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话题
聊聊100Gbps信号的仿真
(戳标题,即可查看上期文章回顾)
Q
除了上面说到的过孔和信号协议、材料和叠层影响,100Gbps信号还有哪些需要考虑的?
100Gbps信号在设计上其实大家都提到了,确实需要非常谨慎,需要注意的细节也会多很多,如过孔的优化,阻抗的控制精度,材料的选择和叠层的考虑,更细的还有玻璃布和铜箔粗糙度的选择,串扰和电源的影响等,另外就是信号本身的编码调制。
设计上大家能考虑到的基本就这样了,但很多时候我们的产品设计和实际制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个时候合适的板厂加工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板厂的阻抗控制精度,过孔stub控制精度,层偏的控制精度,蚀刻的精度等都会影响到100Gbps的信号,所以后面更多的是从DFM到MDD(制造驱动设计)的过程,高端制造成就高端设计。
(以下内容选自部分网友答题)
还要考虑EMI,串扰,屏蔽和接地,散热等。
@ 涌
评分:3分
还需要考虑串扰,与参考面之间的介质的影响,以及生产时的铜线偏差,以及走向长度等因素
@ Jamie
评分:3分
这么高的速度,需要多考虑抖动对信号的影响,否则就会压到眼图模板,加大误码率
@ 欧阳
评分:3分
考虑十度走线,避免玻璃纤维影响。
考虑各种抖动,降低误码率。
考虑粗糙度,趋肤效应等
@ Ben
评分:3分
选用更高效的调制技术和编码方案来实现;选用具有更高介电常数和低损耗特性的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比如小孔背钻,棕化工艺,跳孔工艺等
@ 杆
评分:3分
应该还要考虑,电磁干扰、串扰、走线引起的寄生电容、电感,参考平面的完整性,走线周围的环境,走线宽度,背钻的stub也应该尽量短;采用的加工工艺等。系统方面的时钟信号质量,电源平面引入的谐振,还有散热也应考虑进去,高温形变也会导致信号质量变差;均衡,加重技术都可以应用进去。还有采用铜箔的粗糙度,趋肤效应也应该考虑进去。
@ 孙伟
评分:3分
相较56Gbps,112Gbps速率翻倍,基频提高一倍,有源互配上对于链路阻抗波动(反射),P/N skew,差共模模式转化,串扰等性能更为敏感,容差能力减弱。因此,设计上,要系统开展设计及优化,例如PCB阻抗加工公差分析(确认最优中值),链路匹配设计(减少不连续点阻抗波动及极差),deskew设计(物理及电气等长),布线形式分析(提高差共模转化性能),全链路串扰设计优化。除此之外,要从DFA及组装方面分析并约束,减少对无源性能代价等
@ 夜渡轻舟
评分:3分
可以从串扰,反射,问题上再细入研究影响因素。比如:
1.在回流路径上,超高频的时候差分回流地孔的数量也有影响。
2.选择更好的玻纤布,避免玻纤效应,或者通过10度走线,旋转角度制板。
3.加工工艺上选择更严格的标准,避免层偏带来bga过孔区域参考平面的影响。
4.电源噪声影响影响,低阻抗的电源平面
5.背钻出线方式,考虑靠外孔深背钻,降低bga区域的走线串扰问题。
@ Trunktren
评分:3分
上期讲的调制方式,应该也要考虑吧
@ #%¥&×-@?
评分:3分
112gbps速率还没有实际设计过,不过根据相关指导,通常包括通道链路插损,串扰,过孔/连接器/bga阻抗的优化,背钻,玻纤效应等,最保险的还是做si信号完整性仿真。
@ 飞啊
评分:3分
加工精度的问题,比如说BGA中间走线,走线边沿离反焊盘的间隙与加工走线宽度的公差。 参考层的残铜率的问题,残铜率的多少会影响PP压合的厚度问题。还有加工标准的选择等问题
@ 莫克
评分:3分
在公众号首页输入关键词:2025积分
来看看你有多少积分了~
扫码关注
微信号|高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