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3000+精准目标用户群,构建用户侧储能项目示范、精品展示及采购对接平台,2025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6月启幕!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工商业储能一体柜报价持续探底。
从1月博时新能源的0.499元/Wh到弘正储能的0.486元/Wh,再到长园能源最新报出的0.478元/Wh,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城头变幻大王旗,各领风骚个把月”成为工商业储能行业的真实写照。
3月28日,长园能源投下“价格炸弹”,其最新发布的焕能-EnerFusion-215/418L储能柜报价低至0.478元/Wh,直接将行业最低价逼近至0.45元区间。
这距离弘正储能发布“引擎行动”限时钜惠活动仅过去8天。两家企业产品规格高度相似的价格对标,市场竞争已进入贴身肉搏阶段。
图为:长园能源和弘正储能各自工商业储能产品售价
而这场价格竞赛并没有停止的迹象。科陆电子已放出风声,将在4月10日北京储能展上发布Aqua E系列522kWh新品,并推出“1个亿补贴2500台”的促销政策。
业内预测,届时0.45元/Wh的最低价关口很可能被突破。

据行家说储能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9月以来,工商业储能一体柜报价呈下滑态势,从当时的1.40元/Wh跌至目前的0.478元/Wh,跌幅达65.85%。参与的玩家主要包括阳光电源、弘正储能、奇点能源、中车株洲所、安徽明美新能源、沃橙新能源、科陆电子、博时能源、长园能源等。观察价格变动的时点,他们大多选择新品发布或行业展会期间祭出“最低价”,其战略意图明显(注:以下举例的这些企业并非是单一战略意图,多数是2种/3种战略意图兼而有之,举例表示侧重而已):- 市场卡位:以新品+价格优惠组合拳,快速抢占客户资源,占领市场份额,如阳光电源、奇点能源、中车株洲所、弘正储能等
- 品牌造势:借低价引爆市场关注,迅速提升品牌曝光度,形成价格“标杆”效应,如沃澄新能源、博时储能、长园能源等
- 倒逼供应链降本:以低价策略快速拿到大订单,可推动供应链成本优化,倒逼产业链生产成本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最低价往往附带条件,如采购容量、台数、金额数等,以促进产品销量。此外,为保证订单质量,各企业都设置了相应门槛。如弘正储能要求采购量为20台以上,3月底支付10%定金,4月底前支付40%首款,发货前全额付清。随着工商业储能产品迭代加速,工商业储能企业可能通过“新品+降价”组合竞争,形成更低成本、更高能量密度、更高收益的技术升级竞速,而非单纯降价。从工商业储能招投标价格来看,2025年1-3月工商业储能系统入围报价在0.4493-1.0487元/Wh,均价为0.6544元/Wh;工商业储能EPC报价集中在0.8-1.5元/Wh,平均报价为1.0851元/Wh。
另据行家说储能调查显示,工商业储能一体柜(215kWh)均价从2024年1月的0.8元/Wh下滑至现在的0.65元/Wh,下降18.75%。
当前工商业储能一体柜大多数单价主要集中在0.6-0.7元/Wh,头部品牌维持0.7元/Wh以上溢价,部分企业以下探至0.6元/Wh以下抢占市场。
从工商业储能系统各项BOM成本来看,根据市场调查单Wh的BOM成本大概约为0.534元/Wh,当然根据采购量和账期的不同可能略有差距。
当前部分企业的报价已击穿成本线,市场分化出两种低价发展路径:
当储能品牌企业下场后,这场战争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是系统集成商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的比拼。低价背后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全生命周期的运营管理服务能力,将成为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商竞争的焦点。
这场行业洗牌中,唯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供应链优势、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的企业,才能最终胜出。价格战只是开始,价值战才是终局。【附:2023年以来工商业储能一体柜最低价变动情况表】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