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张进成教授、张金风教授在金刚石高压功率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DT半导体材料 2025-03-10 20:39

图片

【DT半导体】获悉,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院士团队张进成教授、张金风教授研究组在超宽禁带半导体金刚石功率器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知名期刊《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Integration of Oxidized Silicon- and Hydrogen-terminated Diamond p-channels for Normally-off High-voltage Diamond Power Devices”的最新研究成果,西电为第一完成单位,团队博士后付裕为本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将硅终端和氢终端金刚石的优势相结合,提出采用硅/氢终端金刚石复合导电通道的增强型金刚石高压场效应管新结构,器件实现了高阈值电压(-8.6 V)和高击穿电压(-1376 V)的优异性能,为下一代高耐压、高效率电力电子系统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



金刚石是超宽禁带半导体的典型代表,具有禁带宽度大(5.5 eV)、击穿场强高(13 MV/cm)、热导率高(22 W·cm-1·K-1)等优点,在高压、大功率、高温、极端环境电子器件及探测器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也被誉为“终极半导体”材料,成为国内外争相布局的研究热点。金刚石在不同的表面终端条件下,表面的物理和电学性质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氢终端和硅终端金刚石都可形成表面p型电导(二维空穴气2DHG),分别具有载流子浓度高和介质膜/金刚石界面质量好等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基于二维空穴气表面沟道的耗尽型氢终端金刚石MOSFET器件性能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对氢终端金刚石MOSFET的栅下沟道或栅介质进行特殊处理,器件也可实现增强型工作模式。然而,现有增强型金刚石场效应管的沟道性能不够理想,存在界面电荷调控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器件阈值电压绝对值较低,严重阻碍了高性能金刚石功率器件的发展。



近年来,硅终端金刚石技术受到高度关注:表面碳–硅键能够基本维持金刚石的sp3结构,界面质量优异;氧化后硅终端金刚石表面的电导率降低,有利于实现高阈值电压增强型器件。受此启发,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氢终端金刚石的高电导特性和硅终端金刚石的高界面质量特性优势相结合,提出将硅终端金刚石作为栅控沟道、将氢终端金刚石作为栅源通道区与栅漏漂移区的器件新结构,突破了增强型金刚石场效应管的低阈值电压和耐压瓶颈。器件工艺采用先制备高质量硅终端金刚石、再利用低损伤刻蚀和氢化工艺制备氢终端金刚石的技术方案,并且通过版图设计在同一衬底上制备了硅/氢复合终端,和单一氢终端金刚石器件作了对比。


图片

图1 简化的器件制备工艺示意图

图片

图2 器件和终端结构示意图

实验结果表明,氢终端金刚石结构的表面粗糙度仅为1.05 nm,保证了器件漂移区的载流子传输效率。此外,器件在宽达50 V的栅压摆幅范围内保持低于10⁻⁵ mA/mm的漏极电流与栅极泄漏电流,开关比超过10⁷,展现出优异的开关特性。最终,器件实现了高达-8.6 V的高阈值电压,并具备-1376 V的关态击穿电压,击穿场强达到1.2 MV/cm,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器件水平。这一结果是国际上硅终端沟道金刚石器件高压特性的第一次报道,其kV级击穿电压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为该类器件在未来高压大功率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图片

图3 器件漂移区氢终端金刚石表面AFM测试结果以及器件输出特性结果

图片

图4 器件转移特性结果

图片

图5 器件击穿特性和阈值电压统计结果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杰青/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的资助





参考信息本文素材和图片来自雅时化合物半导体及网络公开信息,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19045661526(同微信)


图片


2025(第五届)碳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

4月10-12日   浙江宁波

1

论坛背景

Background of the Forum

碳基半导体(包括金刚石、碳化硅、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因其超宽禁带、高热导率、高载流子迁移率以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等卓越的特性,正在成为解决传统硅基半导体材料逐渐逼近物理极限问题的关键途径。在人工智能、5G/6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当前不确定的国际局势和贸易环境背景下,碳基半导体战略意义凸显,成为多国布局的重要赛道。

为此,由DT新材料将举办的2025(第五届)碳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创新·融合(金刚石&“金刚石+”)”为主题将围绕金刚石以及“金刚石+”半导体的生长、精密加工、键合、器件制造、高效热管理应用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搭建一个汇聚顶尖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产业界人士的高水平交流平台,分享与探讨碳基半导体产业趋势、创新成果和应用需求,推动碳基半导体产业上下游合作,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图片

扫码了解参会详情


2

论坛信息

Forum Info

论坛主题:创新·融合(金刚石&"金刚石+")
论坛时间:2025年4月10-12日
论坛地点:浙江宁波  
名誉主席:邹广田,中国科学院院士
论坛主席:江南,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执行主席:邬苏东,甬江实验室研究员

3

论坛组织

Forum organization

主办单位:DT新材料

联合主办: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功能碳素实验室
甬江实验室
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材料与工程分会
协办单位:
宁波盈诺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电科碳基电子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业大学先进激光技术研究中心
金刚石激光技术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中关村天合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

业务指导单位:

宁波高新区组织部

支持媒体:
DT半导体、洞见热管理、Carbontech、DT新材料、DT芯材、化合物半导体、芯师爷


4

论坛设置

Forum Settings


4月10日(星期四)
12:00-17:00  大会签到、注册
18:00-20:30  闭门会议(邀请制)

4月11日(星期五)
09:00-12:00  开幕活动、主论坛专题报告
12:00-13:30  午餐
13:30-18:00  专题报告
18:30-20:00  欢迎晚宴

4月12日(星期六)
09:00-12:00  专题报告
12:00-13:30  午餐
14:00-16:30  企业参观考察


5

第一波嘉宾剧透

First Wave of Guest Spoiler

排名不分先后,更多知名学术和企业嘉宾持续确认中...

