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25年4月18日至4月20日,湖南大学教授周剑将参加《第69期“见微知著”培训课程:微纳谐振器及应用》并进行授课,具体信息如下:
授课主题:柔性和超高频SAW谐振器及传感应用
授课老师简介:
周剑,博士,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岳麓学者。他长期从事SAW传感器研究,在SAW传感器基础材料加工、芯片设计、理论仿真、器件加工和传感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科技委基础加强基金、湖南省科技公关项目等20余项。他在Engineering、npj Flexible Electronics、ACS sensors、IEEE TIE、APL等期刊发表了SCI/EI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中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授课背景及内容:
SAW器件的声波传播能量主要集中在固体表面,当固体表面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声波的速度发生变化,导致谐振频率变化,通过探测频率偏移,可实现对外界参量(例如压力、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生化物质、曲度)的探测。基于质量负载效应(即吸附质量导致频率偏移)的SAW传感器灵敏度与其工作频率正相关,因此提高SAW谐振器工作频率对于微量/痕量检测应用显得非常重要。湖南大学周剑教授等人在LiNbO₃/SiO₂/SiC异质结构衬底材料上制作了波长为160 nm、线宽为35 nm的叉指换能器,实现了最高工作频率约为44 GHz的超高频SAW谐振器。另外,在柔性SAW器件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硬质SAW器件,它能够贴附在曲面上进行弯曲曲面监测,在可穿戴传感、智能蒙皮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课程综述柔性和超高频SAW谐振器的基本原理、设计、制造和传感应用方面的进展,重点讲授高性能柔性SAW谐振器在材料选择(包括柔性衬底和压电薄膜)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挑战,系统地总结柔性和超高频SAW谐振器的制造策略、波模式理论,以及传感应用的工作机理、弯曲应变行为、性能/评估方面的最新进展。
曲面上柔性SAW传感器
超高频SAW DMMP气体传感器结构和传感原理示意图
课程提纲:
1. 基于SAW谐振器的传感原理;
2. 柔性SAW谐振器设计与制造;
3. 基于柔性SAW谐振器的传感应用
4. 超高频SAW谐振器设计与制造;
5. 基于超高频SAW谐振器的传感应用;
6. 无线无源SAW传感器。
培训详情:
https://www.memstraining.com/training-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