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与数字化的浪潮正席卷汽车产业。目前,部分车厂对电气化计划做出调整,传统车厂也在稳步强化车辆架构,以渐进式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投资先进技术以及调整商业模式,已成为汽车行业内的共同趋势。对此,意法半导体(ST)认为,价格亲民的油电混合车与电动车必将成为市场主流,作为推动这一转型的关键策略,ST的车用微控制器(Mcu)蓝图基于两大支柱构建,并与自身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模式完美契合。一方面,意法半导体全力打造业界首个覆盖整个车用MCU领域的ARM架构产品组合,从入门级到高端解决方案,全方位满足汽车应用需求。其中包括:Stellar家族:采用可扩充的ARM硬件架构,支持多ASIL等级ECU的实时虚拟化,拥有丰富的I/O接口与周边设备,在OTA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这得益于内部研发的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器(eNVM),运用28nm FD-SOI制程。ST Stellar MCU目前主要有两个系列,Stellar P和Stellar G。Stellar P系列主打电气化优化,主要特点是高性能和实时控制,多用于电机控制、BMS 算法、 VCU 控制策略等。目前Stellar P 系列已经有多款产品投放进入市场。STM32A系列:作为STM32家族全新的车用系列,基于STM32架构,运用意法半导体的eNVM技术。STM32A专为车载网络边缘端的执行单元设计,适用于车身控制与智能传感管理,支持ASIL B汽车安全等级。近日,ST举办STM32媒体沟通会,介绍了其在微控制器领域的发展策略与产品技术动态。会上,意法半导体表示,将加强对汽车MCU的专注,目标是到2030年汽车MCU的营收比2024年提高一倍。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意法半导体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利用自身IDM模式的优势,利用ST专有的eNVM技术如PCM存储,通过Stellar系列引入全新产品架构,STM32系列也将进军汽车市场,在未来3年内推出70多款产品等。市调机构Yole Group近日指出,2023年全球MCU市场规模282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成长为3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5%。而在MCU的各个应用领域中,汽车MCU无疑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展望未来,意法半导体计划打造统一的MCU蓝图并整合至单一平台,在简化设计与扩展性、降低系统复杂度的同时,确保最高水准的安全性与防护机制。这将带来最佳的效能与能效表现,有助于降低整体制造成本,最终融合意法半导体工业与车用MCU平台的优势,满足汽车产业在边缘AI与安全等领域的发展需求。"添加小助手申请进群"
(icspec—规格书查询、免费发ic供应/采购)
美国"实体清单"800家中企!(附名单)
文晔:库存调整将结束!
Q3暴跌15%!艾睿电子将裁撤产品线
突发!两大芯片原厂被曝遭美调查
恭喜!顶级光刻机,进入中国
*免责声明:本平台文章内容整理自“官方媒体/网络新闻”,所使用的素材、封图/配图来源网络,其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如需修改/删稿或转载,敬请上方扫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