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国际Mini/Micro-LED产业生态大会
指导单位:合肥市新型显示产业协会
江苏省新型显示产业联盟
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汽车灯光分会
论坛时间:2025年6月12-13日
商务咨询: Gary:13423929770
Smith:13430891796
据悉,这是三星两年内第三次对京东方发起法律行动,显示出双方在OLED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Micro OLED是AR/VR设备的关键显示技术,三星显然不愿看到京东方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2022年12月,为阻击京东方、维信诺等中国面板企业的发展,韩国三星集团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专利调查申请,起诉17家美国企业。虽然案子和中国面板企业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三星起诉的美国这17家企业,几乎都是中国面板企业的批发商。为了反击三星,京东方和国内面板企业以共同请求人的身份,主动要求介入该调查,并获得ITC的批准,且还针对三星显示的涉案专利提出了专利无效多方复审程序(IPR),其中5件已经成功立案。
2023年,三星再次向京东方发起两起专利诉讼,索赔金额均为9555万元;同年,京东方也对三星发起专利侵权诉讼,索赔2.16亿元。
面对以三星为首的韩面板企业的“发难”,中国面板企业被迫反击。因为截至2023年,三星虽然拥有OLED相关专利近3万件,但京东方也不遑多让以2.8万件紧追其后,差距仅2000件,已经有了“反击”的底气。
除了专利方面向中企“发难”外,韩国面板企业还推动针对显示技术人才的流动限制。2018年,韩国检察部曾起诉包括一家三星供应商CEO在内的11人,给出的缘由是非法转让OLED屏幕技术。
2025年,LG Display两次起诉其前员工,被韩国当地法院判定禁止其前员工跳槽至中国企业;同样,三星显示也以保护敏感技术为由,频繁起诉离职员工,阻碍离职员工在中国企业任职。
另外,三星显示还利用舆论,不断污蔑中企利用“系统性手段”“窃取”技术,试图通过散播不实传言,来压制中国面板企业的市场扩张,阻碍中企与苹果之间的合作关系。
LCD丢失话语权,OLED“输不起”了?
此次诉讼不仅是技术纠纷,更是中韩面板产业话语权的较量,三星的OLED市场主导地位正受到京东方的挑战。2023年,京东方的车载OLED出货量已超越LG Display,手机OLED也成功打入华为、小米供应链,其正在建设的8.6代OLED产线,更是将直接威胁三星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随着中国企业在LCD技术上的不断投入和突破,韩国逐渐失去在LCD面板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导致市场份额不断被中国企业蚕食。2020年的时候,全球7 代以上 LCD 产线中,中国厂商产能面积占比六成以上,在技术和产能上都形成了强大竞争力。到2023年,中国大陆液晶电视面板市占率突破70%,而韩企份额萎缩至不足10%,彻底败退。
无奈之下,三星、LG相继退出LCD生产,转而将战略重心转移至附加值更高的OLED技术领域,试图形成技术壁垒,在未来显示技术层面锁死中国面板企业的发展。初期,三星在OLED屏上的市场份额高达88%,为全球智能手机提供AMOLED 显示屏,推动了OLED屏幕在手机终端的广泛应用。2022年是韩国面板行业的巅峰时期,韩国在中大型面板市场份额达到了恐怖的96.1%;在移动终端中小型OLED市场其占比也超过71.6%。
但韩国企业仅仅领先了两年,至2024年,中国企业全面爆发,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天马等显示器企业OLED份额迅速提升。据市场调研机构Omdia 在 8 月 11 日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个月,包括中小尺寸 OLED 在内,中国显示企业在全球 OLED 市场的出货量占比为 49.7%,韩国的份额降至 49%。UBI Research预测,2025年,韩国智能手机 OLED 出货量的市场份额预计将降至 45.2%,中国将达到 54.8%。韩国面板企业在LCD全面败退之后,以三星、LG为首的韩国面板企业和中国面板企业在OLED市场的份额之争也开始渐渐处在了下风。眼下,市场优势地位不保的形势下,三星开始对中国面板企业“发难”,不断利用专利诉讼、限制人才流动等手段,企图压制中国OLED显示产业的增长。
三星希望通过诉讼在产业格局重构中占据有利位置,只是这样做,真的有用麽?
来源:综合整理
JM Insights正打造产业信息交流平台,加交流群请添加微信JM_Insight,敬请注明您所在公司及主营业务,添加后附名片即可。
往期回顾
Review of previous periods
● MLED年复合增长率近10%,3月份多家企业拟投建新型显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