“电动交通&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活动将在上海举办,演讲或摊位咨询请联系许若冰(hangjiashuo999)。
4月8日,杭州士兰微电子发布碳化硅项目进展公告,主要透露了6&8英寸项目、模块交付、产品迭代的最新消息。
除此之外,“行家说三代半”通过调研发现,士兰微在碳化硅领域还有着诸多布局及进展,详情请看:
6&8英寸SiC芯片项目:
合计产能近90万片/年
“行家说三代半”发现,士兰微在厦门市相继打造了“士兰明镓-6英寸”与“士兰集宏-8英寸”两大 SiC 芯片生产线,根据上述公告,其最新进展如下:
“士兰明镓 6 英寸 SiC 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截至目前,士兰明镓已形成月产 9000 片 6 吋 SiC MOS 芯片的生产能力。
“士兰集宏 8 英寸 SiC 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截至 2024 年底,士兰集宏 8 吋 SiC mini line 已实现通线,士兰微Ⅱ代 SiC 芯片已在 8 吋 mini line 上试流片成功,其参数与士兰微 6 吋产品匹配,良品率明显高于 6 吋。此外,士兰集宏主厂房及其他建筑物已全面封顶,正在进行净化装修,预计将在 2025 年 4 季度实现全面通线并试生产,以赶上 2026 年车用 SiC 市场的快速成长。
值得关注的是,士兰微于2017年就开始进行碳化硅产业布局,产能持续扩大:
2017年,士兰微与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在厦门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厦门市海沧区建设一条4/6吋兼容的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项目由双方参股公司士兰明镓负责,分为两期建设。
2021年8月,士兰微SiC功率器件中试线实现通线,并于2022年完成车规级SiC MOSFET器件的研发,计划向客户送样并开始量产。
2022年7月,士兰微发布公告称,士兰明镓将建设二期项目-“SiC 功率器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5亿元,项目达产后,将新增6英寸SiC MOSFET芯片12万片/年、6英寸SiC SBD芯片2.4万片/年的生产能力。
2024年6月,厦门士兰集宏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开工,总投资120亿,将形成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芯片年产72万片的生产能力。
自主研发SiC功率模块:
累计出货量达5万只
此前,士兰微在“2024行家说三代半年会”上透露,他们针对400V、800V新能源主驱应用,推出了两种碳化硅模块方案:其中400V方案为750V HPD 碳化硅功率模块,800V方案为1200V HPD/TPAK 碳化硅功率模块。
在2024 年上半年,基于士兰微自主研发的Ⅱ代 SiC MOSFET 芯片生产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通过吉利、汇川等客户验证,并开始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
其中,B3D和B3G两款SiC功率模块已在2024年Q1阶段交付终端并批量使用,这两款模块皆搭配士兰微自主研发和流片的平面SiC MOSFET,单颗管芯尺寸为25mm²,对应全桥模块导通电阻(RdsON)可以达到13.5mΩ。
目前,这两款SiC模块有750V电压和1200V电压可供选择,其中1200V SiC功率模块,有六并联和八并联可选,八并SiC目前可输出600A,六并可实现450A电流输出功率。
值得关注的是,士兰微的第Ⅲ代平面栅芯片也将导入量产。据士兰微2024年半年度报告透露,他们已初步完成第Ⅲ代平面栅 SiC MOSFET 技术的开发,性能指标达到业内同类器件结构的先进水平,正在加快产能建设和升级,尽快将第Ⅲ代平面栅 SiC MOSFET 芯片导入量产。
第Ⅳ代SiC芯片已完成开发
预计2027年发布沟槽栅芯片
“行家说三代半”调研发现,士兰微在碳化硅功率芯片领域展现了极高的技术前瞻性,同时布局平面栅和沟槽栅两种技术路线,并坚持“一年一代”的研发节奏,持续推动技术迭代与突破。
士兰微在公告中表示,目前他们已完成第Ⅳ代平面栅SiC-MOSFET 技术的开发,性能指标接近沟槽栅 SiC 器件的水平。第Ⅳ代 SiC 芯片与模块已送客户评测,基于第Ⅳ代SiC芯片的功率模块预计将于2025年上量。
值得注意的是,士兰微计划于2027年推出沟槽栅碳化硅芯片,在丰富碳化硅产品线的同时,满足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高性能SiC器件的迫切需求,就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未来,士兰微将通过6英寸和8英寸双产线的高效协同,进一步提升产能与技术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还将为拓展光伏储能等新兴市场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碳化硅器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本文发自【行家说三代半】,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