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AI-Centric5.5G:全意图驱动迈进移动AI时代

原创 网优雇佣军 2025-03-10 18:02

智能助手随时响应需求,机器人如真人般忙碌工作,智能网联汽车自如穿梭街道......伴随着普惠AI的多米诺骨牌加速倒塌,一个智能无处不在的移动AI时代正在加速走来。


如同移动互联网时代4G网络将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AI要像空气和电力一样渗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需要一个更坚实、更智慧的移动通信网络底座来支撑。


那问题来了,扑面而来的移动AI时代将给移动通信网络带来哪些新变化、新需求?行业又将如何应对这些变化?2025年3月3日,在MWC25巴塞罗那期间举办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发布AI-Centric 5.5G解决方案,对此进行了解读。


他表示,移动AI全面爆发,带来用户体验、网络运维和商业模式的三大变革。华为通过意图驱动的AI-Centric 5.5G系列解决方案,实现多样化的AI应用体验,高阶自智的运维效率和多量纲的商业变现。

移动产业迎来三大变革


未来的机器人要理解摄像头、雷达、麦克风等传感器从周围环境中采集的数据,进而自主动态执行各类任务,需要通过网络大上行能力将这些多模态数据实时上传到边缘云进行AI训练和推理。人类在日常对话中的反应间隔不能太久,否则会让人感觉极不自然,因此AI聊天机器人要达到人类之间的交互体验,需确保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传输的时延足够低。智能网联汽车依赖高质量的网络覆盖从密集城市到偏远山区的每一条道路。


这些典型用例告诉我们,进入移动AI时代,随着AI渗入到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催生出海量智能终端和丰富多彩的AI应用,对网络体验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要求网络从过去以下行体验为主的服务模式走向多样化体验保障服务。这给行业带来了一场体验变革。


更加多样化的智能应用,更密集的智能终端连接,必然会让网络更加复杂,导致网络运维难度和运维成本大增。同时,随着生成式AI普及,数字内容质量与丰富度不断提升,终端与云端或边缘之间的多模态数据交互愈加频繁,推动网络流量持续攀升,还会给网络能耗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网络亟需向更高阶的自智化演进,以进一步提升运维效率和网络能效。这给网络带了一场运维变革。


智能应用和智能终端蓬勃兴起,无疑给运营商带来空前收入增长机遇。但鉴于过去几年运营商普遍遭遇“增量不增收”的前车之鉴,运营商要抓住这波“泼天富贵”,还需加速从传统“流量经营”向“体验经营”模式转型。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领先运营商们已开始积极探索体验经营。比如,全球已有超过10家运营商推出了移动宽带体验变现套餐;国内运营商已推出融合网络体验、云和计算能力的新通话、云手机等创新应用。因此,打造体验经营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路径,移动产业正迎来一场商业模式变革。

AI-Centric 5.5G重塑网络基石


如何应对移动AI时代的三大变革?华为给出的答案是:基于意图驱动的AI-Centric 5.5G解决方案,通过GigaGear、GreenPulse和GainLeap三大方案助力运营商提效降本增收。


首先是GigaGear,其基于体验意图实时动态资源调度,为多样化的AI应用和场景提供自适应的差异化体验。


具体而言,GigaGear首先将体验意图转化为网络需求,再自动分配和配置网络资源来匹配意图,同时会持续感知和主动预测体验SLA,并通过跨时域、频域、空域和空域的多域协调来灵活调度资源,确保意图持续得到满足。


其次是GreenPulse,其基于网络提质增效意图,根据谱效和能效等多维需求,通过多智能体专业协同,实现“0 Bit 0 Watt 0 Loss”的精准节能和“0 Touch 0 Wait 0 Fault”网络高阶自智。


GreenPulse首先通过无缝的人机交互接收和理解运维人员表达的意图,再通过多个智能体专业协同多维诊断网络问题并做出精准决策,最后通过端到端全链路协同联动的全域数字化站点高效执行策略。


最后是GainLeap,其基于网络能力开放,可通过理解体验变现、场景化变现等商业意图按需编排新业务,并在新业务开通后实时监控和主动预测服务质量和资源使用情况,动态调整资源和自主优化性能,持续保障业务体验,从而能帮助运营商针对不同用户群体、业务类型和场景快速抓住服务变现机会。


简而言之,面对移动AI时代的网络体验变革和商业模式变革,GigaGear可帮助运营商以最优的资源利用率打造差异化、高质量的服务体验,实现向体验经营转型;面对运维变革,GreenPulse推动网络走向更高阶的自智化,帮助运营商显著提升运维效率和网络能效,大幅降低运营成本;面对移动AI时代新业务、新场景不断涌现,GainLeap可助力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灵活敏捷地推出卓越体验的新业务、新服务。

