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半导体衬底研磨抛光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一)

DT半导体材料 2025-03-14 17:22

图片

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其内部电子器件越来越朝着精密化、集成化、小型化发展。电子器件不断变小,电路运行中产生的热量累积会影响电子器件的运行,甚至造成损害,如何解决其散热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越来越重要。常温下,金刚石的热导率>2 000 Wm-1K-1,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以及较低的热膨胀系数等(如表1所示),是制造半导体器件理想的散热材料。但由于金刚石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厚度不均匀、晶体取向随机、高内应力的粗糙表面等问题,且金刚石材料的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化学惰性等特点,使得金刚石的加工极其困难。因此,与金刚石相关的抛光技术和设备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

图片

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抛光技术,以期实现金刚石表面光滑、平整、低损伤的要求。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抛光(Mechanical polishing,MP)、热化学抛光(Thermo - chemical polishing,TCP)、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等离子体刻蚀抛光(Plasma etching polishing,PEP)、激光抛光(Laser polishing,LP)等。但上述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尚未有能同时兼具高效率与高表面质量的抛光技术出现,是目前工业上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以当前金刚石抛光技术为基础,从每种抛光技术的设备、原理、抛光效率、表面质量等方面入手,总结了各种抛光技术的优点和不足,展望了未来金刚石半导体衬底抛光技术的发展方向。

1、机械抛光(MP)
机械抛光是利用金刚石与高速旋转的抛光盘(铸铁盘、砂轮盘)相互摩擦产生脆性断裂去除表面材料的抛光工艺,同时,由于高速旋转的抛光盘与金刚石摩擦会产生高温,而高温提供了“硬”的金刚石相向“软”的石墨相转变的驱动力,通过利用微切削与石墨化相结合的原理实现了金刚石的抛光。材料去除原理与抛光前后样品表面的 SEM 图像如图 1所示。

图片

1920 年,Tolkowshy[4]提出金刚石材料的去除是在微尺度上的脆性断裂。Zong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了各向异性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发现在机械抛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晶格畸变,从而在表面产生非晶层,且去除率强烈依赖于sp2杂化和非晶 sp3结构的比例。在“硬”方向上,非晶sp3转变为sp2的相变困难,因此 sp2与非晶 sp3的比例较低,导致去除率较小。而在“软”方向上,非晶 sp3向sp2的相变阻力较小,因此sp2与非晶sp3的比例较高,从而产生较大的去除率,如图2所示。刘帅伟也在研究金刚石抛光过程的材料去除机制中发现,金刚石会在机械作用下使表面发生从 sp3到sp2结构的相变,在表面形成相变层,而相变层在机械和氧气的作用下可以更容易被去除。


图片

1.1 MP的优点
MP因其设备原理简单,由高速电机和抛光盘两部分组成,因此可以通过改进抛光盘或提高电机稳定性来提升抛光质量。Xu等通过在刚玉砂轮中加入铁来制备砂轮,在磨削速度提升至 500 r/min 时,去除率达 70.32 μm/h,获得了平整的金刚石表面。Kubota 等用装有微米级金刚石磨粒的抛光盘对单晶金刚石(single-crystal diamond,SCD)进行机械抛光,获得了 Ra为 0.1 nm 的光滑金刚石表面。Huang等先利用磨削、刻蚀两步工艺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处理,随后使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进行机械抛光,表面粗糙度从 1.79 nm 降至 0.315 nm,采用此种金刚石表面精密复合加工方法在2 inch(5.07 cm)多晶金刚石(polycrystalline diamond,PCD)上获得了原子级光滑的表面。Lu等用Coborn PL5行星研磨机用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对 PCD 进行磨削,在 1.91mm×1.19 mm 和 30.0 μm×30.0 μm 范围内分别可达6.53 nm 和 0.548 nm 的表面粗糙度。Lu 等利用溶胶凝胶(Sol-gel,SG)技术制备一种半固定磨料抛光垫来抛光 SCD 的(111)面,表面粗糙度从 230.74 nm降低到 1.32 nm,获得了光滑的金刚石表面,且由于SG 抛光的灵活性,SCD 的表面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抛光后没有明显的划痕和纳米级凹槽。

