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25年4月18日至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睿将参加《第69期“见微知著”培训课程:微纳谐振器及应用》并进行授课,具体信息如下:
授课主题:纳机电(NEMS)谐振器及应用
授课老师简介:
杨睿,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双聘于上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系,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他于2011年在天津大学本科毕业,2016年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6至2018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8月加入上交大密西根学院。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二维纳机电系统(NEMS)、基于忆阻器的存算一体和类脑计算等,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现任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Chip、Nanotechnology、Micro & Nano Letters等期刊编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理事和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传感技术分会理事。他获得第十一届深圳国际石墨烯论坛“2DM Emerg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第三届全国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大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第二届智能材料与光电子器件研讨会“科学创新奖”、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Summit 2019(MINE2019)会议的青年科学家奖、“2019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科技精英榜(30 Under 30),入选2023年上海市“启明星”项目、2019年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
授课背景及内容:
实现和操纵微纳机械结构及机器人一直是人类梦想与科技探索的交汇点。机械结构小型化的科学成就和技术里程碑已通过半导体制造技术在硅晶圆中广泛实现。随着低维纳米材料(包括一维纳米线/纳米管和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原子层状材料)的多学科领域蓬勃发展,同时借助于精密微纳加工技术,机械结构及器件也不断朝着小型化的极限而发展——并且已经达到了分子甚至原子尺度。研究人员利用一维/二维纳米材料天然的维度优势,成功开发了接近极限尺寸的纳机电(NEMS)谐振器,具有卓越的器件级属性,例如超低质量、超宽频率调谐范围、宽动态范围和超低功耗,从而为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例如在传感方面,纳机电谐振器可用于实现高性能的压力传感器、惯性传感器、质量传感器、测辐射热计等。本课程全面阐述基于一维/二维纳米材料的纳机电谐振器的发展脉络、重要成果、器件设计与性能调控,深入讲解基于纳机电谐振器的传感和射频器件,最后对纳机电谐振器进行技术总结与机遇展望。
一维/二维纳米材料的纳机电(NEMS)谐振器
一维/二维NEMS谐振器制造工艺示意图
课程提纲:
1. 纳机电谐振器概述;
2. 一维/二维纳机电谐振器的设计与性能调控;
3. 基于纳机电谐振器的传感器件;
4. 基于纳机电谐振器的射频器件;
5. 纳机电谐振器总结与展望。
培训详情:
https://www.memstraining.com/training-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