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2025年行家说开年盛会(第8届)取势行远·LED显示屏及MLED产业链2025年蓝图峰会』圆满落幕。
2025开年盛会核心观点如下:
■ COB技术不仅实现了快速的产能扩张(2025年预计产能达到8万㎡/月),并在产值上创新高,同比增长近100%。Micro级MiP也在今年实现了产能扩张,行家说Research预估在2025年MiP产能5000~7000KK/月。
■ 对于COB与MiP的竞争,部分企业认为COB与Micro级MiP不是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Micro级MiP也可实现Chip On Board工艺;部分企业则认为Mini级MiP与Micro级MiP间仍然难以定义,但此种技术形态必然可打破传统器件像素壁垒。
■ COG也是P1.0以下市场的重点技术,目前仍在前期投入阶段。P1.0以下不同技术实现迭代,条条道路通罗马,加速了行业格局的重塑。
■ DeepSeek等AI技术快速发展,推进LED显示与智能行业深度融合,特别是在交互方面,多个LED显示相关厂商以AI技术为核心加强LED显示的交互属性。
……
本次峰会二十位嘉宾给出了2025年市场/技术/产品等层面的蓝图计划和相关判断。
以下为详细情况:
产业蓝图计划专场
一、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洪震
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震作致辞。
他表示,LED显示与其他行业融合趋势更为明显,市场的发展带动行业新的发展,无论是技术中的COB、MIP,还是应用市场的影视、一体机、车载,条条大路通罗马,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二、行家说 CEO 蔡建东
行家说CEO 蔡建东作开幕致辞,并带来《LED显示业绩复盘暨2025结构性机会展望》主题分享,从业绩、产品、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简单复盘以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做展望。
他指出,不同趋势与周期下,受不同约束的同行业企业各有解题之道。以LED显示产业为例,过去15年历经三个特殊时期,行业仍存结构性机会:1)LED显示屏市场随着数字化,人机交互的需求增加,是半刚性的需求;2)全世界显示界面需求达2.3亿平米,LED显示屏出货仅几百万平米/年,未来空间仍然巨大。
三、行家说Research 研究副总监 方晖
行家说Research 研究副总监方晖分享《2025 LED显示屏COB/MiP专刊》成果。
他表示,2024年,COB产值与同比增速均创新高,产值突破30亿;而市场份额上,预计2025年COB产值将突破10%,成为主流的技术路线趋势明显。
MiP可实现对当下LED显示市场应用场景的全覆盖,预计2025年,MiP产能5000~7000KK/月,2026年,MiP产能有望超过20000KK/月。
关于行家说Research的MiP、COB专刊内容可见往期文章:
MiP发展:比预期更快
四、洲明科技 集团副总裁 刘俊
洲明科技集团副总裁刘俊带来《光显智能体开启AI端侧应用新纪元》。
他认为,DeepSeek的横空出世,以卓越推理能力、低能耗特性与极强的场景适应性,重新定义了AI技术应用边界。展望AI与LED行业的融合,LED显示终端是AI的链接入口,所有光显设备都是可以被AI管理的,AI光显智能体将与智能行业深度融合。
洲明科技把AI创新业务拆分出来独立运营,并搭建AIOT光显平台,目前AI业务已成为洲明LED显示和照明的第三大业务,专注AI+垂直模型(佛学情感陪伴),并推动AI和显示屏的结合,赋能影视、光电、体教、展陈、文旅等应用。目前,洲明科技推出了满血版Deepseek情感陪伴、屏型机器人、全息柜一体机等To C产品。
五、东山精密 产品经理 徐良
