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EM-i超级电混,与比亚迪DM-i、本田iMMD、荣威DMH、五菱灵犀混动,同属单档串并联混动构型。它有发动机、P1发电机、P3电机三个动力部件,分为纯电、增程/串联、直驱/并联三种工作模式。
雷神EM-i超级电混不仅是简单的单档串并联技术而且从电机、电池到发动机等,都汇聚了记录众多的创新技术。
雷神超级电混发动机
雷神超级电混专用发动机,全球首发量产最高热效率46.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平台!
它是怎么做到的? 关键点在于“驭风火龙卷”超高效燃烧系统,通过气流运动的生产、运输、转化、使用四个环节,形成“滚流”,进而破坏成“湍流”。
进气冲程,如果气体围着中心轴旋转,那就是涡流。如果气体换个方向这么转,那就是滚流。
“驭风火龙卷”超高效燃烧系统设计了“鸭嘴”式大倾角气道,气流从鸭嘴进去,到了顶端通过Mask结构导气,右侧的进气量大,左侧的进气量小,一大一小,进入气缸就会旋转,这就初步形成了滚流。
这就是滚流的“生产”环节!
燃烧室顶部的火花塞、喷油器、排气门,都基于气流优先进行优化;燃烧室底部就是活塞顶,这里机加工了分流和引导槽,能够促进产生湍流。在生产与运输环节共同作用下,使得滚流比提升21%。
这就是滚流的“运输”环节!
压缩行程中,涡流转得稳、但烧不透!滚流由于旋转半径被迫变小,角速度骤然增大,扛不住压力,就很容易形成湍流。得到了湍流,就完成了气流运动的“转化环节”。
压缩行程,通过气流仿形活塞顶构成的斜挤气燃烧室,滚流被破坏成湍流。湍动能提升44%,燃烧速度加快20%!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无数细小、激烈的湍流被汇聚在小小的燃烧室中。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于是就迎来了气流运动的“使用环节”!
这一瞬间,精心优化位置的喷油器和火花塞,进行高压喷油与高压点火,湍流使得混合更充分,火焰传播速度更快,主火焰燃烧得更充分,形成爆炸燃烧的气流,最终形成“火龙卷”!先驭风、再点火,这就是“驭风火龙卷”!
燃烧室顶面与活塞顶均采用机加工,又使压缩比精度提升了35%。热效率卷到46.5%这个程度,拼的就是细节了!
46.5%并非终点,吉利实验室早藏着48.15%热效率的清洁能源发动机!汽油甲醇双燃料通吃,这是支撑氢能战略的战略技术!为国家碳中和战略做出贡献!这是一个大话题,今天先刹住,有机会单独来讲。从2006年打破国外CVVT垄断,到如今登顶全球热效率,吉利用17年证明:省油的终极奥义,不是算法魔法,而是硬核技术的较真!
双端X-Pin扁线绕组
E5、星愿两款爆款车验证的11合1纯电电驱,在雷神EM-i上进化出混动形态,开发出E-DHT 11合1混动电驱。集成度超高,重量降低、减少体积,与发动机并排放在一起,给悬挂、转向系统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11合1来做薄,其它部件都可以挤挤,难点就在于电机的轴向尺寸。
流行的Hair-Pin绕组,一端自然封闭,另一端需要留出长长的Pin脚,焊接起来。X- Pin技术,把Pin脚截短的同时,两端都要焊接,这就需要更高的精度控制和更严格的工艺要求。 与Hair-Pin工艺相比,轴向长度减少了10%,铜损减少4.3%,最高效率可达到98.02%,系统综合效率最高达到92.5%。
碳化硅无级变压模块
碳化硅无级变压模块不单为防失速而生,还有其它作用。
我们知道相比传统的IGBT模块,“碳化硅变压模块”升压更稳定,目前正在各家车企的纯电平台上普及,而将此模块用于混动系统,配合神盾插混专用电池,除了可以提升驱动电机(P3电机)的最大功率(“雷神EM-i”的P3电机最大功率提升至160kW),同时其『稳定』的特性,还能保证亏电状态下,整套动力总成的动力一致性,不会因为亏电而导致的电驱功率受限。从体验上来说就是,驾驶电车的感觉更持久,更稳定,同时也更安全。
电池电压随SOC变化,查询当前电压下的效率MAP图,可以制定电机最优控制策略。多了碳化硅无级升压模块,我们可以主动控制电机电压,虽然多了一个升压环节损失了0.1%的效率,但可以在更大的策略空间中去优化,综合起来效率还提升了1.8%!
此外,发动机的多层水套设计、大流量电子水泵、水冷EGR技术,电机的智能双电子泵液压冷却技术、高精度传动技术,一点一滴加起来,都对低能耗做出了很大贡献。
最终实现的效果就是,搭载雷神EM-i超级电混的测试车可实现2390.5km的超长续航,百公里平均油耗仅2.62L。吉利银河星舰7这款SUV,实测百公里油耗也达到3L级。
来源:RIO电驱动、电车博主张抗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电动车千人会 ● | 扫码关注智能汽车 ● EVH1000智能汽车 ● |
欢迎加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社群”
即可获取入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