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我正在整理手头的设计文档,微信突然弹出一条消息。点开一看,是一位从未合作过的客户发来的:“最近项目太赶,实在抽不出时间画板,你接不接Layout项目?用嘉立创的工具。”
客户的需求很明确:结构布局需严格按位置放置连接器端子,优先4层板设计,若走线困难可考虑加层。我盯着屏幕犹豫了几秒——嘉立创的工具我确实不熟,若硬着头皮接单,效率和质量都可能打折扣。
于是,我坦诚回复:“嘉立创的工具体系我接触不多,怕耽误您的进度。要不我帮您推荐几位更熟悉这工具的朋友?”本以为对方会追问或坚持,没想到他爽快答应:“行,那麻烦你了!”
放下手机,我长舒一口气。合作本该是双向奔赴的信任,若因能力边界强撑,反而可能误人误己。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因“硬接单”导致的返工纠纷,也愈发明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是对客户最大的负责。
我问了一下同行,很快就有几位同行兄弟,他们说非常精通嘉立创的设计工具,可以接下这个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给客户。
接下来,就是挑选一位合适的同行兄弟推荐给客户,希望能玉成此美差。
后记:
这次对话让我想起行业里常被忽略的“合作默契”——不贪多、不逞强,坦诚面对自身局限,或许才是长久合作的基石。毕竟,设计不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对需求的敬畏与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