东山精密产品经理徐良带来《RGB细分市场显示器件解决方案》主题分享。
他表示,东山精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LED封装产业龙头企业,目前东山精密主要发力RGB直显、背光,以及新市场拓展,推出了M系列(MIP产品)、X系列(形象产品)、T系列(性价比产品)、C系列(流量产品)。
在产品应用上,面向户外固装主要带来1921、2727、3535系列产品,面向虚拍/影院带来了1010、1515、2121系列产品,面向舞台租赁带来了1515、2121、1921、黑灯1515及MIP产,面向创意显示主要带来MIP1010/1616/2020及2121系列。
六、鑫金晖 董事长 钟瑞明
鑫金晖董事长钟瑞明将带来《COB/LED智能自动化烘烤工艺改革降本增效的新引擎》主题分享。
基于COB背光在线式垂直烤箱、LED封装点胶后自动烘烤节能隧道炉,他剖析了“COB封装固晶后烘干”、“LED灯珠点胶后短烤和长烤”等封装后固化工艺。
他表示,COB背光在线式垂直烤箱支持非标定制,每小时产能达80块载具;LED封装点胶后自动烘烤节能隧道炉,可实现LED点胶后短烤、长烤全自动一站式生产,按110kk产能核算,1条鑫金晖长烤炉,可替代22台立式烘箱,日省电1560度,节能达39.4%,年节省用工成本达27万元。
七、诺瓦星云中央研究院 多媒体实验室主任,高级研究员 林先萌
诺瓦星云中央研究院多媒体实验室主任、高级研究员林先萌带来《LED/MLED显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主题演讲。
他重点讲解了地标性/赛事舞台等里程碑项目、XR虚拟拍摄、LED影院屏、车载LED、LED一体机/TV等商用消费场景,对MLED显控系统带来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同时,随着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市场对显示效果、应用体验的需求加强,LED显示屏发展的重点在于如何成为智能化显示终端。基于此,诺瓦星云持续开发技术,提升显示屏价值,如提升空间分辨率、灰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色域范围、动态范围等。
八、智立方 事业部总经理 毛建
智立方事业部总经理毛建带来了《Mini&Micro LED分选、测试、固晶新技术及其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
他详细介绍了Mini LED直显/背光、MiP对电测、分选、固晶的需求。其中,MiP&MIP尺寸越来越小,亮度、色度一致性要求越来越高,封装后的器件对电测、分选、固晶设备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另外,Mini/Micro直显、背光量产面临的行业痛点主要是关键工艺制程生产效率低,设备成本高。 其中在Mini LED方面,智立方新推出的高速三合一分选机,可支持300个Bin的分选,单位面积产能提升34%,综合稼动率提升3%,可实现三个工位联机操作;而在Micro LED方面,智立方推出了Micro LED电测设备-Mip_IC RGB测试机,可测量IC驱动芯片和RGB LED芯片。
九、国星光电 RGB器件事业部显示器件销售部销售副总经理 陈俊良
国星光电RGB器件事业部显示器件销售部销售副总经理陈俊良带来《MIP引领显示市场新突破》主题分享。
他认为,MIP的发展契合于Mini/Micro LED商业化及产业化发展要求,并且具备微小间距技术适配能力,成本下降空间大的特征,今年将是MIP发展元年,规模化更快。同时,国星也将推进MIP迈向面板化,以MIP+GOB方案实现更高可靠性。
在应用上,MIP器件设计灵活,覆盖P0.4-P3间距,户外MIP产品亮度能做到6000nit,适配各种商业显示、虚拟拍摄等高要求场景,逐步替代部分SMD市场。特别是在今年,电影院对MIP产品需求提升,已有不少企业与国星展开合作。
