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深蓝汽车动力平台中心总经理杜长虹发表了关于新能源增程技术的重要观点。他指出,尽管动力电池价格持续下降,但增程技术并非短期过渡方案,而是具有长期发展前景的技术路径。
杜长虹强调,随着电动汽车市场进入成熟阶段,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愈发严格,增程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能够全面满足用户需求,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其中,SiC技术的应用将为增程系统的高效化提供关键支撑——
据介绍,深蓝汽车自2011年起便开始探索新能源混合动力技术,并在2017年重启增程技术路线,目前深蓝超级增程2.0已集成原力超集电驱、原力智能增程和金钟罩电池三大技术,而原力超集电驱中搭载了SiC MOSFET技术。
“行家说三代半”了解到,深蓝汽车现已推出深蓝03、深蓝S05、S07和L07等多款增程车型,其中深蓝S05和深蓝S07明确搭载了碳化硅技术,得以提升电驱效率、优化能耗和续航表现:
▲ 深蓝S05:于2024年10月正式上市,共推出纯电和增程6款配置。其中,原力超集电驱2.0集成SiC MOSFET技术,提升电驱效率至92.59%。
关于业绩,杜长虹总结道,深蓝汽车凭借超级增程技术,在2024年实现了新车累计交付24万辆的成绩。尽管与竞争对手相比仍有差距,但深蓝汽车已设定2025年全球目标销量为50万辆,并力争在2026年上半年实现全球累计销量100万辆的目标
除了深蓝汽车外,小鹏、北汽等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关注SiC技术在增程车上的应用潜力。据《2024碳化硅产业调研白皮书》调研显示,上述车企已在旗下增程车型中积极采用SiC技术;与此同时,博世、金脉和阳光电动力等Tier 1厂商也在推广基于SiC的电机控制器。
增程车型有3个环节需要用到SiC进行功率转换:一是将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AC)转换为直流电(DC),为动力电池充电;二是将电池的直流电(DC)转换为交流电(AC),以使驱动电机进行工作;三是将400V直流电(DC)转换为800V直流电(DC)。
杜长虹认为,未来随着碳化硅成本的大幅下降,增程技术的高压化已成为可能,未来增程高压化将成为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电动交通&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
若您希望深入了解SiC技术如何推动增程系统革新,并与行业领袖共探高压化趋势下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本次大会将是不可错失的机遇。2025年5月15日,“行家说”将在上海举办“电动交通&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本届大会将邀请SiC头部厂商、下游终端应用厂家等产业链核心玩家,共同探讨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技术应用等关键话题。
大会现已开放报名渠道,因会议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欢迎扫码报名参会。同时,活动还有少量演讲和摊位展示席位,赞助咨询请添加微信联系(hangjiashuo999)。
本文发自【行家说三代半】,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