意图驱动推动行业跨越式进阶


从上三大能力不难看出,AI-Centric 5.5G的核心亮点在于意图驱动。什么是意图驱动?简单来说,它就像自动驾驶汽车:你只需告诉它目的地,无需关心驾驶技术和路况,它就能以最便捷的路径将你安全送达。


网联自动驾驶通过车、路、云的协同,可感知全局信息,做出全局策略,不仅能自动规划最合理的路径,而且能灵活应对道路上的突发情况。意图驱动的自智网络也具备类似特点:能基于特定目标或期望(意图)按需部署网络能力;能全面感知网络状况;能平衡网络内的多维冲突,制定出全面精准的网络策略;还能动态响应网络和业务的新变化;同时,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这些能力对于网络和业务持续高质量发展尤其重要。以网络运维领域为例,众所周知,移动网络的用户分布和业务特征动态变化,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因素很多且彼此关联,这导致传统运营方式难以综合多维因素做出最优的网络决策,甚至经常出现“按下葫芦起了瓢”的问题。比如,运营商在实施节能关断时,如果节能方案不具备全局视角,无法动态响应业务变化,及时关断和唤醒设备,不仅难以做到最大化节能,还可能影响用户体验。而正是得益于意图驱动,曹明在会上介绍,某运营商通过GreenPulse在节假日实现了36%的流量增长,同时降低了18%的能耗,实现了节能和性能双优。


AI-Centric 5.5G究竟是怎么实现意图驱动的?巴展期间,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首席营销官赵东在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关键在于构建了智能体工作流(Agentic Workflow)。基于无线智能业务平台(RISE)、MBB自动化引擎(MAE)和数字化站点三层架构,Agentic Workflow首先转译不同场景的业务意图,再将任务分解给多个智能体并行执行,多个智能体能像一个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一样相互协作,实现业务结果的整体精度最优。同时,数字孪生系统实时评估业务运行状态,将场景变化闭环反馈到智能体团队进行迭代优化,始终保障最优的业务结果。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衡量智慧的标准是适应改变的能力。显而易见,具备高度自适应能力的意图驱动是移动产业迈向智能化、适配移动AI时代新需求的一次跨越式进阶。而华为无线已率先迈出第一步。


网优雇佣军投稿邮箱:wywd11@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图片
 通信路上,一起走!

