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英诺赛科、能华半导体、致能半导体、京东方华灿光电、镓奥科技等已确认参编《2024-2025氮化镓(GaN)产业调研白皮书》,参编咨询请联系许若冰(hangjiashuo999)。
昨天,上汽通用五菱举办了“2025技术进化日”上,并隆重发布了基于碳化硅的电驱系统。众所周知,全球新能源汽车两大巨头特斯拉和比亚迪已经大规模采用了碳化硅电驱系统,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前三的车企,五菱的车型的价格比较亲民,此前主要采用基于硅基器件的电驱系统。此次五菱首次宣布采用碳化硅技术,预计将进一步推动碳化硅技术在15万元级以下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的普及应用,同时五菱导入碳化硅也侧面反映了碳化硅模块价格越来越有竞争力。
4月7日,上汽通用五菱在杭州电竞中心举办“向上·超越”2025技术进化日活动,发布多项电智化技术成果,涵盖神炼电池、灵眸智驾、灵语座舱和灵犀动力四大板块,全面升级“人民的电智神车”。其中,灵犀动力3.0碳化硅电驱成为亮点。灵犀动力3.0采用十合一高集成电驱,集成P1电机、P3电机、双电机控制器模块、耦合系统模块等关键部件,系统重量降低10%,最大承载扭矩超4000N·m,结合主动加热和脉冲加热,既保证动力强劲平顺,更提升了冬季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性能。更值得关注的是,灵犀动力3.0的双电机控制器模块采用行业领先的碳化硅功率模块,兼容无级升压技术,功率密度提升50%,效率提升2%,馈电油耗更低。据“行家说三代半”跟踪梳理,2024年底,上汽通用五菱的上一代五菱灵犀混动DHT(第四代)也是联十合一的电驱系统,与灵犀动力3.0不同的是,上一代DHT的电控采用了臻驱科技的OreoPACK功率模块,该模块采用了IGBT芯片和双面散热塑封技术。而除了OreoPACK外,臻驱科技目前还主推有另一款小型化功率模块产品SlimPACK。从这次发布会的照片可以看出,五菱的碳化硅模块与SlimPACK具有很大的相似度,主要的区别在于DC侧端子发生了变化。
在发布会上,五菱表示,未来他们还将继续推出灵犀动力4.0,新的混动系统将基于800V高压架构打造,并引入十二合一高集成电驱,在集成设计和电机性能上持续进化,继续挑战15万级30000rpm的性能平权。五菱EV累计销量全球前三
有望强势拉动碳化硅应用需求
据五菱官方消息,2025年第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总体汽车的全球累计销量突破37.7万辆,同比增长12.3%;其中,新能源车型累计销售19.9万辆,同比增幅达71.3%,新能源占比超过50%。至此,上汽通用五菱成为中国首个累计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汽车品牌,并凭借新能源转型的迅猛步伐,以累计275万辆的销量规模跃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行家说三代半”认为,五菱作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前三车企,首次宣布在混动系统重导入碳化硅电驱技术,未来有望大规模量产应用于10万-15万元主力车型,这将带来多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凭借五菱自身的体量直接带动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进一步扩大碳化硅行业的市场规模。二是五菱在混动系统导入碳化硅将为汽车行业树立标杆,促使其他车企加快在混动车型和低价车型中采用碳化硅模块的步伐,加速碳化硅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普及和推广,提升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中的渗透率。三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大规模应用将促进碳化硅器件的产能扩张和规模效应的发挥,使得碳化硅器件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四是五菱的车型通常价格亲民,五菱采用碳化硅模组也侧面反映了碳化硅与传统IGBT模组的价差已经逐渐缩小,碳化硅对于车企的价值不再局限于系统级降本层面,而是在模块价格层面为车企带来更大的实惠,碳化硅器件的价格下降将使碳化硅器件的性价比优势更加明显,更具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企业采用碳化硅器件。据“行家说三代半追”踪了解,五菱的双电机电控和功率模块主要供应商为柳州臻驱电控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臻驱科技与五菱柳机合资成立柳州臻驱电控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电机控制器及核心零部件产品。据广西汽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陈晓峰此前公开介绍,柳州臻驱电控科技以双电机控制器作为重点突破的方向,包含着IGBT电机控制器、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等,其中碳化硅电机控制器已经量产并实现出口。臻驱科技的混动专用双电控及自研车规级功率模块已搭载于五菱星辰等车型,2024年臻驱的总出货近50万台套。除了臻驱外,据“行家说三代半”了解,五菱还与多家优秀的电驱、电控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 中车电驱:中车时代自2019年起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2020年联合实验室揭牌,2022年首款三合一电驱产品E300p搭载五菱缤果上市。截至2024年底,累计交付超40万台套电驱产品,覆盖五菱星光S等车型。据乘联分会数据,2025年2月中车时代配套量达1.6万台,累计达2.7万台,环比增长37.16%,当前主要配套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一汽红旗、长安汽车等品牌,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占比高达68.5%。▲ 阳光电动力:据乘联分会报告,2025年2月阳光电动力配套量达2万台,累计达3.3万台,环比增长43.93%,当前主要配套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品牌,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占比高达75.0%。今年初,阳光电动力官方曾披露,阳光电动力已为五菱旗下多款乘、商用车型提供电机控制器及车载电源产品,累计交付超百万台。2024年,阳光电动力全力推进技术升级与产能突破,以100天30万台产品的交付速度,助力五菱宏光MINI EV家族、缤果系列、五菱扬光等热门车型的快速量产。作为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领域的核心战略合作伙伴,英搏尔已成功为五菱旗下多款畅销车型提供高性能电驱动解决方案,其车载电源系统及电机控制器等核心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五菱宏光mini系列、五菱星光、五菱扬光等多款明星车型。▲ 轾驱科技:2024年其柳州生产基地投产,具备30万台新能源汽车DHT/EDS量产能力,同时,已在上汽通用五菱的整车厂完成定点。此外在发动力和动力总成方面,五菱的主要供应商为五菱柳机何赛克科技。其中,五菱柳机作为广西汽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传统内燃机及新能源动力总成的研发与生产,为上汽通用五菱提供发动机、铸造件等核心零部件。而赛克科技是上汽集团旗下专注于混动系统、电驱、电池等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子公司,主要负责灵犀动力混动发动机的装配。


本文发自【行家说三代半】,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观察。
长城、浪潮元脑、戴尔等已采用!GaN加速渗透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