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星标我/
比大部分人早一步看见未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极大提振了相关业界的信心,其中运营商行业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人工智能 + 消费”领域,蕴含着无限潜力。
- 01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大力提振消费,从提升消费能力、创造有效需求、增强消费意愿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在这其中,对新型消费的支持为运营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方案中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促进“人工智能 + 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推广。这对于运营商而言,意味着可以凭借自身的网络优势和技术实力深度参与其中。
在网络连接方面,运营商具备天然的优势。以自动驾驶为例,车辆需要实时、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来实现与云端的通信,以获取路况信息、导航数据等。运营商可以提供低延迟、高带宽的 5G 网络,确保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运行。同时,对于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运营商可以提供便捷的数据连接服务,让消费者随时随地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上,运营商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运营商可以为“人工智能 + 消费”场景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例如,结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数据,为智能穿戴设备厂商提供用户画像,帮助其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在超高清视频领域,运营商可以根据用户的观看行为和偏好,为视频平台提供精准的内容推荐,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此外,运营商还可以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在脑机接口、机器人等领域,运营商可以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合作,为其提供网络支持和数据服务,加速这些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通过合作,运营商可以深入参与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拓展业务范围,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在健康消费和低空消费等方面,运营商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健康消费专项行动中,智能健康监测设备需要稳定的网络连接来传输数据,运营商可以为其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在低空消费领域,如低空旅游、消费级无人机等,运营商可以为其提供实时的定位和通信服务,确保飞行安全和游客的体验。
- 02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为运营商在“人工智能 + 消费”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事实上,运营商为此已经提前做好了布局——
比如,中国移动杨杰董事长就提出了消费“新三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这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人工智能+消费”方向高度契合,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新三样”定位为覆盖“人、车、家”生活场景的核心消费载体,预计整体市场规模达5万亿元以上。
当前,人工智能、5G、算力网络等技术突破推动消费形态升级。例如,AI大模型(如DeepSeek)的认知能力提升,使智能终端、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实现从“工具”向“伙伴”的跃迁,与此同时,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下,消费需求从“物质满足”转向“智能化服务”。“新三样”可通过AI应用场景创新(如健康监测、家居服务)成为“国民级产品”。
而运营商在这个过程中能做的事情很多——
比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其目标在于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而当前,中国移动已依托5G网络和BASIC6能力体系,打造车路协同解决方案,覆盖智能网联示范区、智慧高速等场景。
比如,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方面,中国移动已经在推进嵌入端侧大模型(如灵犀终端智能体),实现语音交互、个性化推荐等功能。
比如,智能机器人方面,中国移动联合产业链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推动AI与物理实体的深度交互,目前已涵盖家庭服务、医疗护理、工业制造等领域。
我认为,“人工智能 + 消费”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历史级的机遇,运营商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中,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为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运营商有望凭借在“人工智能 + 消费”领域的布局,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