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蔚来、东风汽车、爱国者、慕德微纳、元素六、沃尔德、普莱斯曼、宁波晶钻、左文科技、天科合达、英诺激光、特思迪、科猛碳极、英谷激光、长沙埃福思、杭州银湖激光......等企业都将参与2025(第五届)碳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4月10-12日 浙江宁波),共同探索AI驱动下,金刚石半导体、“金刚石+”SiC/GaN/碳纳米管、石墨烯半导体的最新突破和低成本应用,欢迎扫码报名:
欢迎报名交流,探索碳基半导体
2025 年 3 月 26 日,SEMICON China,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盛会 ,今年再次带来一场前沿技术与产品的超级盛宴。 Carbontech团队特走进SEMICON China,发现半导体趋势,并邀请优质企业和用户参与《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展【半导体主题馆】12月9-11日,上海见!》
(1)半导体材料: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
碳化硅 & 氧化镓:汽车电子的 “新血液”。比亚迪半导体展台的 1200V 碳化硅模块成为焦点,开关损耗比硅基 IGBT降低75%,助力电动车续航提升 8%-10%,2025年产能突破30万片 / 年。日本 FLOSFIA 全球首款商用氧化镓器件亮相,击穿场强达 8MV/cm,充电桩体积缩小 40%,成本降低 30%,其上海工厂已启动建设。蔚来 800V 平台白皮书显示,碳化硅渗透率年底将达 60%,一场新能源汽车的 “材料革命” 正在上演。
前沿材料:自修复、光子集成破局。中科院所研发的环氧树脂可在 120°C 下自动修复微裂纹,封装寿命延长 5 倍;华为海思硅光 800G 光模块传输损耗降至 0.3dB/cm,光子集成电路开启高速通信新纪元。更值得关注的是,世索科(Syensqo)首次以中文名参展,推出全球首款无氟表面活性剂全氟橡胶,解决半导体密封件的环保与性能双重挑战,为 3nm 以下制程提供可持续材料方案。
(2)精密零部件:国产替代的 “毛细血管” 攻坚战
全流程控制部件 “亮剑”。国产零部件厂商华丞电子(展位 N3-3441)带来射频电源、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电容薄膜真空规等 8 大核心产品。其中,气体流量控制器精度达 ±0.1% FS,响应时间 <50ms,满足刻蚀、沉积等工艺的超高稳定性需求;ESC 直流电源适配多种静电卡盘,电压稳定性达 ±0.1%,为晶圆吸附提供 “零缺陷” 保障。
设备厂商的 “隐形翅膀”。新凯来 “名山” 系列设备背后,是材料与部件的深度协同:ALD “阿里山” 采用专利抛物面反射加热结构(专利号 CN 119620268 A),热效率提升 30%;EPI “峨眉山” 的外延层沉积技术,结合定制化气体分配系统,实现碳化硅衬底缺陷密度 < 10³ cm⁻²。这些部件突破,正打破 AMAT、TEL 等巨头在薄膜沉积领域的垄断。
纳米级 “工业耗材” 革新。展会特设 “半导体材料与耗材专区”,国产光刻胶、电子级超高纯试剂、抛光垫等产品集体亮相。例如,某企业展出的 CMP 抛光垫实现 0.1nm 表面粗糙度控制;另一厂商的电子特气纯度达 9N(99.9999999%),覆盖刻蚀、掺杂全流程。
在这次展会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半导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重构,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正在改写着行业的发展轨迹 。
(3)第三代半导体爆发:60 + 碳化硅产业链企业集体亮相
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在此次展会上可谓是 “星光熠熠”,超过 60 家碳化硅产业链企业集体展示了从衬底、外延片到器件制造的全链条技术,就像是一场碳化硅技术的 “超级秀” 。
天岳先进在 N2 展馆 - 2006 号展位,带来了一场 “尺寸革命”,全尺寸产品矩阵 ——6 英寸 / 8 英寸 / 12 英寸全系列碳化硅衬底首次集体亮相,其中 12 英寸高纯碳化硅衬底、8/12 英寸 P 型碳化硅衬底更是全球首展 。这不仅宣告碳化硅行业正式迈入 “12 英寸时代”,也标志着天岳先进在晶体生长、缺陷控制、加工检测及部件自制等全技术链条上的重大突破 。12 英寸产品在面积上较 8 英寸大幅扩大,单片晶圆芯片产出量跃升 2.5 倍,有效降低了单位成本,为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高压应用场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
天科合达在 N2 展馆 - 2101 号展位,重点推出了三款新产品:8 英寸光波导型碳化硅(另名光学级碳化硅)衬底、12 英寸热沉级碳化硅衬底以及液相法 P 型 6 英寸衬底 。其中,光波导型碳化硅衬底厚度为 350/500/700μm,透光率 > 95%(镀增透膜后),折射率为 2.7 (450nm 波长下),能助力解决传统 AR 眼镜视场角窄、彩虹纹及散热等难题 。天科合达计划于 2025 年下半年推出 12 英寸光学级碳化硅衬底产品,并于 2026 年实现 8 英寸光学级碳化硅衬底的小规模量产,有望打开更广阔的消费级市场 。
