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签署项目投资协议暨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宣布其重庆电驱动工厂即将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总投资为12亿元。
加入汽车电驱/电控交流群,请加微信:hangjiashuo888
根据该公告,大洋电机公司在2023年6月审议通过了《关于拟签署项目投资协议的议案》,宣布在重庆市渝北区投资建设“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零部件(重庆)研发制造基地”。
根据“行家说”之前的报道,2024年12月,大洋电机的重庆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正式完工。该项目位于渝北区临空前沿科技城内,占地约14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建成后,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年产值达100亿元。
在本次公告中,大洋电机表示,近日,大洋电驱动重庆公司项目厂房已交付,并且目前已完成了首条生产线的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于2025年3月25日成功下线首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扁线定子PV (Product Validation产品验证)样件。
大洋电机还进一步介绍道,他们的重庆基地计划于2025年6月正式投产,目前其他生产线的建设与调试工作也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相关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3季度陆续投产。
除了重庆生产基地外,大洋电机还在广东中山总部建设了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生产基地。
2022年6月,大洋电机首台220扁线电机 在中山总部下线,并计划建设3条扁线产线,覆盖80%以上新能源产品。2023年,中山总部新增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年产能达3000套,配套研发氢燃料电池多合一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截至2024年,大洋电机中山总部已具备年产能超8000万台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70万台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600万台车辆旋转电器的能力。
据“行家说”了解,大洋电机在过去十几年是通过多次战略收购布局新能源汽车核心业务:
● 起动机和发电机:2011年大洋电机通过子公司以7273万元收购芜湖杰诺瑞57.5%股权收购;
● 商用车旋转电器:2013年大洋电机以11.17亿元收购北京佩特来72.768%股权,2015年完成100%股权收购;
● 氢燃料电池:2016年大洋电机通过认购加拿大巴拉德(Ballard)9.9%股权,引入氢燃料电池技术,建立年产3000套燃料电池系统的能力。
在汽车电驱动系统领域,大洋电机主要有2个动作:
● 一是在2015年,大洋电机以35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电驱动100%股权。
● 二是在2024年6月,上海电驱动与欣锐科技组建司合资公司——大洋欣锐驱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涉及电机控制器(Inverter)、车载充电机(OBC)和电压变换器(DC/DC)等平台技术和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电驱动2023年上海电驱动营收19.33亿元,增长 0.36%;202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07亿元,占大洋电机总营收的39.8%。
“行家说”发现,上海电驱动还在布局海外生产基地——2024年11月12日,上海电驱动在泰国设立分公司,厂房外部施工已基本完成,开始室内装饰装修阶段,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
据了解,上海电驱动泰国工厂位于春武里府WHA工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米,规划包括现代化的生产车间、研发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以及员工生活区等配套设施。工厂建成后,将配备智能化和柔性化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多合一电驱系统总装生产线,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系统及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承接东南亚相关业务。
在碳化硅技术方面,上海电驱动于2021年推出基于双面焊接与双面冷却技术的碳化硅电机控制器,采用双面冷却扁平型SiC模块,通过烧结工艺提升电气连接面积和可靠性,功率循环能力提高2倍以上。该控制器最大功率达155kW,功率密度31.5kW/L,实测最高效率达99.2%,高效区(>90%)覆盖95.7%,适配新能源汽车对小型化、高效化的需求。
2022年上海电驱动启动基于800V高压平台的碳化硅控制器研发,适配碳化硅器件高频、低损耗特性,支持更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电需求。
电动交通&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
碳化硅是新能源和工业电气化的技术发展方向,2025年5月15日,“行家说”将在上海举办“电动交通&数字能源SiC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升级大会”,本届大会将邀请SiC头部厂商、下游终端应用厂家等产业链核心玩家,共同探讨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技术应用等关键话题。
大会现已开放报名渠道,因会议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欢迎扫码报名参会。同时,活动还有少量演讲和摊位展示席位,赞助咨询请添加微信联系(hangjiashuo888)。
本文发自【行家说功率半导体与新能源】,专注新型功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光储充等)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