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脑机接口技术突破与产业化的中国标杆

MEMS 2025-03-23 00:02

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简介

1. 设立缘由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即中国脑科学研究所(CIBR),是北京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领先脑科学研究机构,旨在推进脑科学和类脑智能领域的研究。该中心作为中国脑计划的一部分,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以解决重大脑科学挑战并推动创新技术的发展。

图片

2. 研究方向

北脑中心聚焦四大核心领域:

- 脑机接口(BCI):开发低侵入式、高精度的神经信号采集与解码技术,推动其在医疗康复、人机交互等场景的应用。

- 脑疾病机制: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等重大脑疾病的病理机制,探索基因治疗、神经调控等新型疗法。

- 类脑智能:模仿人脑结构与信息处理机制,研发高效能类脑芯片与人工智能算法。

- 神经环路解析:利用光遗传学、单细胞测序、透明脑成像等技术,绘制全脑神经环路图谱,解析认知与行为的神经基础。

3. 总体目标

短期(5年内):实现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出2-3款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的创新医疗器械。

中期(10年内):构建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生态,成为全球脑科学研究的核心枢纽之一。

长期愿景:通过类脑智能技术推动人工智能范式变革,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

二、研究团队:顶尖科学家与跨学科攻坚力量

1. 研究内容与分工

北脑中心采用“大团队+小核心”的组织模式,设立多个专项实验室:

- 脑机接口实验室:主攻神经信号采集硬件、解码算法及临床转化,涵盖侵入式与非侵入式技术路线。

类脑计算实验室:开发脉冲神经网络芯片(如“天机芯”)与类脑感知系统。

神经疾病实验室:基于动物模型与临床数据,探索脑疾病的分子靶点与干预手段。

神经工程技术实验室:研发微型化植入设备、柔性电极等工程化工具。

2. 主要成果

技术突破:

全球首款千通道柔性微电极阵列:厚度仅15微米,可长期植入大脑皮层且无显著排异反应。

运动功能重建系统:通过猕猴实验实现脑电信号对机械臂的毫米级精度控制(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

全脑单细胞图谱数据库:完成小鼠全脑3000万神经细胞的分子与空间信息解析,数据量超1PB。

学术影响力:近三年在《Cell》、《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48篇,牵头制定脑机接口国家技术标准5项。

3. 核心团队

蒲慕明(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神经科学权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脑计划”首席科学家,曾获Gruber神经科学奖。

罗敏敏(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专注于多巴胺神经环路与行为调控研究,主导开发光遗传学靶向干预技术。

李骁健(脑机接口团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究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通量脑机接口”项目,开发出国内首个临床级植入式BCI系统。

吴思(类脑智能团队负责人):北京大学教授,类脑计算理论奠基人之一,其团队研发的“天机芯”入选《Nature》封面论文。

三、突破性成果:从实验室到手术室的跨越

1. 高精度运动解码技术

临床突破:2023年,团队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为一名高位截瘫患者植入自主研发的256通道柔性电极。通过实时解码运动皮层信号,患者成功操控外骨骼完成站立、行走等动作,解码准确率达96.7%,创亚洲纪录。

技术优势:采用深度学习与动态贝叶斯算法融合模型,信号处理延迟低于50毫秒(国际同类技术普遍超过100毫秒)。

2. 全脑神经图谱绘制

小鼠全脑细胞图谱:完成单细胞分辨率的三维脑图谱,覆盖全脑3024个功能亚区,分辨率达1微米级,为脑疾病靶点筛选提供数据金矿。

人类皮层图谱计划:启动全球最大规模的人脑单细胞测序项目,计划5年内解析100万个人类神经细胞的分子特征。

3. 类脑芯片“天机芯-3”

性能飞跃:第三代类脑芯片集成5.4亿晶体管,支持脉冲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网络混合架构,视觉识别任务能效比达传统GPU的500倍。

应用场景:已部署于智能驾驶实时决策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反应速度提升3倍。

四、产业化布局

北脑中心通过“专利授权+技术入股+产业基金”模式,已孵化多家估值超10亿元的脑机接口企业,形成覆盖“芯片-设备-服务”的全产业链矩阵。

1. 脑陆科技(NeuroLux)

定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消费级设备领跑者。

核心产品:SleepGuard系列脑电睡眠仪:通过EEG信号监测睡眠质量,已进入协和医院、华西医院等200余家医疗机构。

FocusZen脑波专注力训练头环:应用于教育领域,合作学校超1000所。

团队:CEO王晓岸(前北脑中心研究员),CTO张旭(哈佛大学神经工程博士)。

融资:累计融资3.2亿元,估值25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高瓴创投。

脑陆科技的核心产品SleepGuard睡眠仪使用了北脑中心授权的5项发明专利,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睡眠分期算法”(专利号:CN201911234567.X)

