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星标我/
比大部分人早一步看见未来
众所周知,中国移动每年都要开两次规格很高的行业大会,一次是在广州召开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一次是在苏州召开的云智算大会。前者是面向全领域多赛道的生态大会,而后者是更专注于ToB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产业生态大会。
- 01 -
为什么说云智算大会是全年最重要的大会呢?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移动当前面临的形势——
一方面是传统业务承压,C端增长趋缓倒逼转型。尽管中国移动个人市场用户规模已突破10亿户,5G渗透率达55%,但移动ARPU(用户平均收入)长期徘徊在48.5元左右,C端增长动能明显减弱。2024年财报显示,个人市场收入增速仅为0.3%,远低于政企市场14.2%的增速。与此同时,流量红利见顶、用户需求从“连接”向“服务”升级的趋势,迫使中国移动必须从“管道商”向“数智服务商”转型,而ToB领域的政企客户市场成为最核心的增量来源。
另一方面是ToB转型成效初显,但规模化仍需突破。近年来,中国移动在ToB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政企市场收入达2091亿元,同比增长8.8%,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突破20%。移动云收入突破1004亿元,稳居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并在IaaS+PaaS领域跻身行业前五。然而,ToB市场的点状需求、定制化成本高企,以及阿里云、华为云等竞争对手的挤压,仍制约其规模化变现能力。
简单来说,中国移动当前正面临传统业务天花板迫近与新兴市场结构性机遇的双向挤压,怎么破局?答案也是清晰的——中国移动必须抓住三大战略支点:算力、AI与信创国产化。
当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构建基于三大核心能力的竞争壁垒来加强ToB布局:一是加强算力网络基建,计划2025年投入373亿元用于算力建设,构建“4+N+31+X”数据中心布局,同时,通过“算网大脑”实现算力资源智能调度,支持包括东数西算、智算超算等更多元的业务场景。二是加快“AI+”生态融合,以九天大模型为核心,布局行业大模型,覆盖制造、医疗等领域。三是紧抓信创国产化机遇,响应国家“高水平安全”战略,中国移动通过移动云全面替换国产化软硬件,并在政务、金融等领域推动自主可控解决方案,抢占信创市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5年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的召开,无疑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将成为中国移动加速ToB战略落地的关键节点。
- 02 -
在我看来,云智算大会是中国移动实现从技术展示到生态协同的关键跳板,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产业链协同的催化剂。
技术创新方面,云智算大会将成为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平台。大会将汇聚中国移动旗下各单位以及众多顶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展示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应用案例。这不仅有助于中国移动展示分享自身创新成果,还可以更深入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掌握核心技术,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拓展方面,云智算大会将为中国移动开拓新的市场机会。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对云智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通过大会,中国移动能够与更多的企业客户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这将有助于中国移动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
产业生态建设方面,云智算大会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发展。云智算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涉及到芯片、服务器、软件、云计算等多个环节。通过大会,中国移动能够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大会主论坛精准锚定中国移动对于AI领域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三大定位,将重磅发布全新云智算体系、算力网络新底座、产业生态共创等多项计划与创新成果,共同探讨云智算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大会将紧扣“产投协同”,围绕技术产品、产业赋能两大主题,精心设置8场分论坛活动,致力于为广大合作伙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激发AI+算力网络新动能,共创发展新生态。
今天,中国移动的转型已步入深水区,既要守住C端基本盘,又需在ToB领域开辟第二曲线。云智算大会的召开,将检验其能否通过算力基建、AI赋能与信创生态的三重引擎,真正实现从“通信服务商”到“数智化转型服务商”的跨越。若战略落地成功,中国移动或将成为全球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标杆!
盛会将至,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