1.2 MP的缺点
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机械抛光往往会造成材料亚表面的损伤,对此,Zheng[12]采用高速三维动态摩擦抛光(high -speed three - dimensional dynamic fric⁃tion polishing,3DM-DFP)对 SCD 和 PCD 机械抛光产生的机械损伤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转速的增加,亚表面缺陷开始形成并逐渐增加,当速度从 12 m/s增加到60 m/s时,缺陷延伸到近10 μm深的区域,该缺陷区域由均匀的微解理区、过渡区和非晶化压缩区3 层组成,如图 3 所示。随后,Liang通过对 3DMDFP 前后的 PCD 进行原位微区分析,发现晶界区域的高度差是导致 PCD光滑表面变差的主要原因,而晶界区域的高度差是由与缺陷相关的热膨胀系数不均匀造成的。

图片

MP作为目前一种成熟的表面加工技术,具有设备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等特点,能实现较为光滑和平整的表面,且对于粗、中、精抛光都适用,因此成为目前主流的金刚石抛光方法。但 MP在大尺寸金刚石抛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高速摩擦中产生的高温会对抛光盘产生损伤,进而影响抛光的表面质量;另一方面,在高速状态下,MP 会对金刚石产生亚表面损伤,且受抛光盘平整度与压力的影响,金刚石表面易产生划痕或裂纹,边缘易破裂。因此,对于要求高精度、低损伤的高端器件应用来说,还需结合其他精细化加工的方法(如化学机械抛光、等离体刻蚀抛光等)以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

图片

2025(第五届)碳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

4月10-12日     浙江 宁波


1

论坛信息

Forum Info

论坛主题:创新·融合(金刚石&"金刚石+")
论坛时间:2025年4月10-12日
论坛地点:浙江宁波  
名誉主席:邹广田,中国科学院院士
论坛主席:江南,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执行主席:邬苏东,甬江实验室研究员

2

论坛组织

Forum organization

主办单位:DT新材料
联合主办: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功能碳素实验室
甬江实验室
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材料与工程分会
协办单位:
宁波盈诺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电科碳基电子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业大学先进激光技术研究中心
金刚石激光技术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中关村天合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
业务指导单位:
宁波高新区组织部
支持媒体:
DT半导体、洞见热管理、Carbontech、DT新材料、DT芯材、化合物半导体、芯师爷

3

论坛设置

Forum Settings


4月10日(星期四)

12:00-17:00  大会签到、注册

18:00-20:30  闭门会议(邀请制)


4月11日(星期五)

09:00-12:00  开幕活动、主论坛专题报告

12:00-13:30  午餐

13:30-18:00  专题报告

18:30-20:00  欢迎晚宴


4月12日(星期六)

09:00-12:00  专题报告

12:00-13:30  午餐

14:00-16:30  专题报告

图片

扫码报名参会


报告议程
*部分题目为报告方向,最终报告情况以现场为准*


4月10日  下午

签到&注册

闭门讨论会


4月11日  上午

开幕式致辞

主论坛

金刚石材料方向

朱嘉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碳纳米管前沿方向

李清文,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所副所长

展台参观与茶歇交流

金刚石前沿研究进展方向
王宏兴,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主要发达国家金刚石和碳化硅半导体技术发展态势

史冬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技术总师




4月11日  下午


金刚石半导体制造与应用专题
金刚石深度应变工程及其半导体和光电应用

陆洋,香港大学教授

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方向

武高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难加工碳基材料的超精加工机理与工艺路径探讨

戴媛静,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常务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金刚石热学应用的进展

孙振路 ,河北普莱斯曼金刚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刚石材料精密抛光技术的研究进展

