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哪吒汽车发布了“百余家供应商联合倡议支持哪吒汽车化债复工复产”的公告,宣布通过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债转股协议,旨在通过化解债务危机,为公司复工复产铺路。根据公告内容,哪吒汽车将与供应商达成超过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供应商70%的债权将转换为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汽车的股权,而剩余30%的债权则将在未来15期内按月分期清偿。
然而,这一协议并未能完全平息外界的担忧。哪吒汽车的财务困境依旧严峻,供应商的联合倡议,虽然为其复工复产提供了些许保障,但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行业危机。
供应商联盟与债转股协议
此次哪吒汽车发布的公告中提到,超过百家供应商联合提出支持该公司复工复产的倡议。这一倡议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帮助哪吒汽车渡过当前的资金危机。具体而言,70%的债务将转化为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汽车的股权,剩余的30%将通过无息留债的方式,分期偿还。根据约定,债权将分为15期进行清偿,并将在今年5月开始按月进行清偿。
然而,这一方案并未消除供应商的忧虑。据报道,此次债转股的供应商包括多个知名企业,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均属于汽车“三电”领域的重要供应商。此外,还有许多零部件供应商参与其中。债务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债转股虽然为哪吒汽车提供了资金上的喘息空间,但依然无法消除外界对其财务状况的担忧。
严峻的市场挑战与转型规划
哪吒汽车近年来面临的市场挑战不容小觑。根据2024年的数据,哪吒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大幅下降,累计销量仅为4.35万辆,同比下降58.77%。销量下降直接导致了公司营收的下滑,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公司总负债接近百亿,其中大部分负债来自于对供应商的欠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哪吒汽车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尝试转型。
在3月19日举行的供应商大会上,哪吒汽车透露了未来的发展战略。哪吒汽车计划转型成为类似汽车界IBM的服务型公司。这意味着,哪吒汽车不再专注于传统的汽车制造,而是转向提供与汽车相关的技术研发、数据分析、售后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公司希望通过这种转型,不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生存空间,还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
裁员与降薪:员工陷入困境
除了供应商危机,哪吒汽车的员工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据知情人士透露,哪吒汽车已开始解散部分研发团队,员工面临大规模的裁员和降薪。3月18日,哪吒汽车要求部分研发人员签署离职协议,约200名员工正在办理离职手续。此外,哪吒汽车在2024年10月开始实施全员降薪,多数员工的薪资降低了50%。2025年,部分在职员工的薪资将再降50%,并且离职员工的赔偿也一直未能到账,导致员工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
供应商讨债与公司总部围堵
哪吒汽车的债务问题不仅局限于公司内部,其供应商也开始采取行动。3月18日,多个供应商前往哪吒汽车上海总部讨债,甚至有供应商在总部打地铺,等待公司的回应。知情人士透露,哪吒汽车目前的债务远远超过之前的50-60亿元预估,实际债务可能高达100亿元。这一数额让许多供应商对公司未来的偿债能力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哪吒汽车的决策失误:公司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
哪吒汽车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回顾其过去的决策,我们可以看到多个失误,导致了今天的危机局面。
过度扩张与高负债经营
哪吒汽车在成立初期,采取了激进的扩张策略,不仅在产品研发上进行大量投资,还在市场推广上高投入,甚至冒险借债。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销量的下降,过度扩张导致的高负债成了拖累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大量的资金被用于非核心业务,而未能有效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最终导致了资金链断裂。
忽视核心技术研发与产品质量问题
哪吒汽车在早期着重于外观设计和品牌营销,然而却忽视了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虽然公司推出了一些受到市场青睐的车型,但缺乏核心技术的创新,导致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此外,质量问题也频繁出现,这使得消费者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影响了销量。
不合理的资金管理与应急处理能力不足
哪吒汽车的资金管理并未能有效应对市场波动,特别是在遇到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公司未能及时调整战略,而是继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营销和扩展,导致资金链断裂。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困境,哪吒汽车未能制定有效的应急方案,错失了多次扭转局势的机会。
战略调整滞后,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
哪吒汽车在面对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时,未能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为服务型公司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哪吒汽车的转型计划显得有些滞后,未能在竞争对手之前抢占市场先机。此外,转型方案的实施细节也显得不够清晰,难以获得供应商和投资者的充分信任。
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哪吒汽车的现状揭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哪吒汽车的销量大幅下滑、债务负担加重,以及供应商和员工的压力,都使得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尽管公司通过债转股等方式寻求资金支持,并规划转型为服务型公司,但这一切能否有效改善其经营状况,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业内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仅需要在产品创新上保持优势,还需要在资金管理和战略布局上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对于哪吒汽车来说,如何在当前困境中找到可持续的生存之道,将是其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
结语
哪吒汽车的债务危机和转型计划,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供应商的支持虽然为哪吒汽车的复工复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如何通过战略调整渡过当前的困境,仍然是摆在公司面前的巨大挑战。未来,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的生存压力也将不断增加。对于哪吒汽车来说,只有通过更具创新性和适应性的转型,才能够找到真正的生存空间。
网上通报还曝光了其中79家哪吒欠债的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普兰钧、安徽周之航、菲仕绿能、力高新能源、南京康尼等8家三电供应商,以及多家称身底盘、内外饰、智能电器供应商。
1 宁德时代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2 合肥正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 龍蟠(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4 基恩达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5 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6 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制造有限公司
7 方通(山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8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有限公司
9 无锡市普瑞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10 无锡福能元亿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11 安凯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2 无锡市格尔车电科技有限公司
13 上海艾克鑫电子有限公司
14 武汉宝迪科技有限公司
15 南方电网供电有限公司
16 福建福清汽车电气有限公司
17 浙江杭电技术有限公司
18 无锡宏博车辆工程有限公司
19 江苏中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0 宜春智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1 上海金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2 江苏京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3 浙江永诺新能源车有限公司
24 浙江瑞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25 南京维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6 襄阳江南科技有限公司
27 南京星月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28 广州市穗鑫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29 无锡未来能源有限公司
30 北京环球车电科技有限公司
31 浙江亿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2 上海尚华车电有限公司
33 无锡现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34 宁波维沃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35 山西长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36 湖北交通电动车有限公司
37 四川全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38 湘西三轮车电子有限公司
39 常州科尔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40 合肥科源电池有限公司
41 江苏鑫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2 上汽东风汽车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43 无锡阳光电池有限公司
44 浙江长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45 浙江智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6 南通豪宇汽车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47 连云港市智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48 河北达丰电动车公司
49 稳飞电动汽车天元设计工程公司
50 豫发电子科技公司
51 宁波市鑫鑫电动汽车公司
52 浙江元洪新能源电池科技公司
53 宁波新飞电气公司
54 宁波车车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55 南昌海光车电有限公司
56 天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7 北汽电动智能电池公司
58 四川城市电动车电池技术公司
59 长丰电动汽车研发公司
60 安徽山水新能源电气有限公司
61 深圳市高能电动汽车科技公司
62 丹东市重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63 江苏省智能电动车有限公司
64 美的电器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65 江苏立天智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66 浙江工业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分公司
67 成都时代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68 江苏省光电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69 苏州市风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70 杭州市中科电气有限公司
71 上海恒源电动车公司
72 江苏宏新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73 泰州北极星新能源科技公司
74 江苏方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75 江南新能源电动汽车科技公司
76 河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77 重庆三维智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78 安徽纵深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79 驭电科技电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