(1)孙振路,河北普莱斯曼金刚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长期从事直流等离子喷射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制备和加工工艺研究


(2)朱嘉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金刚石晶体材料、透明件材料以及高导热复合材料等研究


(3)袁超,武汉大学研究员

长期从事晶圆薄膜热物性和器件结温检测技术研发,瞬态热反射检测技术标准制定推动者


(4)陆洋,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席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米力学及先进制造,对纳米金属的冷焊(cold welding)以及硅与金刚石在纳米尺度下的超大弹性等现象的发现做出重要贡献,并致力于中/高熵合金等新型金属微点阵材料的研究


(5)徐文慧,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氧化镓与高导热衬底异质集成技术研究


(6)孙靖宇,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新型石墨烯材料、碳基能源材料研究


(7)王俊嘉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光电子集成技术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调制器件及工艺研究”,参与欧盟“石墨烯旗舰”、英国“光子光速公路”、加拿大“硅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项目,涉及通信、传感、器件与装置方面。


(8)魏飞,清华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流态化、多相反应工程及碳纳米管结构控制与批量生产技术


(9)黄中杰,东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表界面分子科学与器件相关研究


(10)简贤,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导,碳基电子材料团队负责人

主要研究碳吸波材料,锂电池集流体,金刚石,碳基储能材料及器件



6

核心议题

core subject

**拟定议题,以实际议程为准。欢迎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和定制议题方向。


主论坛:碳基半导体的机遇与挑战

(1)新的国际局势与政策导向下的碳基半导体发展趋势研判

(2)AI等未来产业驱动下的碳基半导体的市场需求与前景分析

(3)碳基半导体(金刚石、碳化硅、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前沿研究进展

(4)碳基半导体器件(金刚石及“金刚石+”)产业化与应用进展

(5)碳基半导体产业投资分析


主题一:金刚石半导体制备与应用探索

(1)大尺寸、低成本金刚石制备技术与产业化推进

(2)高效、低损伤金刚石精密加工技术

(3)金刚石功率器件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4)金刚石在高功率LED封装应用


主题二:“金刚石+”半导体制造与规模化应用

(1)“金刚石+”半导体异质外延生长(金刚石薄膜)

(2)“金刚石+”半导体键合技术

(3)“金刚石+”半导体先进光刻与微纳加工

(4)“金刚石+”半导体先进封装(2.5D/3D集成)

(5)“金刚石+”半导体(SiC、GaN、Ga2O3、AlN、BN)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功率器件、二极管、射频器件、滤波器、热管理等领域应用


主题三:石墨烯&碳纳米管制备以及其在柔性&高速电子设备领域的应用

(1)石墨烯晶圆的大尺寸制备、带隙调控及器件研究

(2)石墨烯在柔性电子和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

(3)碳纳米管的手性控制与选择性生长

(4)碳纳米管在高速电子设备(高性能计算、通信设备等)中的应用拓展


7

参会注册

Registration

参会代表(/人)

报名且线上缴费¥3000,现场缴费¥3500

学生(/人)

报名且线上缴费¥1500,现场缴费¥3500

注:注册费包含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等,不包含住宿费、交通费。
缴费方式

银行转账

名称: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住房城市建设支行

账号:33150198343600000107


支付宝转账

名称: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支付宝账号:info@polydt.com


特别提醒

1) 请务必完整填写注册表信息!请一定在汇款附言上注明“姓名+单位+碳基半导体会务费
2) 现场可通过刷卡、现金、支付宝及微信缴费,发票在会后10个工作日内开具并寄出。

3) 需要开具普通增值税发票时,提供单位名称和纳税人识别号即可;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需提供单位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单位地址、电话、开户行及银行账号全部信息。


8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注册缴费、赞助

刘琦

电话:18958383279(微信同号)

邮箱:liuqi@polydt.com


李蕊

电话:13373875075(微信同号)

邮箱:luna@polydt.com


曾瑶

电话:18958254586(微信同号)

邮箱:zengyao@polydt.com


刘明臣

电话:15356019057(微信同号)

邮箱:liumingcheng@polydt.com



报告申请:

汪杨

电话:19045661526(微信同号)

邮箱:wangyang@polydt.com



9

往届回顾

Past Review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往届风采:
圆满落幕!500+行业大咖携手CarbonSemi助力碳基半导体产业化进程!第四届碳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产业发展论坛,陪伴行业发展
图片


图片

DT半导体材料 聚焦于半导体材料行业的最新动态
评论 (0)
我要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