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播:英诺赛科、能华半导体、致能半导体、京东方华灿光电、镓奥科技等已确认参编《2024-2025氮化镓(GaN)产业调研白皮书》,参编咨询请联系许若冰(hangjiashuo999)。
近日,《应用物理快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蓝宝石基3kV单芯片双向GaN HEMT》的文章,其作者及研究团队来自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透露了单片双向GaN晶体管的最新研究进展。(获取文献请加微信:hangjiashuo999)该研究团队表示,他们通过优化欧姆接触、场板结构等工艺,开发了基于蓝宝石衬底的3kV单片双向GaN HEMT,在提升击穿电压的同时保持低导通电阻:- 击穿电压:≥3 kV(受限于测试设备上限),漏极/栅极漏电流分别稳定在90 μA mm−1及2 μA mm−1。
- 导通电阻:20 Ω·mm(对应比导通电阻11mΩ·cm²),与TLM测试结果一致。
- 阈值电压:-3.25 V(定义于1mA/mm),亚阈值摆幅为92 mV/dec,开关比>10⁵。
过去,传统双向开关方案通过两个单向晶体管反串联(anti-series)或反并联(anti-parallel)来实现双向功能,其不足较为明显:一是高导通电阻:串联结构的总电阻为单个器件的两倍。二是低可靠性:四颗器件结构(含内部连接)复杂度高,接触点增加会导致失效风险上升。三是体积与成本问题:多颗器件的占用面积较大,难以小型化。与之相比,单芯片GaN双向开关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但是,其受限于制造工艺,击穿电压等级一般难以提升,不足以支持1200V/1700V的功率转换器应用。为此,业界主要选择蓝宝石作为衬底材料,以提高GaN器件的耐压能力。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团队也是采用蓝宝石衬底方案,他们此前成功研制出击穿电压达1360 V的单芯片双向 GaN HEMT ,这一次,他们继续优化相关工艺,将击穿电压提升至3kV。在器件结构与设计中,该研究团队通过蓝宝石衬底、双场板优化和精密工艺控制,最终实现3kV GaN双向开关的突破性性能:- 外延结构设计:采用MOCVD工艺,自下而上生长缓冲层、沟道层、插入层、势垒层及帽层。
单片双向 GaN HEMT 的结构:(a)横截面(b)顶视图器件成功研制后,该研究团队对其进行了相关测试,发现其基本满足实验目标:单片双向 GaN HEMT在 3 kV条件下的击穿响应- 导通电阻:当L GG = 40 μm 时,导通电阻为 ∼20 Ω · mm,从而导致特定电阻率为∼11mΩ·cm2。
- 阈值电压:阈值电压在多次测量中稳定在 −3.25 V,稳定的VTH、低 SS 以及高开/关比使该器件适合高频操作,具有低传导和开关损耗。
单片双向 GaN HEMT的传输特性
值得关注的是,该器件的击穿场强(∼75 V μm−1)仍然远低于 GaN 的理论临界场(330 V μm −1)。通过优化场板数量和几何形状,可以进一步提高GaN晶体管的临界场或击穿电压。该研究团队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优化,预计未来将继续发表相关研究。
本文发自【行家说三代半】,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观察。
意法半导体:推进8英寸SiC战略,引领行业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