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123RF
提交注册申请两年多,反复补充多次数据后,去年初,医疗影像AI企业科亚医疗终于拿到了产品商业化的首张“入场券”:其产品深脉分数®获批三类证,被NMPA认定为“可用于早期诊断,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张医疗AI三类证,不仅是企业本身期待已久,对于整个医疗影像AI行业来说,也不啻为一道“春雷”。
2016年3月,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与谷歌AI系统AlphaGo的世纪巅峰对决以1:4收场,激起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全民大讨论。AI之风也就此吹向医疗领域,一些技术狂人甚至认为深度学习将很快取代放射科医生的工作。
基于这样的论断,加上影像数据的相对易获取性和易处理性,那几年,医疗影像AI成为了绝对的风口,人和钱拼命涌入。仅2017年,医疗影像AI领域涌入资金超过40亿元,到巅峰时期,共120余家企业在做医学影像业务。
然而,热钱涌入、创业者蜂拥而至的另一面,是严重同质化的产品——近120家AI医学影像企业中,有约百家企业布局于肺结节影像产品。有投资人曾将这些企业的产能做过累加,最后得到的结论令人吃惊,“中国人的肺结节可能不够用了”。
除了过于同质化的布局,彼时,迟迟不见产品过审使得所有企业均无成熟的商业模式,影像AI被认为是“只烧钱不赚钱”的空中楼阁。
青桐资本投资总监周毅慧告诉亿欧EqualOcean,AI企业产品推广路径一般分为确定科室方向、拿到影像数据完成标注、科研合作医院打磨产品、注册审批、进一步商业推广等几大阶段,“在没有拿到证之前是没有办法卖给医院的,只能以科研合作的名义进去,小规模收费”。
这一商业化僵局,直到深脉分数®获批三类证才被真正破解。紧随其后,“首张肺结节AIII类证”、“首张AI+CTA III类证”、“首张AI影像辅助决策III类证”接踵而至。
自2016年AI开始渗透到医疗领域,经历过最初的憧憬和热潮,也遭遇了失望和低谷。终于,随着2020年第一批AI医疗三类证的出现,这个行业的发展又迎来里程碑式的转机,也开始浮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
2020年是医疗AI拿证元年
早在2018年初,便有医疗AI投资方在一场沙龙上聊起自家项目的商业化问题。当时大家态度都很乐观,一年,是他们给医疗影像步入商业正轨的时间。孰料兜兜转转,直到去年,医学影像AI才迈向商业化的第一道门槛——持证上岗。
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明确规定:若诊断软件通过算法,提供诊断建议,仅有辅助诊断功能,不直接给出诊断结论,则申报第二类医疗器械;若对病变部位进行自动识别,并提供明确诊断提示,则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能不能拿到三类证,对医疗AI创业公司关系重大。如果审评审批受阻,就意味着前期的投入与后期的现金回流被割裂;没有三类器械认证的产品,只能供医院科研使用,无法进入医院的收费目录,这直接意味着难以打通商业闭环。
根据亿欧EqualOcean统计,2020年共有10个医疗AI产品获批NMPA三类证,涉及科亚医疗、安德医智、硅基智能、数坤科技、深睿医疗等9家企业,除乐普医疗的两个心电产品外,其它均为AI影像辅助检测类产品。
在深睿医疗CEO、联合创始人乔昕看来,三类证的集中式爆发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包括药监局、中检院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出了审评指导原则,确立了注册规则和制度”。
2019年7月1日,CMDE发布了《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审批要点》,明确了深度学习辅助决策软件审批细则,包括适用范围、审批关注要点、软件更新、相关技术考量、注册申报资料说明五个部分。
作为首个拿到医疗AI三类证的企业,科亚医疗研发总裁曹坤琳在接受亿欧EqualOcean采访时,介绍了深脉分数®的研发及获证过程。
“2016年开始研发,取得注册检测报告;2017年完成了前瞻临床实验、提交注册;2018年初进入审批绿色通道,同年获得欧盟CE认证;2019年完成了回溯临床实验;2020年1月获得NMPA首张人工智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科亚医疗的经验具有路径探索的价值。“各个企业虽然切入的场景不一样,但AI医疗产品注册合规需要注重的方面是类似的,包括需求分析、数据收集、算法设计、验证与确认等。”曹坤琳具体说道。
细究这10款持证的产品,其中既包含肺结节、眼底、心电这样的大通量场景,又包含CTA、CT-FFR、脑MR这样的特异性需求、潜在市场丰富的场景。
“应该说2020年是医疗AI拿证元年,三类证至少标志着我们产品的成熟度,它经过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了安全性、有效性,使得这个产品能够更加放心地应用于临床,这是所有医疗AI企业的必经一步。”安德医智大中华区CEO李晶珏表示。
临床价值才是产品生命力
三类证敲开了商业化的大门,但行业的共识是,拿证只是商业化的第一步。
李晶珏直言:“这个产品将来能否进行商业模式上的快速落地,后续还有很多内容,包括后续临床的应用、大队列的研究,甚至是写入指南,这时才能够真正地、成熟地在市场上推广。”
曹坤琳也指出,随着商业化节点的出现,这个时候产品效益才可能更得到重视。但并不是每款产品都能大规模在市场推广,“商业化落地直接靠市场反馈,哪个产品是有用的,哪个产品用处不大,最后到医生的反馈很重要”。
实际上,关于产品价值的讨论一直贯穿医疗影像AI发展的始终。而随着第一批持证产品的出现,这一问题更重要的关键在于,产品价值直接决定了是否有买单方为之付费。