蒋继乐,北京特思迪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副总裁


超10英寸CVD金刚石晶圆的制备和抛光技术

陈广超,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薄膜金刚石热导率和界面热阻测试挑战和解决方法

袁超,武汉大学研究员


四英寸单晶石墨膜

宋健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


“金刚石+”SiC/GaN/石墨烯/碳纳米管半导体制造与应用专题

The Atomic Layer Etching Technique with Low Damage for p-GaN/AlGaN/GaN Structure

于洪宇,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创院院长、教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


高性能AR衍射波导设计与加工

杜凯凯,慕德微纳联合创始人兼CEO


面向碳化硅晶圆的量子点原位标记辅助高效率低损伤抛光技术

彭星,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


石墨烯新材的可控创制及应用探索

孙靖宇,苏州大学教授


碳纳米管的进化生长及高纯度半导体碳纳米管制备

魏飞,清华大学教授


碳纳米管量子色心:合成及应用

黄中杰,东华大学研究员


高品质碳纳米管阵列的可控制备及锂电池集流体应用

简贤,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


新型石墨烯光电器件集成研究

张广琦,中国电科碳基电子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4月12日  全天


金刚石半导体制造与应用专题

金刚石微波功率器件研究

蔚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研究员


金刚石铜散热方向

秦景霞,元素六亚洲战略业务总监


苏州英谷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赞助报告


硼掺杂金刚石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黄楠,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金刚石量子器件研制及其在高压科学中的应用

王孟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


“金刚石+”SiC/GaN/石墨烯/碳纳米管半导体制造与应用专题

新一代离子束技术在碳基半导体原子级制造中的应用:金刚石/SiC 衬底的100nmTTV制造

田野,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


面向高功率的碳基氧化镓异质集成技术

徐文慧,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硅基混合集成光电调制器

王俊嘉,东南大学教授


石墨烯半导体方向

王浩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高效光氧化技术和应用探索

陶海华,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


碳纳米管方向

严可,中国电科碳基电子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
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图片

扫码报名参会

与行业同仁分享您的见解、展示您的创新




4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注册缴费、赞助

刘琦
电话:18958383279(微信同号)
邮箱:liuqi@polydt.com

李蕊
电话:13373875075(微信同号)
邮箱:luna@polydt.com

曾瑶
电话:18958254586(微信同号)
邮箱:zengyao@polydt.com

刘明臣
电话:15356019057(微信同号)
邮箱:liumingcheng@polydt.com


报告申请:
汪杨
电话:19045661526(微信同号)
邮箱:wangyang@polydt.com




5

往届回顾

Past Review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往届风采:
圆满落幕!500+行业大咖携手CarbonSemi助力碳基半导体产业化进程!第四届碳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陪伴行业发展
图片