十、京东方华灿 直显销售部负责人 项其第
京东方华灿直显销售部负责人项其第带来《LED显示芯片新未来》主题演讲。
他表示,数字化经济带来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LED显示从“点光源”逐步向“面光源”转换,2024年COB&MIP全面进入小间距及微小间距市场,多数企业选择SMD、COB、MIP多个技术齐头并进。
面对市场的发展,京东方华灿最新推出HC True Colour系列,包括Mini 0407 plus和MPD0303&0202。0407 plus主打高品质,适合影视后期等专业制作;MPD (Micro Pixel Device)是全新一代显示技术平台,可达成超高黑区比、最佳白平衡视角、固晶效率提升2/3,可应用于微间距场景。目前两款产品分别与宇邦和京东方晶芯达成合作。
十一、沃顿科技 董事长 戴志明
沃顿科技董事长戴志明带来《COB显示屏-显示行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主题分享。
他认为2025将是COB黄金窗口期,并分享了以下观点:1)COB核心成本迈入窗口期;2)COB面板突破黑屏与亮屏、突破膜后返修的关键技术;3)COB将显示技术带入了小1.0 ( ≤P1.0) 时代;4)COB显示面板技术将收复小2.0(≤P2.0)黄金盘;5)COB技术将勇闯LED租赁市场,产品间距会集中在P1.2、P1.5、P1.9、P2.3;6)COB三防显示面板技术引领全户外小间距市场。
COB专场
十二、雷曼光电 技术研发中心高级总监 屠孟龙
雷曼光电技术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屠孟龙带来《雷曼光电COB+MIP融合创新与超高清显示实践》主题演讲。
他认为,P1.0以下微间距显示市场成为必争之地,P1.0以下主要技术路径包括COB、MIP、PM COG、AM COG。MIP也分为Mini级和Micro级,Micro MIP需要进行衬底剥离、巨量转移、激光键合等Micro LED制成,显示应用厂家用MIP器件进行COB封装,再以COB模组形式出货给终端客户,据悉,雷曼光电将在ISLE展示MIP产品。
屠总还对比了Mini级MIP和COB、Micro级MIP和COB、Micro级MIP和COG,并认为,当前Micro MIP需要快速放量,达成规模化,目前要按市场定价,以发展壮大。
十三、中麒光电 品牌经理 刘刚
中麒光电品牌经理刘刚带来《精益COB面板制造,赋能LED显示产业》主题分享。
他表示,COB市场充满机遇和挑战,一方面,COB降本新增了产品需求;间距微缩化进程加快,中麒光电去年10月数据统计,P1.0以下产品销售突破10000㎡;且COB海外市场渗透率提升等。但同时,COB也面临存量市场、内卷、传统生产难以适应多样化需求等挑战。
当前中麒产能达到10000㎡/月,今年重点推出了全新版型C3系列,该产品为竖版模组,尺寸150*337.5mm,更少拼缝、更高平整度,P2.5等尺寸像素点可整除。MIP方面,推出了0404产品,采用0305全倒装MiniLED芯片,主要面向P0.6-P1.2应用。
十四、希达电子 副总经理 汪洋
希达电子副总经理汪洋带来《Mini/Micro LED COB显示技术发展趋势》主题分享。
他表示,像素点间距<1mm的微小间距LED显示产品是唯一实现超高清大屏的途径,LED产业与LCD、OLED从错位竞争进入正面竞争。希达电子多年来专注COB技术,推进大屏市场发展,并在将展示P0.3mm可量产拼接LED显示器,推进了相关标准建立。
谈及COB与MiP之争,他认为,COB与MiP不是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MiP是器件,须依托COB技术形成显示产品,COB厂家选择RGB Chip On Board 还是MiP Chip On Board,需要看能否解决客户痛点、技术性能、成本竞争力等问题。
十五、兆驰晶显 产品总监 叶裕清
兆驰晶显产品总监叶裕清进行《COB技术与兆驰集团发展规划》主题演讲。