曹坤琳认为,AI对于临床的价值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提速,医生过去也能看的,通过AI来帮助提升阅片效率;二是更为重要的增效,医生以前不能看的,通过AI来增加新型的临床检测手段,提供临床所需定量评估指标,帮助医生制定针对病人个体的治疗方案。
深脉分数®属于后者。
研究表明,心肌缺血是决定冠心病治疗策略的重要因素。心内科医生诊断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传统要基于有创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量,即在导管室里用压力导丝测量冠脉狭窄远端平均压与主动脉平均压的比值。
这种传统有创的检查方法会对病人带来一定的手术风险和痛苦,同时将近2万元的检查费用(上万元一根的压力导丝,加上7000多元的造影手术费用),对于国内庞大的心血管病人群,显得并不经济,也不适合用于筛查和复查病人。
深脉分数®基于冠脉CT影像,通过智能建模重建冠脉血管,再依靠独有的深度学习算法快速计算出FFR值,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检测方法。“在有创冠脉造影术前提供临床定量评估指标,帮助确定不能从介入治疗获益而只需要药物治疗的病人,是导管室的看门人。”曹坤琳介绍。
深睿医疗获批的肺结节产品则是提速类产品的典型代表,这款产品于2017年5月正式发布。
“很多疾病同征异病,也有同病异征,比如癌症,它可能表现为磨玻璃结节,也可能是实性半实性结节,不同阶段、生长过程、成因,对其性质的鉴别不同。肺结节是一个征象,对这种征象的检出和进一步分析能拓展它的应用领域。”乔昕说道。
不过,在胸部CT检查中,肺结节只是征象之一,“不同的胸部疾病其实表现出来的征象并不止肺结节一种”,在医生看病的过程中,往往要综合考虑胸部CT检出的各种异常症状,做出最终诊断。这对于医生的能力、效率都是挑战。
为了更加接近临床真实场景,深睿医疗在肺结节的工作基础上拓展开发了全肺的AI诊断系统。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升级,也可以说是,真正把某项单一的应用扩展到一个更加接近于临床的基础。在真正的临床过程中,很少有单独做肺结节检出的,医生大部分还是综合整个胸部CT检查中对肺窗、骨窗、纵隔窗一次检出的各种征象进行诊断。”乔昕解释道。
各家企业都奔着临床价值而去。
作为真正使用产品的医生,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将医疗AI产品的价值总结为三点:第一,提高效率,替代重复性劳动;第二,推动标准化建设;第三,减少漏诊,提高准确性。
找付费方、抢落地、争头部
从诊断到治疗,从单病种到多病种
资本追头部,热门赛道洗牌
春江水暖鸭先知。
随着审评审批突破,以及各家企业产品研发、业务开拓的思路逐渐清晰,投资人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医疗影像AI行业格局和未来方向。
以往,AI医疗影像最热门的莫过于肺结节筛查和眼底筛查两个赛道。此前有媒体统计,截至2019年1月底,140余家从事医疗AI的企业中,近120家在做医学影像业务;其中,约百家企业布局于肺结节影像产品;其次为眼底筛查赛道,布局企业也有10多家。
周毅慧经历过医疗影像AI投资爆发的那个时期,她回忆道:“2015、2016、2017年,大部分的AI+医疗企业,投资机构都比较青睐,给的估值也相对较高。但现在可能差别会比较大,在整个投融资市场上,头部的企业会拿到更多的钱,投资现象可能会比较集中。”
数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马春娥对此变化感受深刻。数坤心血管AI于2019年11月进入三类证创新通道,一年后正式获批。去年,数坤科技一共完成3轮融资,从原本的B轮走到了D轮,累计融资金额接近10亿元。
“去年4、5月份的时候,一批投资人戴着口罩来了我办公室。到五一劳动节的时候,一些投资人还在我办公室现场对合同写报告。”马春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她透露,当时投资人太多,公司没有那么多的融资额度,就先交割了一轮,后面估值又涨了很多,才又交割了一轮。
同样受到资本青睐的还有科亚医疗,拿到三类证仅一个月后便完成了1亿元战略融资,随后又分别在8月、11月、12月各完成一轮融资——融资之密集令行业咋舌。
根据亿欧EqualOcean不完全统计,2020年在一级市场,中国医疗影像AI行业共发生了25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金额接近30亿元。
除了头部效应凸显,资本对具体细分领域的偏爱也开始出现分化。
获得多轮融资的科亚医疗和数坤科技,均属于心血管领域。根据亿欧EqualOcean统计,骨科、影像超声、病理等领域的AI应用也是资本青睐的赛道,AI医疗所布局的领域更加多元,在差异化竞争上更加明显。
尾声
随着审评审批的推进、企业研发的深入、资本的愈加理性,那股发端于人机大战的医疗AI创业大潮正渐趋于冷静,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商业化”成为医疗AI核心关键词的2021年,这一行业曾面对的所有价值质疑开始得到验证。产品质量是商业化的基石,之后在对齐的状态下比拼的就是企业能力。
按各家企业目前的推进状况,真正看到商业化的实际效果也许还要“让子弹再飞一会”。但在周毅慧看来,这是一个很快就能得到验证的事情。
“未来一年,我们可以观察一下,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招标采购?这些公司是不是都能进入医院的招标?产品实际能卖多少钱?经过市场很直白的评估,这些都会很快反应出来。”
【青桐资本·媒体采访】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