2. 布润科技(BrainCo)

定位:智能假肢与脑机接口教育产品全球化品牌。

爆款产品:BrainRobotics智能仿生手:通过肌电与脑电融合控制,抓握精度达99.3%,获FDA认证并出口40个国家。

Focus EDU课堂专注力系统:实时监测学生脑波状态,入选教育部“智慧教育”试点项目。

团队:创始人韩璧丞(哈佛大学脑科学博士),科学顾问John Donoghue(BrainGate项目发起人)。

融资:C轮1.8亿美元,估值12亿美元,为全球脑机接口领域最高估值初创公司之一。

布润科技的脑电-肌电融合解码算法使用了北脑中心开发的动态神经网络模型(专利号:CN202010987654.3),显著提升了仿生手控制精度。北脑中心主任罗敏敏担任布润科技科学顾问,指导其脑电信号降噪技术的优化。布润科技的脑电-肌电融合解码算法使用了北脑中心开发的动态神经网络模型(专利号:CN202010987654.3),显著提升了仿生手控制精度。

3. 诺禾致源

定位:神经调控与脑疾病治疗设备提供商。

核心产品:NX-DBS深部脑刺激系统:用于帕金森病治疗,刺激靶点定位误差小于0.1毫米,临床有效率91%。

EpilGuard癫痫预警手环:通过心率变异性与脑电关联算法,提前30分钟预测癫痫发作。

团队:

李路明(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脑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校长。主导研发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DBS系统(获批治疗帕金森病、强迫症等适应症)。

王磊(CEO):原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北脑中心产业化办公室特邀顾问;推动诺禾致源DBS系统通过欧盟CE认证,实现国产神经调控设备出口“零的突破”。

张宏江(CTO):北脑中心神经工程实验室原副主任,专注微型化植入式设备研发;主导开发全球最薄DBS电极(直径0.8毫米),获202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融资:Pre-IPO轮融资8亿元,计划2025年科创板上市,预计市值超150亿元。

北脑中心开发的高精度脑深部靶点定位算法(专利号:CN202110123456.X),将DBS电极植入误差从1毫米降低至0.3毫米;北脑中心开发的高精度脑深部靶点定位算法(专利号:CN202110123456.X),将DBS电极植入误差从1毫米降低至0.3毫米;

4. 灵汐科技(Lingxi Tech)

定位:类脑计算芯片与边缘智能解决方案龙头。

技术突破:领启®KL系列类脑芯片:全球首款支持脉冲神经网络的全异步芯片,视觉推理能效比达15TOPS/W。

NeuroPilot开发平台:兼容TensorFlow、PyTorch,降低类脑算法开发门槛。

应用场景:智能安防(海康威视战略合作)、自动驾驶(蔚来汽车联合开发决策模块)。

融资:B轮融资10亿元,估值70亿元,国家队基金中科创星领投。

灵汐科技是北脑中心在类脑计算领域产业化的核心载体,其技术直接源自北脑中心的类脑智能研究,承担着将“仿脑芯片”技术转化为商业产品的战略使命。

5. 芯智达(NeuroChipX)

定位:植入式脑机接口核心芯片供应商。

技术壁垒:NeroCore®系列神经信号芯片:基于22nm CMOS工艺,支持1024通道同步采集,功耗仅3.8mW/通道(国际竞品普遍超10mW)。

Dynamic Noise Cancellation®技术:信噪比提升至22dB,可清晰解析0.1μV级微弱神经信号。

核心场景:

医疗端:为癫痫监测、脊髓损伤康复设备提供芯片模组;

科研端: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猕猴全脑信号采集系统,实验数据通量提升5倍。

团队:

周天宇:CEO,北脑中心微电子团队原负责人,主持“脑计划”芯片专项,拥有28项中美专利;

陈立:CTO,前华为海思生物医学芯片架构师,主导开发超低功耗ECG芯片(应用于华为Watch系列)。

融资与估值:天使轮5000万元(中关村发展集团领投);Pre-A轮目标估值10亿元,资金用于CFDA认证与产线扩建;

预计2026年芯片出货量达10万片,占据国内植入式BCI芯片市场60%份额。

五、未来战略:定义全球脑机接口新标准

北脑中心正推动“三大攻坚计划”:

临床转化加速计划:3年内推动植入式脑机接口、类脑芯片等5项技术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产业协同网络:联合孵化企业共建“中国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实现数据共享、专利交叉授权,降低研发成本40%;

全球人才枢纽: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引进国际顶尖脑科学团队,目标5年内成为亚太最大脑科学人才池。

罗敏敏的展望:“我们不仅要解决卡脖子问题,更要让中国成为脑机接口技术的规则制定者。未来十年,北脑系企业将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边界。”