他重点分析了COB的现状,当前COB产能扩张,渗漏率也同步提升,目前兆驰晶显产能已达到30000㎡/月。并且COB具备覆盖P2.4以下间距产品实力,其中,P1.2COB产品的出货量达到60-70%。同时,COB也需面对P1.0以下市场空间尚待全面开发,以及多样化市场需求等挑战。
为此,兆驰晶显推出了多个产品系列,包括绚彩系列、绚彩Plus系列、绚彩Max系列(大模组)、幻彩系列(AI渲染引擎)、臻彩系列(高灰)、亮彩系列(高亮)、卫士系列(双备份)、晶彩系列(渠道)、智绚屏(TV)、晶绚屏等产品。
十六、卡莱特 副总裁 黄孟怀
卡莱特副总裁黄孟怀带来《AI显控 引领视界》主题分享。
他以AI教父Hinton的名言开场:“智力的本质是学习”。他以高清一体机为例介绍了AI显控技术。目前LED会议屏有着触控不便,系统缓慢,噪音、卡顿等痛点,卡莱特推出的AX08产品,专为会议大屏设计。
他表示,高清会议一体机相当长的时间使用20纳米以上的晶片,虽然可以用在8K视频,但在交互上仍然算力不足,所以AX08使用了8纳米工艺,加上了AI核心,在硬件上强化高清会议需求,除此之外还叠加了开放平台、AI多个功能,以开启LED大屏会议V2.0时代。
MiP及玻璃基Micro LED专场
十七、艾迈谱 负责人 徐宸科
艾迈谱负责人徐宸科带来《高阶MiP 2025发展展望》主题分享。
他重点介绍了高阶AMiP的发展策略,其AMiP产品采用AM驱动加持,可让显示产品杜绝“毛毛虫”问题,提高观看的舒适度,实现线路简化、PCB层数减少,无反向电压冲击,稳定性高等优势。
AMiP是产业的新物种,打破了传统LED的显示逻辑,未来可实现对当前小间距市场应用场景的覆盖。当前,艾迈谱AMiP产品已与多个客户实现合作,2024年,艾迈谱已实现MiP0202量产,将在2025年下半年起,艾迈谱将逐步实现AMiP0303、AMiP0303量产。
十八、迈为股份子公司 迈为技术CTO 陈万群博士
迈为股份子公司迈为技术CTO陈万群博士带来《MLED的设备整体化解决方案》主题演讲。
他表示,自2023年以来LED微缩化趋势明显加快,以及封装技术多样化发展,为COB技术拓展应用增加选项。针对上述趋势,迈为股份推出Mini LED整线工艺解决方案、Micro LED整线工艺解决方案、晶圆重构整体解决方案等多款解决方案。
其中,他重点展示了迈为Mini LED整线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采用1台印刷机、18台刺晶设备、1台激光焊接机搭配全线AOI检测实现自动化生产,单线可实现UPH 4.14KK/H,按P1.25折算可实现月产出1200㎡,并根据COB、MiP不同应用实现组合切换。针对Micro LED量产化,迈为股份除推出激光剥离、巨量转移、激光键合和修复设备外,还针对AR应用推出了混合键合和晶圆重构整体解决方案。
十九、辰显光电 商显运营中心总监 刘晓伟
辰显光电产品总监刘晓伟带来《COG MLED 大屏显示产品的优势和机遇》主题演讲。
他表示,随着成本的持续下降,P1.0以下产品的占比会持续走高,TFT基产品,短期主要聚焦在P1.0以下产品。COG MLDE显示产品大规模产业化主要在于如何发挥出玻璃基的优势,同时避免自身的劣势,带来传统产品无法比拟的性能优势;且在成本方面,COG MLED相对COB同规格产品,要实现更优的成本;产业化早期要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来逐步实现自身技术优势带来的产品竞争力。不过,COG MLED显示技术也存在易磕碰、前期固投高等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避免玻璃基自身特有的劣势。
据他介绍,辰显光电正持续研发,并规划在今年Q2实现COG1代量产正式发售,Q3实现COG2代量产发布。
二十、天马微电子Micro-LED研究院 产品规划总监 刘永锋
天马微电子Micro-LED研究院产品规划总监刘永锋进行《Micro-LED显示技术进展与应用》主题分享。
现场精彩展示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