同光股份在 N2 展馆 - 2000 号展位,展示了 8 英寸导电型碳化硅晶锭(60mm)、12 英寸导电型碳化硅晶锭(20+mm)、10 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及 8 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衬底等重点产品 。目前,同光股份已建成从原料合成、晶体生长、衬底加工,到晶片检测国际先进,完整的碳化衬底生产线,展现了其在碳化硅材料领域的强大实力 。
(4)先进封装百花齐放:Fan-Out、2.5D/3D 封装技术成焦点
在先进封装领域,此次展会呈现出一派 “百花齐放” 的繁荣景象,Fan-Out、2.5D/3D 封装等技术成为了焦点,吸引了众多目光 。
长电科技在展会上展示的 3D 封装解决方案,已实现 7nm 芯片量产,就像是给芯片打造了一个 “超级立体空间”,通过硅通孔(TSV)等技术,实现了芯片间的垂直互联,大大提升了芯片的性能和集成度 。这种 3D 封装技术,就像是在微观世界里建造一座 “高楼大厦”,让芯片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更高的性能提升 。
在 E7 馆的先进封装专区,长江存储展示的 Xtacking 3.0 技术,通过超过 10 亿个 TSV(硅通孔)实现存储单元与逻辑电路的三维集成,存储密度较传统架构提升 3 倍 。这一技术的突破,让长江存储在存储芯片领域有了更强的竞争力,也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中微半导体原子层沉积设备采用国产特种聚合物涂层,膜厚均匀性 ±0.1nm,成本降至国际竞品的 60%。
(5)🇨🇳中国芯生态崛起:100 + 本土企业齐聚 “中国芯创新展区”
此次展会新增的 “中国芯创新展区”,无疑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100 余家本土企业在这里集中展示了最新成果,彰显了中国半导体产业从市场驱动到创新引领的转型 。
华为海思展示的昇腾 AI 芯片已实现全栈国产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这款芯片就像是 AI 世界的 “超级大脑”,为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推动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
上海浦东作为产业高地,2024 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 5000 亿元,占全国比重超 30% 。在此次展会上,众多浦东企业展示了从芯片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技术创新,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
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半导体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资腾科技在这次展会上,就像是一位 “绿色先锋”,以一系列创新产品诠释了 ESG 理念下的半导体发展新范式,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6)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资腾科技此次展示的滤能化学滤网、超高精度光刻胶泵和非接触式吸笔等产品,每一个都像是一颗 “绿色科技” 的璀璨明珠,在半导体制造的舞台上闪耀着可持续发展的光芒 。世索科 NFS 全氟橡胶,作为全球首款无氟表面活性剂密封材料,碳排放减少 60%,已通过台积电 3nm 制程验证,为半导体制造的 “碳中和” 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在 AI 算力革命的浪潮中,半导体技术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重构。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乎未来科技发展格局的大变革。在这次展会上,拓荆科技和赛美特等企业带来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成为了这场变革中的关键力量
(7)AI 算力革命下的技术重构
拓荆科技,ALD VS-300T,作为拓荆科技的 “王牌产品” 之一,是一款量产型原子层沉积设备,它就像是一个微观世界的 “精密建筑师”,能够以原子级的精度进行薄膜沉积,覆盖 14nm - 3nm 全制程。在半导体制造中,原子层沉积工艺就像是给芯片打造一层完美的 “纳米皮肤”,每一个原子的排列都至关重要。VS-300T 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坪效比、成本(CoO)、薄膜均匀性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
