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富仁说,关税全面开征后,产品难免涨价,大家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终端市场需求是否受到影响,他认为,只有持续创新让消费者认为值得购买,才能再次带动消费回流,而这也是让品牌、客户重新取得定价的机会。
柯富仁也表示,政府的产业政策不该过度向半导体产业倾斜。
柯富仁强调,供应链调整至少8至12个月,现在谈赴美生产其实太晚了,但美国加征关税的执行细节尚待近日公布,其中仍有讨论空间,个别产业的实际关税也还有可能生变。
柯富仁表示,关税来得很急,台湾显示器产业联合总会尚未取得共识,将在整合意见之后,提供政府建议;美国加征关税将从终端产品课税,面板业一定会受影响,但面板属于零件,不会直接面对关税,主要还是客户被课税;面板业将与客户紧密合作,动态准备,协助客户面对问题。
柯富仁说,友达销美产品仅占营收12%,影响不大,仍看好美国汽车市场,已因并购德国汽车零件厂BHTC,BHTC在墨西哥设有工厂,可望担负销美产品生产。
杨柱祥坦言,美国推出高关税政策,销美产品一定涨价,但只有创新可以重新带回订单的机会,政府可评估5年、10年的产业转型政策,如此一来,5年足可让显示面板产业推动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成功发展,10年可让面板级扇出型封装产业发展。
杨柱祥则呼吁政府全面检讨现行产业政策是否过度向半导体倾斜,使得中国台湾产值第二大的面板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都需面临同样32%关税冲击。
杨柱祥说,美国并没有面板产业,基本上中国台湾与美国是互补,中国台湾应该让美国知道,中国台湾的面板对美国不是威胁,而是加分,希望美国最后定下来的税则,可以对中国台湾手下留情。
美国针对电视、个人计算机及智能型手机等显示应用产品的新关税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加上品牌商与代工厂面板订单减少,正促使面板厂商调降产能利用率。Omdia预测利用率将于2025年4月降至80%以下,并在2025年5月进一步下滑至76%。
自2024年第四季以来,面板厂商持续维持81%-83%的高产能利用率,部分原因来自中国“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LCD电视面板需求。中国电视厂商为降低关税风险,已加速对美国市场的生产与出货,此举推升2025年初的需求,特别是75吋及更大尺寸的LCD电视面板。
然而,由于担忧美国可能自四月起实施的新关税政策,加上显示面板需求的不确定性,已导致个人计算机与电视整机制造商减少面板库存采购。部分厂商更已减少2025年第二季的面板订单。根据Omdia 2025年2月的预测报告,原本预期四月产能利用率将维持82%、五月降至78%。但随着中国部分TFT LCD制造商计划延长五一劳动节假期,五月利用率恐进一步下滑至75%左右。
来源:Omdia
Omdia显示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 随着需求放缓及关税影响的不确定性,面板厂商正从原先的高产能利用率模式,转回按单生产模式。此策略应有助于在需求减弱之际稳定面板价格。然而,由于过去六个月面板价格持续居高不下,电视与个人计算机品牌商及代工厂可能会要求进一步降价,以抵消美国关税带来的冲击。”
谢勤益进一步表示:“ 显示面板市场正进入新一轮周期,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趋于稳定。在此过渡期间,关税政策及其对显示面板需求的影响将成为最大的变动因素。”(来源:经济日报、Omdia)
报名参会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