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25年3月28日至3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浩将参加《第68期“见微知著”培训课程: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并进行授课,具体信息如下:
授课主题:高保真光子数可分辨超导单光子探测技术
授课老师简介:
李浩,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超导单光子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具有丰富的超导及光电器件研究经验。他发明了多层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件,实现近极限效率(98%)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研制了百通道超导探测器应用于“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合作应用成果多次创造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和光量子计算世界纪录,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基金委、上海市、中国科学院等重大科研任务。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申请专利50项。他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微系统所新微之星等人才计划,获第五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授课背景及内容:
近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坚持对量子世界的探索,不断推进量子传感、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关键技术突破。随着基于量子力学的量子器件与技术发展,人类世界迎来了“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曙光。由于光子是最易产生、操控、传输及探测的量子态载体之一,因此光量子信息技术成为了量子信息领域的关键角色之一,同时也是科技强国的“重器”——世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的颠覆性技术。超导单光子探测器(SSPD)作为微观体系量子态检测和调控方面的核心器件,具有高时间分辨率、低暗计数率、高探测效率以及宽光谱响应等优点,在激光雷达(LiDAR)、光量子计算、远距离量子通信中均有应用。本课程综述单光子探测技术及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研究进展,深入讲解高保真光子数可分辨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关键技术,从设计与制造到测试与应用。
超高速、光子数可分辨光量子探测器:器件结构(a)、超导纳米线(b)、器件封装(c)、制冷系统(d)
无人机载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系统性能实测
课程提纲:
1. 光量子信息及单光子探测技术;
2. 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及研究进展;
3. 高保真光子数可分辨超导单光子探测器设计与制备;
4. 高保真光子数可分辨超导单光子探测器性能测试;
5. 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在光量子信息领域的应用;
6. 超导单光子探测技术总结与展望。
培训详情:
https://www.memstraining.com/training-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