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被曝将终止维护开源安卓项目AOSP的公开分支,引发行业对安卓系统未来开源性的担忧。尽管谷歌回应称“仍会公开发布源代码”,但开发流程的调整仍引发了对安卓生态未来走向的讨论。
据Android Authority,谷歌计划停止维护现有的AOSP公开分支,未来所有安卓开发工作将集中于谷歌内部代码库。这意味着AOSP的持续集成工具、代码审核平台(Gerrit)可能关闭,外部开发者无法实时跟踪开发进度;新版本代码将仅在发布时统一公开,而非实时同步。此外,基于GPLv2(强制开源)协议的Linux内核分支源代码不受影响。
谷歌解释称,此举旨在解决此前维护两个分支(公开AOSP与内部闭源分支)导致的代码冲突问题,提升开发效率、减少维护成本,并非转向闭源。
目前,AOSP官网表示新“android-latest-release”清单将始终引用最新的AOSP发布分支,建议开发者使用“android-latest-release”而非“aosp-main”。
这一更改对普通用户的影响最小。虽然开发流程的变化可能影响新版本的发布速度,但整体用户体验和操作系统更新效率预计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对手机厂商而言,主流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vivo等均与谷歌签署了授权合作协议,仍可获得最新安卓源代码和GMS(Google移动服务)服务支持,厂商通常基于特定版本标签开发,而非实时跟踪AOSP主分支。因此,短期内其系统开发和更新不会受到明显冲击。长远来看,安卓生态的封闭化可能促使厂商加速构建自主能力。
对于依赖AOSP的第三方开发者,尤其是未获得GMS授权的中小型厂商来讲,此次调整影响较大。他们可能面临安全补丁滞后、系统更新断供的风险。部分开发者担忧,安卓生态的封闭化将加剧系统碎片化,增加适配和维护成本,新功能透明度下降或削弱创新活力。但也有观点认为,谷歌此举旨在优化资源分配,可减少非认证设备对生态的消耗。
安卓的开源模式曾推动全球数十亿设备的生态系统繁荣,但谷歌作为商业公司,需平衡开源承诺与商业利益。此次调整虽未完全闭源,但开发主导权的集中可能削弱安卓的开放性。分析指出,这为鸿蒙等开源系统提供了发展契机,推动行业探索新的创新模式。
谷歌此次调整折射出开源模式与商业利益间的复杂平衡,如何在开源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安卓生态能否持续繁荣的关键。在移动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的趋势下,如何构建多元生态,将成为行业共同课题。
END.
往期推荐
期待你的点赞、在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