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诊所需要配备CT机、全景机、小牙片机、头颅侧位设备……不仅占空间、耗成本,还需多个铅房满足辐射防护要求;患者辗转多个检查室,体验差,效率低。
在口腔诊疗数字化升级的浪潮下,传统“单功能设备采购+多科室分步操作”的模式正逐渐被淘汰。
口腔需求爆发
多合一影像设备成最优选择
随着国内口腔种植、正畸需求的爆发,大众对口腔诊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新晋“顶流”CBCT,其他常用的影像设备,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CBCT:提供高分辨率三维影像,避免传统二维影像的失真问题,精准显示牙根形态、骨量密度、神经管位置等,是种植、复杂拔牙、根管治疗的核心依据。
全景片:快速获取全口牙列、颌骨及颞下颌关节全景图像,适用于牙周病筛查、多颗牙缺失评估、智齿定位等场景。作为初诊“第一视角”,帮助医生快速制定全局诊疗计划,减少漏诊风险。
头颅侧位片:正畸治疗的“导航仪”,精准测量颅面骨骼、牙齿角度及软组织比例,是正畸方案设计、疗效评估的核心工具。
小牙片:针对单颗牙体、根尖周病变、微小龋齿等局部问题。
一台设备仅能解决单一问题,高昂的采购成本、复杂的空间布局、繁琐的操作流程,让许多机构陷入“投入高、效率低”的困境。相对而言,集成度更高多合一CBCT,综合来看反而是更具经济效益的选择。
皓月2.0五合一CBCT
一机全能,全科诊疗标杆
目前很多国产厂商都推出了多合一的口腔CT。怎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设备?还得看具体的需求。这里我们以近两年销量和口碑都不错的皓月2.0为例,作简单的拆解。
首先得看功能的集成度。南京瑞德医疗皓月2.0采用CT、全景、侧位、小牙片、一体式滑动座椅五合一的配置。从影像功能来看,属于行业顶配,基本上能覆盖所有的种植、正畸甚至颌面外科的诊疗需求。
小牙片机的加入,让医生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拍摄方式,仅需一间标准化铅房即可安全运行,中小诊所无需改造大面积诊室,轻松适配现有空间,节省数万元装修、注册成本。
市面上大多数产品为三合一的配置,相比之下功能还是稍显欠缺。
皓月2.0小牙片实拍影像
CT的视野是否达标,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成人的下颌骨垂直高度通常在7-12厘米之间,而上下颌联合扫描时(如正畸或全口评估),需要覆盖从颞下颌关节到下颌下缘的区域。
视野高度低于10厘米,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下市场的需求。
所以皓月2.0最小的视野,都达到了16X12(高度),针对大型医疗机构、公立医院,还提供了18X14的选项。和市面众多视野高度低于10的设备相比,这样的设备,更具专业性。
皓月2.0CT影像
使用的舒适度与便捷性,同样不可忽视。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明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只在乎治疗的结果,对于治疗的过程也有了更多要求。
就口腔影像设备而言,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能否进行坐式拍摄。这是在完成影像功能集合之后,众多厂商的又一探索方向。目前国内只有美亚、朗视、有方和瑞德医疗等少数厂商,在最高端的产品线,完成了坐式CBCT的量产。
瑞德医疗皓月2.0,采用专利设计的一体式滑动座椅方案,可自由滑动、调节高度,特别照顾不易久站的患者,支持轮椅驶入拍摄,让患者体验更加舒适。
拍摄可坐可站,灵活匹配CT、全景、小牙片拍摄场景,让成像的稳定性,拍摄的效率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加上智能语音、自适应头夹、电动颌托,自研可终身免费升级的后处理软件、正畸软件,皓月2.0在整个诊疗过程中,不管是给患者的体验感,还是给医生的便捷性,以及在医患沟通中的助力作用,都属行业标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多地卫健委明确要求口腔影像设备需符合辐射安全集约化管理,多合一设备更易通过审批的当下,选择这样一台凝聚尖端技术与临床洞察的设备,是医疗机构实现“空间、成本、效率、体验”全面突破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