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星标我/
比大部分人早一步看见未来
刚刚,在中国移动2025云智算大会上,我获悉了一组数据,非常关键的一组数据——中国移动已建成全国最大通智一体化算网基础设施,覆盖"通、智、量、超"四算融合的算力网络,可调度算力规模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支持亿级日调度需求,算网一体化效率提升20%。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张全国性、社会级的算力网络基本成型!
而这对中国数字化建设进程非常关键!
中国移动打造的"通、智、量、超"四算融合网络,实质上是通过算网大脑实现通信技术(通)、智能计算(智)、量化交易(量)、超算服务(超)的全量纳管与智能调度,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算力基础设施的烟囱式架构,构建起"算力+网络+平台"的新型服务体系。其全国六分之一的可调度算力规模,意味着掌握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战略资源——这相当于在"算力国土"上占据重要版图。
- 01 -
就我看来,中国移动这张超乎寻常的算力网络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积极意义——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全国性算力网络将东部算力需求与西部能源优势深度结合,解决算力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例如,西部依托可再生能源优势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如贵州、内蒙古),降低能耗成本,而东部则聚焦高附加值的数据处理与产业应用。这种布局不仅缓解了东部能源压力,还带动西部数字经济产业链延伸,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西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第二,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率,赋能千行百业
通过异构计算架构(如CPU、GPU、FPGA协同)和智能调度平台,算力网络可动态匹配不同场景需求。例如,工业互联网中边缘节点实现毫秒级设备监控,自动驾驶依赖路侧算力实时决策,医疗影像分析通过GPU集群加速训练。全国一体化调度使算力利用率提升37%,降低企业用算门槛和成本,推动制造业、金融、医疗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第三,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算力网络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制药等前沿领域提供底层支撑。例如,大模型训练依赖智能算力集群,科研机构通过超算互联网实现跨域协同攻关。中国移动等企业通过国产化芯片(国产化率超90%)和自主调度技术,保障供应链安全。据测算,算力每投入1元可带动3-4元经济产出,2025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抓手。
第四,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与治理
算力网络为数据跨域流通提供安全可控的基础设施。通过区块链确权、分类分级标准等机制,解决“数据孤岛”和隐私保护难题。例如,工业数据湖支持跨地域生产协同,金融风控模型调用多源数据训练。全国一体化布局还强化了数据主权管理,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奠定基础。
- 02 -
为什么是中国移动呢?
我认为,这张全国性、社会级的算力网络,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移动近年来坚持的从"连接"到"智算"的战略跃迁。
从技术维度看,中国移动四算融合实现了三重突破——其一,通过统一调度平台实现异构资源的动态分配,使算力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其二,采用SRv6等先进网络技术,构建低时延、高可靠算力传输通道,确保算力流的高效流动;其三,通过分布式云架构实现算力节点与边缘计算的协同,将服务响应时间压缩至毫秒级。这种体系化创新,使中国移动从单纯的算力提供者转型为算力生态构建者。
还有一点,在当前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移动智算中心90%以上的芯片国产化率具有特殊战略价值。其兼容鲲鹏、昇腾、飞腾等8种国产AI芯片的能力,不仅构建起技术"护城河",更重塑了算力供应链格局。这种深度适配并非简单的硬件堆砌,而是通过全栈式优化实现性能突破:采用"芯片-框架-算法"协同设计,使国产AI芯片在ResNet-50等基准测试中的能效比提升35%;通过异构计算调度技术,实现不同架构芯片的任务级负载均衡。
这种自主可控的战略布局,正在重塑数字经济的安全基石。一方面,从源头规避了断供风险,保障了政务、金融等关键领域的算力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应用场景牵引,推动国产芯片从能用向好用演进。正如某半导体专家所言:"没有移动这样的'超级用户',国产芯片很难跨越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死亡谷。"
- 03 -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移动正在推动一场算力消费模式的范式革命!
据大会发布的信息,中国移动打造的业界首个AI驱动的一站式算网订购平台,正在颠覆延续二十年的云计算商业模式。其"对话即服务"的交互范式,将算力采购从专业门槛极高的"工程师游戏",转变为类似网上购物的消费体验。背后支撑这种变革的,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与强化学习的深度融合:通过大模型理解用户需求,智能体自动拆解计算任务,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跨AZ(可用区)的资源拼配。
这种模式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堪称革命性——传统算力订购需要人工介入12-15个环节,而智能体将流程压缩至3个自动决策点;资源匹配效率提升100%的背后,是智能体每秒处理超过10万个资源组合方案的算力优化能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经济效应——20%的成本降幅,将显著降低算力使用门槛,有望催生爆发式增长的新应用场景。
- 04 -
不得不说,中国移动正在实现从运营商到数字生态主导者的进化。
当我们将这三重创新置于全球数字经济版图下审视,会发现中国移动正在下一盘大棋。通过"基础设施+技术自主可控+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位一体布局,其不仅巩固了国内算力市场的主导地位,更在探索新型算力出口模式。未来,这种"中国算力方案"可能像高铁技术一样,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新名片"。
从更深远的产业影响来看,这种算力重构正在催生"算力经济学"新范式。当算力像水电一样即取即用,当国产芯片支撑起万亿级智能经济,中国移动的六分之一算力,或许正是撬动中国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这场静默发生的算力革命,正在重塑全球数字经济的权力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