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显卡驱动一直备受好评,尤其是丰富又强大的功能特性、及时又到位的游戏优化,但是伴随着RTX 50系列新卡的发布,NVIDIA驱动却陷入了一团糟的局面,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导致三代显卡频频黑屏的缺陷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Gamers Nexus一直在搜集、整理、验证NVIDIA驱动的各种问题,现在已确认的包括但不限于:
- 《星球大战:亡命之徒》:恢复游戏进度时崩溃。
- 《漫威争锋》:开启帧生成时崩溃。
- 《赛博朋克2077》:载入游戏时崩溃。
- 《古墓丽影》:游戏内测试崩溃,提示错误DXGI。
- 多屏显示问题,尤其是开启G-Sync、高刷的时候。
- DLSS、Reflex的各种问题。
- 切换显示输出接口的问题。
- 系统睡眠恢复后黑屏。
- R566旧版驱动中不存在的其他问题。
Gamers Nexus建议,玩家可以尝试降级到旧版驱动,或者关闭DLSS4、帧生成、G-Sync,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Gamers Nexus的主编Steve Burke毫不留情地评论道:“出现这种局面,对于NVIDIA来说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是极为尴尬的。这是我自2008年从业、2010年关注硬件以来,所见到的NVIDIA最糟糕的一次发布。”
对此,NVIDIA从未正面公开回应,不过确实也在一直尝试解决,比如黑屏问题,先后发布了五个版本的驱动,但从未确认已经根治。
现在的NVIDIA,软件故障频出,硬件同样不让人省心。
近日,一位Reddit用户分享了其微星RTX 5090 Gaming TRIO OC显卡和配套电源因12VHPWR供电接口烧毁的惨状。
该用户表示,其使用的是海盗船SF1000L电源附赠的原厂线材,未超频的情况下,显卡和电源两端的12针接口均出现塑料鼓包、金属针脚熔毁的情况,价值约29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118元)的旗舰显卡就此报废。
此前,类似的事故已多次发生,尤其是在高端显卡如RTX 5090上,该显卡在高负载下功耗接近600W,对供电接口的稳定性要求极高。
技术分析指出,当接口未完全插紧时,电流会集中于少数针脚,局部温度可能飙升至150℃以上,足以熔穿绝缘层并损坏针脚。
最新的12V-2x6接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更好的接触,但仍无法完全避免电流集中在少数针脚的情况。
说起来,DIY老鸟应该都还记得Physx吧?
但是,你多久没有听说过它的动静了?
根据NVIDIA最新发布的支持规划,RTX 50系列显卡已经不再支持32位CUDA应用,Physx恰好就是32位的,没有任何64位游戏采用Physx,这等于就直接放弃了。
当然,老显卡仍然继续支持,RTX 40/30/20、GTX 10/9系列都有。
但是,这么多年已经没有任何游戏、应用再单独针对Physx进行支持、优化,所以早就名存实亡了。
Physx是一种物理加速渲染技术,诞生于2004年,出自一家名为Ageia的创业公司,需要独立的物理加速卡。
NVIDIA将其收购之后,就集成在了差不多同时期诞生的CUDA之内,而且仅限自己显卡支持,结果一度出现了9600 GT轻松灭A卡全家的奇观。
Physx一度用于不少3A游戏大作,包括《蝙蝠侠阿卡姆》系列、《无主之地》系列、《地铁》系列、《刺客信条》系列、《巫师3》、《镜之边缘》等等。
之后,Physx的热度逐渐消退,一方面是严重的排他性,一方面是新图形技术不断涌现,NVIDIA也逐渐放弃了对部分Physx技术特性的支持,它只是名义上仍然存在。
比如2018年的《星际战甲》(Warframe),不得不放弃Physx,改用自家的物理模拟框架,因为NVIDIA已不再支持Physx物理粒子模拟。
其实早在2018年底,NVIDIA就公开了PhysX SDK 4.0开发包,根据BSD-3许可协议公开了源代码,但不包括最核心的GPU模拟内核。
现在,PhysX SDK已经更新加入了所有的GPU源代码,完全开源,依然遵循BSD-3D许可协议!
这意味着,无论是游戏开发商还是MOD高手,都可以自由探索PhysX的全部代码,甚至让RTX 50系列也能支持它。
甚至,理论上完全可以将PhysX代码从CUDA平台上,移植到Vulcan、OpenCL,从而支持AMD、Intel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