网优雇佣军 通信、科技、未来!通信路上,一起走!
评论 (0)
  • 在当今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车规级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安全性能。三星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其车规电容备受青睐。然而,选择一个靠谱的三星车规电容代理商至关重要。本文以行业领军企业北京贞光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深入剖析如何选择优质代理商。选择靠谱代理商的关键标准1. 授权资质与行业地位选择三星车规电容代理商首先要验证其授权资质及行业地位。北京贞光科技作为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领军者,长期走在行业前沿,拥有完备的授权资质。公司专注于市场分销和整体布局,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建立了卓
    贞光科技 2025-04-14 16:18 127浏览
  •   无人装备作战协同仿真系统软件:科技的关键支撑   无人装备作战协同仿真系统软件,作为一款综合性仿真平台,主要用于模拟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等无人装备在复杂作战环境中的协同作战能力、任务规划、指挥控制以及性能评估。该系统通过搭建虚拟战场环境,支持多种无人装备协同作战仿真,为作战指挥、装备研发、战术训练和作战效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案例   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就可以找到。   核心功能   虚拟战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4 17:24 67浏览
  • 时源芯微 专业EMC解决方案提供商  为EMC创造可能(适用于高频时钟电路,提升EMC性能与信号稳定性)一、设计目标抑制电源噪声:阻断高频干扰(如DC-DC开关噪声)传入晶振电源。降低时钟抖动:确保晶振输出信号纯净,减少相位噪声。通过EMC测试:减少晶振谐波辐射(如30MHz~1GHz频段)。二、滤波电路架构典型拓扑:电源输入 → 磁珠(FB) → 大电容(C1) + 高频电容(C2) → 晶振VDD1. 磁珠(Ferrite Bead)选型阻抗特性:在目标频段(如100MHz~1GH
    时源芯微 2025-04-14 14:53 82浏览
  • 你知道精益管理中的“看板”真正的意思吗?在很多人眼中,它不过是车间墙上的一块卡片、一张单子,甚至只是个用来控制物料的工具。但如果你读过大野耐一的《丰田生产方式》,你就会发现,看板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其实是丰田精益思想的核心之一,是让工厂动起来的“神经系统”。这篇文章,我们就带你一起从这本书出发,重新认识“看板”的深层含义。一、使“看板”和台车结合使用  所谓“看板”就是指纸卡片。“看板”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连接生产现场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信息工具。  “看板”是“准时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它总是要
    优思学院 2025-04-14 15:02 108浏览
  • 展会名称: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成都工博会)展会日期:4月23 -25日展会地址:西部国际博览城展位号:15H-E010科士威传动将展示智能制造较新技术及全套解决方案。 2025年4月23-25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将迎来一场工业领域的年度盛会——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场以“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来”为主题的展会上,来自全球的600+ 家参展企业将齐聚一堂,共同展示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关键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科士威传动将受邀参展。&n
    科士威传动 2025-04-14 17:55 66浏览
  • 一、智能语音播报技术演进与市场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TTS(Text-to-Speech)技术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在零售领域,智能收款机的语音播报功能已成为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模块。WT3000T8作为新一代高性能语音合成芯片,凭借其优异的处理能力和灵活的功能配置,正在为收款机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二、WT3000T8芯片技术特性解析硬件架构优势采用32位高性能处理器(主频240MHz),支持实时语音合成与多任务处理QFN32封装(4x4mm)实现小型化设计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5 08:53 68浏览
  • 一、芯片的发展历程总结:1、晶体管的诞生(1)电子管时代 20世纪40年代,电子管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无法满足计算机小型化需求。(2)晶体管时代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点接触晶体管,实现电子信号放大与开关功能,标志着固态电子时代的开端。 1956年,肖克利发明晶体管。(3)硅基晶体管时代 早期晶体管采用锗材料,但硅更耐高温、成本低,成为主流材料。2、集成电路的诞生与发展 1958年,德州仪器工程师基尔比用锗材料制成世界上第一块含多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同年仙童半导
    碧海长空 2025-04-15 09:30 71浏览
  • 三、芯片的制造1、制造核心流程 (1)晶圆制备:以高纯度硅为基底,通过拉晶、切片、抛光制成晶圆。 (2)光刻:光刻、离子注入、薄膜沉积、化学机械抛光。 (3)刻蚀与沉积:使用干法刻蚀(等离子体)精准切割图形,避免侧壁损伤。 (4)掺杂:注入离子形成PN结特性,实现晶体管开关功能。2、材料与工艺创新 (1)新材料应用: 高迁移率材料(FinFET中的应变硅、GaN在射频芯片中的应用); 新型封装技术(3D IC、TSV硅通孔)提升集成度。 (2)工艺创新: 制程从7nm到3nm,设计架构由F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33 59浏览
  • 二、芯片的设计1、芯片设计的基本流程 (1)需求定义: 明确芯片功能(如处理器、存储、通信)、性能指标(速度、功耗、面积)及目标应用场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 (2)架构设计: 确定芯片整体框架,包括核心模块(如CPU、GPU、存储单元)的协同方式和数据流路径。 (3)逻辑设计: 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VHDL)将架构转化为电路逻辑,生成RTL(寄存器传输级)代码。 (4)物理设计: 将逻辑代码映射到物理布局,涉及布局布线、时序优化、功耗分析等,需借助EDA工具(如Ca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30 51浏览
  •   高空 SAR 目标智能成像系统软件:多领域应用的前沿利器   高空 SAR(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智能成像系统软件,专门针对卫星、无人机等高空平台搭载的 SAR传感器数据,融合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技术,打造出的高效目标检测、识别及成像系统。此软件借助智能算法,显著提升 SAR图像分辨率、目标特征提取能力以及实时处理效率,为军事侦察、灾害监测、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应用案例系统软件供应可以来这里,这个首肌开始是幺伍扒,中间是幺幺叁叁,最后一个是泗柒泗泗,按照数字顺序组合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4 16:09 139浏览
  • 四、芯片封测技术及应用场景1、封装技术的发展历程 (1)DIP封装:早期分立元件封装,体积大、引脚少; (2)QFP封装:引脚密度提升,适用于早期集成电路。 (3)BGA封装:高密度互连,散热与信号传输优化; (4)3D封装:通过TSV(硅通孔)实现垂直堆叠,提升集成度(如HBM内存堆叠); (5)Chiplet封装:异质集成,将不同工艺节点的模块组合(如AMD的Zen3+架构)。 (6)SiP封装:集成多种功能芯片(如iPhone的A系列SoC整合CPU、GPU、射频模块)。2、芯片测试 (1
    碧海长空 2025-04-15 11:45 64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