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TI都要裁员了,为啥?

原创 芯世相 2025-04-03 12:05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源链接等,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图片


TI(德州仪器)裁员,对自己的12英寸晶圆厂下手了。外媒报道,TI对其Lehi(李海)工厂进行了一轮裁员,以支持长期运营计划,目前TI并没有解释裁员的具体原因。

 

从过去几年的新闻报道来看,相对其他大厂,TI裁员的动作并不算多。最近两次在2022年和2024年,传闻分别对中国MCU研发部门(十几人受影响)和中国的芯片设计团队裁员(50人受影响),据悉主要和相关业务转移、应对市场激烈竞争有关。这次TI为何要工厂裁员?可能的原因哪些




01

为什么裁员?




据外媒报道,TI的一位发言人近日证实,TI在美国犹他州Lehi园区进行了一轮裁员。而TI对于裁员的原因,其 Lehi 芯片制造厂裁减了多少职位,犹他州以外的公司是否裁减了其他职位都没有作具体说明。


发言人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说:“TI对我们位于 Lehi 的工厂进行了一些组织调整,以确保我们能够有效地支持我们的长期运营计划。这些变化包括取消一些角色。”发言人补充道,周四(当地时间3月27日)收到离职文件的 Lehi 员工中只有不到33%


据报道截至2023年2月,TI在Lehi拥有1100名员工。按照2023年的数据,不到33%的比例大约是不到330


TI官网显示,其在全球共有15个制造工厂,包括晶圆制造厂、封装测试厂和凸点加工测试厂。到2030年,TI内部制造比例将达到90%。


目前TI有8家12英寸晶圆厂,其中2家在美国犹他州Lehi,分别为LFAB1和LFAB2(“L”代表 Lehi)其中LFAB1已经投产,而LFAB2还在建设中,可以推测裁员应该是发生在LFAB1厂。


来源:TI


LFAB1,生产模拟和嵌入式半导体,2021年由美光科技的12英寸晶圆厂收购而来,于2022年投产,当时成为TI第四家12英寸晶圆厂。


LFAB2,生产模拟和嵌入式半导体,2023年破土动工,这家工厂耗资110亿美元,成为犹他州史上最大的经济投资,创造约 800 个额外的 TI 工作岗位以及数千个间接工作岗位,最早将于2026年首次投产。


TI曾表示,LFAB2是其长期12英寸晶圆制造路线图的一部分,旨在建立客户未来几十年所需的产能,并通过降低半导体成本让电子产品更实惠。


可见无论是收购旧厂还是砸巨资盖新厂,近几年TI对犹他州这两家工厂颇为用心,然而,还没等到园区第二家晶圆厂投产,为什么就发生裁员了?


虽然TI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但根据目前媒体报道和网友的观点来看,主要的猜测集中在美国芯片法案、工厂重组、产能调整这三方面原因。


其一是芯片法案,网友的猜测可以归结为:TI可能对芯片法案失去了信心。


毕竟在不久前美国政府刚授予TI一笔约16亿美元的资金,这笔资金一部分用来支持建设TI的犹他州Lehi园区12英寸晶圆厂。而现在特朗普政府想废除芯片法案,这笔资金可能拿不到了,于是TI可能要及时止损。


2024年12月的一篇新闻稿称,美国商务部向德州仪器(TI)授予高达 16 亿美元的《芯片法案》资金,以支持犹他州和德克萨斯州已经在建设的三家新的12英寸半导体晶圆制造厂,以及高达1000万美元以支持劳动力发展。


来源:reddit.com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芯片法案不太可能有变数,TI还是会从政府拿到资金,裁员更多和公司自身决策有关。


来源:reddit.com


TI也在声明中表示,“犹他州仍然是我们制造足迹和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们正在建立客户未来几十年需要的地缘政治可靠能力,”发言人说。“我们对犹他州的长期承诺,包括在 Lehi 建造另一家晶圆厂,保持不变。”


总的来看,第一种猜测更多流于表面,实际并不是那么站得住脚。


其二是工厂重组。相关知情人士表示,LFAB1厂曾经是美光的工厂,TI似乎更像是在对美光的老员工进行调整,而一些老员工可能会去往美光正在招人的新工厂。


来源:reddit.com


最后是产能调整的原因,工厂裁员可能是因为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变化,原厂需要应对产能过剩。


来源:reddit.com


有关产能的情况,我们可以在TI最近的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看到一些线索。


对于公司嵌入式业务利润率下滑比模拟业务下滑更明显,TI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表示,该业务受到 LFAB(位于犹他州Lehi的工厂)影响更大,该工厂对嵌入式业务的依赖程度更高,由于该工厂目前产能利用率不足,嵌入式业务受到的冲击更为显著,工厂负载率的变化对嵌入式业务的影响尤为突出。


可见TI的Lehi工厂确实存在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受到宏观环境及终端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TI 2024年的业绩出现了连续第二年的下滑。


