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月1日,特斯拉在其官方微博“特斯拉客户支持”发文称,“关于近日南昌车主充电后出现异常的情况,初步判断故障是充电时瞬间电流过载导致的”。特斯拉表示售后人员与车主的沟通“提及多种可能因素供用户参考理解”,被录音并选取了关于国家电网的部分进行剪辑传播“对于由此引发的网友误会以及给南昌电网造成的困扰,我们深表歉意”。
昨晚,汽车行业关注报道,南昌市民涂先生向媒体反映,称自己购买了仅6天时间的特斯拉Model 3,在使用特斯拉官方充电桩充电后,原地拔下充电头准备走时,车辆突然剧烈抖动,然后主屏上面就显示了一连串故障码。因为无法启动,车辆的后窗也无法关闭,当天下起了小雨,工作人员在拖车时为了避免雨水飘进车内,只好用纸片当成临时车窗。
事后,特斯拉售后负责人告诉涂先生,特斯拉Model 3的逆变器烧掉了,而逆变器烧毁是因为车子充入的瞬间电流过大。
原以为事情就会到此结束,没想到却遭到国网的“打脸”。1月31日,国网南昌公司针对“电流过大”的问题发布微博回应:1、特斯拉自用充电站有其特有的充电技术标准,特斯拉电动车是与特斯拉专用充电装置直接连接并使用,而非由电源线路连接特斯拉电动车;2、在使用中电源线路电压稳定无异常,周边其他用电设备也都正常工作,符合国家规定的电源质量要求;3、建议特斯拉公司请专业人士认真查找车辆充电故障原因。
由于是在深夜发布,起初关注的人并不多,但是随着多家媒体的跟进,当前该微博转发量达到7500次,评论超3700条,点赞量超10万次。
面对国网的“打脸”,特斯拉方面似乎也坐不住了!2月1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对该事件以及工作人员的相关言论表示歉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特斯拉公开道歉,但是道歉的方式和途径依然非常不正式,而且被诸多网友指出存在“甩锅”的嫌疑。
▲特斯拉官微视频
其一,特斯拉选择在“特斯拉客户支持”发布相关致歉,虽然国内大部分事故的后续都是通过这个微博回应的,但是这个号的粉丝量仅有1万多,与特斯拉在国内影响力并不匹配,选择在该号道歉极不尊重市场也不尊重消费者。另外,还可以注意到,这并不是一则声明,也不是特斯拉官方致歉,而是特斯拉以工作人员的名义进行道歉。
其二,特斯拉虽然道歉,但是道歉的态度并不诚恳,而且并不认为是自己产品出现问题。从微博内容来看,特斯拉依旧认为“初步判断故障是充电瞬间电流过载导致”,也就是说特斯拉也认为是“电流过载”导致涂先生车辆出现了问题,但是对于为何会出现“电流过载”的情况,特斯拉方面称“还在检查中”。另外,特斯拉方面称“沟通被录音,并选取关于国家电网的部分进行剪辑传播,引发网友误会”,也就是说,特斯拉认为是媒体和消费者出现了问题。
其三,当事人在视频中说道“个人今后要谨言慎行”,道歉态度非常不诚恳。
针对特斯拉的微博内容,微博认证汽车博主韩路表转发微博称,“不是被截取的问题,是压根就不应该提国家电网电流大这个说法。电流再大也是输入特斯拉充电桩,电流真有问题应该是弄坏充电桩,桩应该保护车,那按这个猜测,电网电流有问题,桩不做滤波和保护,直接把错误电流给了车,那特斯拉桩岂不是就是个摆设了。”
有电池专家表示,特斯拉售后负责人的回答很不专业,“电动车充电是有保护的,就像油箱满了就断开,加不进去油了。”该专家表示,从车主叙述的情况看,到底是车子是问题还是充电桩的问题还无法确定。对于充电桩有没有问题,其认为,“如果实际情况是供电电压不稳,那应该是超充桩承担责任,因为应该预防到这种问题。”
从业内人士以及网友的评论来看,该次事件跟国网的关系不大,因为国网只负责电压稳定,电流的多少是由用电设备决定的。也就是说,该事件很大程度跟车辆和充电桩有关,两者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但是不管是哪一方的问题,其都是特斯拉旗下的产品,而特斯拉方面却将目光转向了媒体和消费者,这是一种及其傲慢的态度。
线束世界是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在这个平台里面,我们分享线束知识与线束资讯,培训线束知识(文章+云课堂),发布线束招聘信息等。
线束世界也成立了各种社群:线束技术群,线束采购群,线束新能源群,线束端子群,线束质量群,线束线缆群等。群友每天都积极讨论,很多人在群里得到了帮助。从2018年10月份建立开始,已经成为全国比较有影响力,活跃的线束微信公众号。
往期推荐
|
|||
|
|||
|
|||
|
展会推荐
广告
线束世界
一个专业的线束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小编微信,可投稿,或进技术or采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