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控制器(以车企零部件命名为准)车型交付量达到673.19万辆,搭载率由2023年的17.56%提升至29.37%。
而从不同价格车型的座舱域控搭载情况来看,25-30万元价格区间、50万元价格区间车型依然是座舱域控标配的主力军,搭载率均达到了70%。但10-25万元价格区间车型座舱域控标配率已经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由2022年的9.01%提升至28.42%,同比增长了2.58倍。
值得注意的是,10-25万元价位区间新车交付约占整体市场的58%,而座舱域控制器渗透率仅有28.42%。可见,10-25万元价格车型标配座舱域控的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尤其是在比亚迪、长安、吉利等主机厂“科技平权”战略的实施下,25万元以下价格区间车型搭载座舱域控制器占比还将持续提升。
现阶段,在AI的加持下,智能座舱的迭代升级速度明显加快,整个智能座舱竞争正在从功能堆砌转向多维度体验跃升。基于AR HUD、车载游戏、ChatGPT、Deepseek等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千人千面”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了各大主机厂比拼的重点。
与此同时,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也加速向中央计算-区域架构演进,舱泊一体、舱行泊一体等跨域融合产品开始进入量产周期,随之也带动了智能座舱硬件平台、软件架构、组织架构等开始进入“变革期”。
可以看到,伴随着智能座舱加速迈入AI座舱时代,中国智能座舱整个供应链体系正在重构。在这其中,核心计算平台(高性能SoC)的市场格局重构速度会异常快速,包括芯擎科技、华为在内的众多国产力量也在加速崛起。
座舱域控快速下探至“中低端车型”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搭载座舱域控渗透率高达34.99%,同比增长了129.24%,高于市场平均增速。其中,10-25万元区间车型占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搭载座舱域控的渗透率达到35.04%,同比增长了220.08%。
具体来看,2024年中国市场10-25万元价位新能源乘用车座舱域控搭载量TOP10车型,分别有理想L6、深蓝S07增程版、银河L7、银河E5、小米SU7、领克08新能源等,芯擎科技的“龍鷹一号”凭借两款热销车型成为了进入TOP10榜单唯一一款中国本土计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银河E5和领克08新能源的销量依然保持着持续攀升的态势。尤其是银河E5,自从去年8月初上市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后续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据了解,银河E5搭载了基于芯擎科技“龍鷹一号”开发的单芯片舱泊一体解决方案,不仅支持DMS、OMS,还高效集成了AVM、APA全自动泊车等功能。
在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看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优化算法、软件适配、高度集成等方式,进一步帮助车厂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了车企智能化竞争的核心关键。
尤其是在整车降本压力增大、新势力开始主攻15万元以下价位市场以及智能化普及加速等背景下,传统分布式架构基础上的硬件集成,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舱泊一体集成化方案开始异军突起,座舱域控融合泊车系统已经成为了全新的市场需求。以“龍鷹一号”单芯片“舱泊一体”解决方案为例,不仅可以支持DMS、OMS,还可以拓展支持AVM、APA/RPA/HPA等泊车功能。相比传统方案,采用该方案就可以为单车节省成本约700-1200元。
而在系统安全部分,“龍鷹一号”配置了满足ASIL-D安全等级的ARM Cortex-R52内核(功能安全岛)、信息加密引擎等“安全岛”。对于一部分系统安全要求更高的车企来说,这显然是一款比高通8155更放心的芯片。
此外,“龍鷹一号”还可以提供AI算力最高达到8TOPS的独立NPU,可以支持基础ADAS(L2)的进一步集成,这对于15万元以下车型,尤其是10万元级别新车来说,无疑具备极大的竞争优势。
要知道,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15万元以下乘用车交付占比达到45%左右,但这一价格区间车型有近7成车型并没有配备任何ADAS功能,即便是配置了ADAS功能,大多数也以低成本的前视一体机方案为主。在各大主机厂“全民智驾”之战激烈打响的当下,这何尝不是“舱泊一体”方案潜在的市场空间?
智能座舱SoC市场鏖战升级
过去几年,在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大浪潮下,越来越多人机交互功能上车,致使汽车对于先进制程、大算力SoC芯片的需求异常高涨。正是如此,中国智能汽车市场开展了异常激烈的算力军备赛。
不过,伴随着智能座舱向AI座舱的升级,同时出于供应链安全、成本等综合考量,近两年,各大主机厂对于智能座舱芯片的使用已经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这也进一步驱动了座舱计算平台的升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芯擎科技、华为等中国本土供应商实现了强势突围。其中,芯擎科技“龍鷹一号”采用了7nm工艺制程,是国内唯一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国产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自2023年正式量产交付以来,“龍鷹一号”已经先后搭载在领克06 EM-P、银河E5、红旗等爆款车型上车,累计出货量已经达到百万量级。
有多位企业人士表示,中国本土化芯片可以更好满足主机厂性价比、产品定义差异化等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智能座舱向10万元级别车型普及。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国际“大厂”们,本土公司芯片供应商的服务更显到位。据了解,芯擎与主机厂和Tier1的合作是“分钟对分钟”的对接,工作人员驻场支持是标配,开发时间往往会比正常所需时间缩短近一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出海的风潮日益高涨,尤其是中国汽车在智能化、网联化领域的领先优势,已经成为了中国车企出征海外市场的核心突破口,也为相关智能网联供应商提供了全新的业绩增长点。
据了解,亿咖通科技已经与大众集团达成合作,为大众和斯柯达品牌的全球车型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作为本次合作的核心伙伴,芯擎科技“龍鷹一号”将助力亿咖通,为大众等全球车型提供芯片服务。这就意味着,芯擎科技也成为了首个与欧美先进芯片企业同台竞争的国产芯片供应商。
眼下,中国已经进入了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2.0时代,同时也成为了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的最主要市场,无形之中也为中国芯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条件。《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中国座舱SoC芯片国产化率将突破20%,成为车规芯片领域重要的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