此次TI裁员是否直接与优化运营成本相关,我们不得而知,但TI近年来的业绩下滑确实亮起了红灯。




02

业绩撑不住

投资建厂不能停




2024年,TI全年营收下滑至156亿美元,同比下滑约11%,净利润为48亿美元,同比下降26%。TI 从200亿美元重新回到了150亿美元的区间,把2021年以来的增长跌掉了不少。


来源:苕国土鱼


分季度来看,TI的营收自2022年四季度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同比下滑大致从2022年四季度(同比-3%)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2023年和2024年,持续了近两年时间,直到2024年四季度同比下滑才缩减到-1.7%。



净利润也在下跌,净利润的跌幅比同期营收跌幅更大。再是毛利率,TI的毛利率在2022年达到68.8%峰值后,近两年大幅下跌,2024年为58.1%,已经跌破60%。


TI的库存水位也不乐观。2024年四季度末的库存为45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加了2.31亿美元,库存天数为241天,环比增加了10天。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的库存水平会进一步增加,可能会达到1亿美元以上的水平,然后可能会稳定在该水平附近。


TI表示,供需失衡仍然存在,但通过严格的成本管理,公司保持了较高的自由现金流比例。2024年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11%,占收入的9.6%。得益于12英寸晶圆技术的规模化应用,TI在生产效率及成本控制方面持续受益。


2024年,运营现金流为63亿美元,资本支出为48亿美元,占收入的31%,这些支出主要用来建厂和扩产。TI已完成近70%的六年高强度资本支出周期,一旦完成,将使公司处于独特地位,能够大规模提供可靠、低成本的12英寸晶圆产能,满足客户需求。


可见虽然业绩下滑,增长疲软,但TI对未来长期建厂的计划投入并没有减少。


TI 12英寸晶圆厂投资策略,来源:TI 资本管理报告,2025年2月


目前TI处于为新工厂做准备的第二阶段(2022-2026年):其中LFAB2洁净室已准备好开始首次生产。未来在第三阶段(2026年以后),TI将提高晶圆厂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资本支出可扩展(包括产能模块化)和每股自由现金流增长。


然而,在新工厂推进的同时,短期市场环境仍充满挑战。


TI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在 37.4 亿美元至 40.6 亿美元之间,营收和净利润将继续下降。对于2025年整体半导体市场需求,预计仍处于温和复苏阶段,难以填满现有产能,价格将呈现小幅下降。


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TI芯片现货市场没有好起来,依然处于“内卷”当中。


客户需求虽然有所增加,但对价格更加敏感,PPV需求较多,对供货标准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全标品、全标货)实际成单较少,给现货供应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TI整体库存依旧比较充足,库存水位还在上涨,交期稳定




03

 



TI此次对工厂的裁员虽未明确具体原因,但产能利用率不足、业绩下滑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等问题仍然突出。TI仍在加码扩充自己的12英寸晶圆厂,但短期内,市场复苏乏力,库存压力依旧存在,芯片行业的挑战仍然不小。裁员或许只是TI应对行业低谷的一个缩影,未来如何在扩产与盈利之间找到平衡,相信TI有自己的答案。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经手10亿+RMB芯片采购。
原创写了7年文章,有50W+芯片行业粉丝。
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图片
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源链接等
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图片

参考资料:
[1]德州仪器2024年继续下跌,最近两年的营收和毛利率都稳不住,苕国土鱼

[2]德州仪器2024年四季度财报:营收和利润下降,芝能智芯 

推荐阅读:
▶ ST芯片涨价,到底什么情况?

▶ 瑞芯微的这颗芯片,偷偷缺货涨价

▶ TOP4 芯片分销商,变天了!

▶ 模拟芯片大厂ADI,又有好消息!