而混合键合机 Pleione,则是拓荆科技开启 Chiplet 新时代的 “秘密武器”,也是全球首台量产型设备。它支持 8 英寸和 12 英寸晶圆的兼容切换,能够处理厚度最薄至 35 微米的超薄芯片,通过自动更换夹具,兼容 0.5×0.5mm 至 50×50mm 的芯片,独创的芯片边缘夹持技术,避免了芯片正面的颗粒污染,显著提升了生产良率和可靠性。
PF-300M 平台,则是拓荆科技在 CVD 厚膜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就像是一个 “高效工厂”,将 CVD 厚膜产能提升了 40%,成本降低了 30%。
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国产半导体产业正凭借全产业链协同的强大力量,在国产替代的道路上一路 “狂飙”,SEMICON China 2025 就像是这场 “国产替代风暴” 的中心,众多企业纷纷拿出 “压箱底” 的技术和产品,展示着中国半导体全产业链崛起的决心与实力 。
(8)全产业链协同,国产替代进入加速赛道
韦豪创芯此次携旗下一众已投企业惊艳亮相,就像是带领着一支装备精良的 “特种部队”,在半导体全产业链的战场上发起全面冲锋,从材料到封测,构建起一个紧密协同、自主可控的产业闭环。
江苏沃凯氟,就像是半导体湿法工艺中的 “隐形守护者”。它专注于 PTFE/PFA 湿法超纯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其产品就像一个个精密的 “水分子过滤器”,在半导体清洗工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清洗工艺就像是给芯片做 “深度清洁 SPA”,任何微小的杂质都可能影响芯片的性能。江苏沃凯氟的超纯零部件能够有效过滤杂质,确保清洗液的超高纯度,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清洗工艺痛点,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为国产半导体湿法工艺提供了可靠的 “中国芯” 保障 。
砺铸智能则是先进封装领域的 “超级工匠”。它旗下拥有三家高阶封测设备公司,就像是一个拥有多种 “独门绝技” 的高手,在高速芯片分选和 3D 视觉检测等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其高速芯片分选机,就像一个精准的 “芯片分拣员”,能够以超高的速度和精度对芯片进行分选,满足先进封装对芯片高效处理的需求;而 3D 视觉检测系统,则像是给芯片做 “全身 CT 扫描”,能够对芯片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缺陷,为先进封装的良率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扇出封装、系统级封装等先进封装制程,助力中国半导体在先进封装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
青禾晶元更是半导体键合集成技术领域的 “创新先锋”。其核心业务涵盖高端键合装备研发制造与精密键合工艺代工,就像是为半导体搭建 “超级连接桥梁”,通过 “装备制造 + 工艺服务” 双轮驱动,构建起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混合键合设备,采用全球先进的一体化架构设计,首次实现 C2W(芯片 - 晶圆)与 W2W(晶圆 - 晶圆)双模式协同,就像一个既能 “单打独斗” 又能 “团队作战” 的全能选手,为半导体行业提供了 “灵活 + 高效” 的全新解决方案。设备支持 8 英寸和 12 英寸晶圆的兼容切换,能够处理厚度最薄至 35 微米的超薄芯片,通过自动更换夹具,兼容0.5×0.5mm 至 50×50mm 的芯片,独创的芯片边缘夹持技术,避免了芯片正面的颗粒污染,显著提升了生产良率和可靠性 。这种创新的键合设备和工艺服务,为先进封装、半导体器件制造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支撑,推动中国半导体在异质集成领域迈向新高度。
参考信息:本文部分素材和图片来自网络公开信息,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19045661526(同微信)。
2025(第五届)碳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
4月10-12日 浙江 宁波
1
论坛信息
Forum Info
2
论坛组织
Forum organization
3
论坛设置
Forum Settings
4月10日(星期四)
12:00-17:00 大会签到、注册
18:00-20:30 闭门会议(邀请制)
4月11日(星期五)
09:00-12:00 开幕活动、主论坛专题报告
12:00-13:30 午餐
13:30-18:00 专题报告
18:30-20:00 欢迎晚宴
4月12日(星期六)
09:00-12:00 专题报告
12:00-13:30 午餐
14:00-16:30 专题报告
扫码报名参会
扫码报名参会
与行业同仁分享您的见解、展示您的创新
4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注册缴费、赞助
5
往届回顾
Past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