图片

DT半导体材料 聚焦于半导体材料行业的最新动态
评论 (0)
  •   电磁兼容(EMC)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软件是攻克电子设备电磁干扰难题的专业利器。在电子设备复杂度攀升、电磁兼容问题频发的背景下,该软件于研发、测试、生产全流程中占据关键地位。以下为其详细介绍: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软件核心功能   干扰与敏感分析:深度剖析电磁干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4:53 109浏览
  •   电磁干扰抑制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一、系统概述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干扰抑制系统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电磁环境愈发复杂的背景下,电磁干扰(EMI)严重影响电子设备性能、稳定性与安全性。电磁干扰抑制系统平台作为综合性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多元技术手段,实现对电磁干扰的高效抑制,确保电子设备稳定运行。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干扰抑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干扰抑制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干扰抑制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5:27 126浏览
  • 据国际精益六西格玛研究所(ILSSI)成员大卫·哈钦斯(David Hutchins)的回忆,在“六西格玛”名称出现前,摩托罗拉组建了约100个质量改进团队,接受朱兰博士制作的16盘录像带培训,名为《朱兰论质量改进》(Juran on Quality Improvement),为了推广这种严谨的分析方法(朱兰博士视频中的核心内容),摩托罗拉前首席执行官鲍勃·加尔文创造了“六西格玛”这一标签,用以表彰这种“最顶尖"的方法。大卫·哈钦斯(David Hutchins)是朱兰博士的好友,也为他的工作做
    优思学院 2025-04-22 12:03 93浏览
  • 近期,金融界消息称,江西万年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预真空腔体注塑的芯片塑封方法及芯片”的专利。此项创新工艺的申请,标志着万年芯在高端芯片封装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半导体产业链提升注入了新动能。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真空腔体注塑的芯片塑封方法,方法包括将待塑封的大尺寸芯片平铺于下模盒腔体内的基板并将大尺寸芯片的背向表面直接放置于基板上以进行基板吸附;将上模盒盖合于下模盒形成塑封腔,根据基板将塑封腔分为上型腔以及下型腔;将下型腔内壁与大尺寸芯片间的空隙进行树脂填充;通过设置于
    万年芯 2025-04-22 13:28 81浏览
  •   北京华盛恒辉基于GIS的电磁态势可视化系统软件是将地理空间信息与电磁态势数据相结合,通过图形化手段直观展示电磁环境态势的系统。这类软件在军事、通信、无线电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能够辅助用户进行电磁频谱分析、干扰监测、态势研判和决策支持。以下是关于此类系统的详细介绍: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态势可视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态势可视化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态势可视化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功能   电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1:44 90浏览
  •   卫星通信效能评估系统平台全面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卫星通信效能评估系统平台是衡量卫星通信系统性能、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通信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工具。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低轨卫星星座、高通量卫星和软件定义卫星的广泛应用,效能评估系统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下从技术架构、评估指标、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五个维度进行全面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卫星通信效能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卫星通信效能评估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卫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6:34 94浏览
  •   北京华盛恒辉机场保障能力评估系统软件深度解析   在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场保障任务愈发复杂,传统人工评估方式已无法满足高效精准的管理需求。机场保障能力评估系统软件作为提升机场运行效率、保障飞行安全的关键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机场保障能力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机场保障能力评估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机场保障能力评估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与整合模块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0:28 113浏览
  • 4 月 19 日,“增长无界・智领未来” 第十六届牛商大会暨电子商务十大牛商成果报告会在深圳凤凰大厦盛大举行。河南业之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利强——誉峰变频器强哥凭借在变频器领域的卓越成就,荣膺第十六届电子商务十大牛商,携誉峰变频器品牌惊艳亮相,以十几年如一日的深耕与创新,书写着行业传奇。图 1:誉峰变频器强哥在牛商大会领奖现场,荣耀时刻定格牛商大会现场,誉峰变频器强哥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面对镜头,他从容分享了自己在变频器行业二十年的奋斗历程与心路感悟。谈及全域营销战略的成功,誉峰变频器强
    电子与消费 2025-04-22 13:22 118浏览
  •   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平台深度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兼容(EMC)故障诊断系统平台是解决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性能异常的核心工具。随着电子设备集成度提升与电磁环境复杂化,EMC 问题直接影响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以下从平台架构、核心功能、技术实现、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展开全面剖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兼容故障诊断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2 14:29 121浏览
  • 引言:工业安全与智能化需求的双重驱动在工业安全、环境保护及家庭安防领域,气体泄漏引发的安全事故始终是重大隐患。随着传感器技术、物联网及语音交互的快速发展,气体检测报警器正朝着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的方向演进。WT588F02B-8S语音芯片,以“离在线语音更换+多协议通信”为核心优势,为气体检测报警器提供了一套高效、灵活的低成本语音解决方案,助力开发者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产品功能与市场需求1. 核心功能:从监测到预警的全流程覆盖实时气体监测:支持一氧化碳、臭氧、硫化氢等多种气体浓度检测,精度可达p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2 09:14 89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