▶ 代理国产芯片,我又被原厂“背刺”了

图片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在看”我吗?图片

芯世相 芯片电子元器件IC半导体分销教科书式必读公众号【芯世相】;国产替换,供应链配套,借展出海,方案买卖就找芯片超人。
评论 (0)
  • HDMI从2.1版本开始采用FRL传输模式,和2.0及之前的版本不同。两者在物理层信号上有所区别,这就需要在一些2.1版本的电路设计上增加匹配电路,使得2.1版本的电路能够向下兼容2.0及之前版本。2.1版本的信号特性下面截取自2.1版本规范定义,可以看到2.1版本支持直流耦合和交流耦合,其共模电压和AVCC相关,信号摆幅在400mV-1200mV2.0及之前版本的信号特性HDMI2.0及之前版本采用TMDS信号物理层,其结构和参数如下:兼容设计根据以上规范定义,可以看出TMDS信号的共模电压范
    durid 2025-04-08 19:01 91浏览
  • 贞光科技作为三星电机车规电容代理商,针对电动汽车领域日益复杂的电容选型难题,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面对高温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纹波电流和小型化等严苛要求,三星车规电容凭借完整产品矩阵和卓越技术优势,完美满足BMS、电机控制器和OBC等核心系统需求。无论技术选型、供应链保障、样品测试还是成本优化,贞光科技助力客户在电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中占据技术先机。在电动汽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器件,电容的选型已成为困扰许多工程师和采购人员的难题。如何在众多参数和型号中找到最
    贞光科技 2025-04-07 17:06 59浏览
  •     在研究Corona现象时发现:临界电压与介电材料表面的清洁程度有关。表面越清洁的介电材料,临界电压越高;表面污染物越多的地方,越容易“爬电”。关于Corona现象,另见基础理论第007篇。    这里说的“污染物”,定义为——可能影响介电强度或表面电阻率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电离气体)的任何情况。    IEC 60664-1 (对应GB/T 16935.1-2023) 定义了 Pollution Degree,中文术语是“污染等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7 22:06 74浏览
  • 在全球电子产业面临供应链波动、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安博电子始终秉持“让合作伙伴赢得更多一点”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稳健、高效、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依托覆盖供应商管理、品质检测、智能交付的全链路品控体系,安博电子不仅能确保电子元器件的高可靠性与一致性,更以高透明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助力客户降低风险、提升运营效率,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塑造更具前瞻性的产业生态。动态优选机制:构建纯净供应链生态安博电子将供应商管理视为供应链安全的根基。打造动态优选管控体系,以严格
    电子资讯报 2025-04-07 17:06 72浏览
  • 在万物互联时代,智能化安防需求持续升级,传统报警系统已难以满足实时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并重的要求。WT2003H-16S低功耗语音芯片方案,以4G实时音频传输、超低功耗设计、端云加密交互为核心,重新定义智能报警设备的性能边界,为家庭、工业、公共安防等领域提供高效、稳定的安全守护。一、技术内核:五大核心突破,构建全场景安防基座1. 双模音频传输,灵活应对复杂场景实时音频流传输:内置高灵敏度MIC,支持环境音实时采集,通过4G模块直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响应速度低至毫秒级,适用于火灾警报、紧急呼救等需即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8 08:59 108浏览
  •   工业自动化领域电磁兼容与接地系统深度剖析   一、电磁兼容(EMC)基础认知   定义及关键意义   电磁兼容性(EMC),指的是设备或者系统在既定的电磁环境里,不但能按预期功能正常运转,而且不会对周边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难以承受的电磁干扰。在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的当下,大功率电机、变频器等设备被大量应用,现场总线、工业网络等技术也日益普及,致使工业自动化系统所处的电磁环境变得愈发复杂,电磁兼容(EMC)问题也越发严峻。   ​电磁兼容三大核心要素   屏蔽:屏蔽旨在切断电磁波的传播路
    北京华盛恒辉软件开发 2025-04-07 22:55 143浏览
  •     根据 IEC术语,瞬态过电压是指持续时间几个毫秒及以下的过高电压,通常是以高阻尼(快速衰减)形式出现,波形可以是振荡的,也可以是非振荡的。    瞬态过电压的成因和机理,IEC 60664-1给出了以下四种:    1. 自然放电,最典型的例子是雷击,感应到电力线路上,并通过电网配电系统传输,抵达用户端;        2. 电网中非特定感性负载通断。例如热处理工厂、机加工工厂对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7 22:59 92浏览
  • 文/Leon编辑/cc孙聪颖‍转手绢、跳舞、骑车、后空翻,就在宇树、智元等独角兽企业率领“机器人大军”入侵短视频时,却有资本和科技大佬向此产业泼了一盆冷水。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近日突然对人形机器人发难,他表示“最近几个月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只是买回去做研究的,或者买回去做展示的,这种都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商业化,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朱啸虎吐槽。不过,朱啸虎的观点很快就遭到驳斥,众擎机器人的创始人、董事长赵同阳回怼道:“(朱啸虎)甚至问出了人形机器人在这个阶段有什么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7 19:24 118浏览
  • 曾几何时,汽车之家可是汽车资讯平台领域响当当的“扛把子”。2005 年成立之初,它就像一位贴心的汽车小助手,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心。它不仅吸引了海量用户,更是成为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眼中的“香饽饽”,广告投放、合作推广不断,营收和利润一路高歌猛进,2013年成功在纽交所上市,风光无限。2021年更是在香港二次上市,达到了发展的巅峰,当年3月15日上市首日,港股股价一度高达184.6港元,市值可观。然而,如今的汽车之家却陷入了困境,业务下滑明显。业务增长瓶颈从近年来汽车之家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情况不容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7 21:48 80浏览
  •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语音交互正以颠覆性的方式重塑我们的生活体验。WTK6900系列语音识别芯片凭借其离线高性能、抗噪远场识别、毫秒级响应的核心优势,为智能家居领域注入全新活力。以智能风扇为起点,我们开启一场“解放双手”的科技革命,让每一缕凉风都随“声”而至。一、核心技术:精准识别,无惧环境挑战自适应降噪,听懂你的每一句话WTK6900系列芯片搭载前沿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可智能过滤环境噪声干扰。无论是家中电视声、户外虫鸣声,还是厨房烹饪的嘈杂声,芯片均能精准提取有效指令,识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8 08:40 129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