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电子产业在AI算力需求拉动和周期性库存回补的推动下,整体需求略有修复,PCB(印刷电路板)行业也迎来了盈利复苏。然而,在行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分化加剧和供过于求的挑战依然存在,成为PCB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AI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PCB行业复苏的重要驱动力。随着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高端需求的爆发,PCB行业结构性增长显著。以生益科技(600183)为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88亿元,同比增长22.92%,归母净利润17.38亿元,同比增长49.37%,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印制线路板业务收入达44.94亿元,同比增长43.05%,毛利率提升8.58个百分点至19.43%。AI相关领域的需求增长,不仅推动了生益科技等头部企业的业绩提升,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汽车电子化进程的深入是PCB行业需求增量的另一重要来源。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电子PCB需求的增长,成为行业复苏的重要力量。深南电路(002916)、沪电股份(002463)等企业均在年报中提到,汽车电子智能化和电动化需求对业绩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Prismark预测,2025年全球电子产业规模将达到2.7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9%,其中服务器/数据存储增速高达27.9%,市场规模达到3620亿美元,成为电子行业最大的增长点。
尽管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分化加剧和供过于求的格局依然严峻。生益科技在年报中指出,2025年将是自2021年行业高光之年后,业内少有相对看好的年份。然而,市场需求的高端化发展和行业分化的加剧,使得企业在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压力。2024年,生益科技在第三季度遭遇了“旺季不旺”的市场环境,家电、模组、LED、能源等市场需求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尤其是低端消费类市场回落明显,对存量市场的基本盘造成了较大影响。
此外,供过于求的格局也给行业带来了价格竞争的挑战。随着下半年新产能的释放,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生益科技、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头部企业虽然通过高端化布局实现了业绩增长,但中小企业在低端市场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行业分化的加剧,使得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展望未来,AI和汽车电子需求将继续成为PCB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行业供过于求的格局和价格竞争的加剧,也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高端化需求中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应对低端市场的竞争压力,将成为PCB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中立 公信 人气 价值
来源:金融界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不代表本号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