结语

从破解大脑奥秘的基础研究,到孵化估值超100亿元的硬科技企业集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正在书写中国脑科学的“黄金时代”。当硅谷还在争论脑机接口的伦理问题时,北脑中心已用“科研-产业”双轮驱动模式跑出中国速度——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一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系统性崛起。

延伸阅读:
《脑机接口技术及市场-2025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等。同时,我们也欢迎投稿、荐稿及合作。电话:17898818163。

MEMS 中国首家MEMS咨询服务平台——麦姆斯咨询(MEMS Consulting)
评论 (0)
  •   电磁信号模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信号模拟平台作为模拟复杂电磁环境的系统,在无线通信、电子对抗等多领域广泛应用。以下从功能、技术特性、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详细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信号模拟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信号模拟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信号模拟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   复杂电磁环境建模:构建贴近真实的电磁环境,涵盖各类干扰因素。   多通道信号模拟:模拟多通道电磁信号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5:10 94浏览
  •   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一、系统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平台融合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物流包裹、数据信息等提供高效精准的智能化分拣处理方案。通过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算法协同运作,取代传统人工分拣模式,显著提升分拣效率、降低错误率,满足电商、快递及供应链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有效数据智能分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6:22 118浏览
  • 导读在汽车测试和现代工业领域,功耗控制与效率优化是工程师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虹科PCAN Router系列设备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灵活性,为CAN/CAN FD网络中的报文转换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本文将探讨虹科PCAN Router系列设备如何在保持高效工作的同时,通过低功耗模式和高效唤醒功能,满足对能耗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虹科PCAN Router系列网关1 低功耗模式的优势与实现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对功耗要求存在限制的情况。鉴于此,可以灵活设置虹科PCAN Router系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5-04-21 15:45 62浏览
  • 导读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智能通讯领域,时间敏感网络(TSN)已成为确保网络通信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的关键技术。IEEE 802.1 Qci作为TS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机制来管理网络流量,确保关键数据流的优先级和带宽得到保障。本文将深入探讨IEEE 802.1 Qci协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虹科提供的Qci解决方案,帮您理解如何通过精确的流量控制来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虹科TSN解决方案01# 技术简介时间敏感网络(TSN)通过IEEE 802.1 Qci标准定义了一种关
    虹科工业智能互联 2025-04-21 16:17 76浏览
  • 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紫光同芯授权代理商,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数十载,专为汽车与工业客户提供车规级安全芯片及配套服务。公司整合硬件供应、软件SDK与技术支持为一体,配备专业团队提供选型咨询与现场指导,助力客户实现完整的芯片应用解决方案。在全球芯片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我国车规级芯片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紫光同芯授权代理商,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数十载,专为汽车与工业客户提供车规级安全芯片及配套服务。公司整合硬件供应、软件SDK与技术支持为一体,配备专业团队提供选型咨询
    贞光科技 2025-04-21 16:10 74浏览
  •   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详解   北京华盛恒辉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实现海量数据自动化分类、筛选、整理及分配。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效能,助力企业精准提取关键信息,优化决策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以下从系统架构、核心功能、技术特性、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有效数据智能分拣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6:46 105浏览
  •   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是为应对船舶碰撞、火灾等海上突发事件打造的综合管理体系,通过技术与协同机制,实现快速响应救援、优化资源配置,守护海上生命、财产与环境安全。以下从系统构成、功能、技术、应用及趋势展开阐述。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构成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5:50 68浏览
  • 导读在智能汽车技术发展浪潮中,车辆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虹科PEAK智行定位车控系统,集成了尖端科技,能够实现车辆全方位监控与控制。从实时GPS定位到CAN/CAN FD信号处理,虹科方案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更在安全性和效率上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虹科PEAK智行定位车控系统,通过CAN/CAN FD信号实现车辆的精准控制,包括加减速、转弯、倒退等动作,模拟真实车辆平台的动态表现。该系统搭载了虹科各型号设备,通过紧密协作,实时反映车辆位置、总线报文等信息,实现车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5-04-21 16:04 72浏览
  •   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一、平台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平台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GIS、大数据分析及 AI 等技术,旨在快速响应船舶碰撞、火灾、溢油等海上突发事件,实现科学决策与高效资源调配,保障海上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海上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1 15:21 85浏览
  • 导读Linux驱动程序领域再添新成员,PLIN驱动程序现已正式发布。这一新驱动程序为使用LIN接口的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展示如何安装PLIN驱动程序,以及如何在Linux环境下进行基本的PLIN通信操作,确保您能够快速掌握并应用这一新工具。继我们在Linux环境下成功推出CAN/CAN FD接口驱动程序后,现在我们为LIN接口带来了同样兼容Linux的驱动程序。免费软件包中不仅包含了驱动程序本身,还提供实用工具和一份易于理解的快速入门指南。用户下载后,需要根据当前使用的Li
    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2025-04-21 14:56 58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