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2025.01-02
回望2024年,中国汽车生产及流通行业在挑战与机遇中砥砺前行。2024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另一方面,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车企价格战频发。展望2025年,伴随着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红利的释放、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变革以及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行业市场信心较足但竞争愈发激烈,预计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超300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有望首超油车。
2025年1月尽管受季节性回落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产量仍实现小幅增长,销量较上年同期微降,行业迎来平稳开局。数据显示,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万辆和242.3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7%,销量同比下降0.6%。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同比小幅增长。
月报快览
- 行业总量 -
>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 1月我国汽车产销实现平稳开局,产量同比增1.7%
> 2月上旬乘用车市场零售58.1万辆,同比增长11%
> 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3%,同比上升
> 乘联分会崔东树:上调2025年乘用车零售量预测至2343万台
> 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增30%
- 汽车生产供应链 -
> 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智能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 地平线征程6全球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
> 丰田推出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
> LG新能源密歇根州工厂获丰田15亿美元订单
> 本田或将调整墨西哥和加拿大生产以应对特朗普关税
> 印尼计划大力建设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
- 整车企业风向标 -
> 1月车企销量TOP10:“头部”企业强势依旧,榜单末端有“黑马”
> 2024前三季度净利增近六成,奇瑞汽车递表港交所
> 比亚迪“天神之眼”发布,21款智驾版新车上市,起步价不变
> 上汽和华为官宣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将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
> 小鹏汽车2025年底将推真L3级别软件和硬件冗余能力自动驾驶
> 华为ADS智驾将在2025年实现L3 Ready
> 小米、小鹏、蔚来等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全球已有18家车企接入该赛道
> 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
- 产业政策 -
> 2025年汽车“两新”政策范围超预期 “国四”车辆被纳入补贴范围
> 五部门: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
> 特朗普将对进口汽车和芯片等征收关税
> 特朗普对加墨关税政策表态模糊,或将对欧洲商品征收25%关税
> 欧盟将要求印度下调汽车关税
Part.01
行业总量
◈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汽车行业虽面临消费信心不足,国际贸易形势严峻,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但国内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各地补贴政策有效落实、企业促销活动不减,多措并举下汽车整体市场维持了稳中向好态势,产销量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
1月13日,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其中,汽车国内销量2557.7万辆,同比增1.6%;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19.3%。
新能源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我国新能源企业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3%和35.5%,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升9.3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国内销售1158.2万辆,同比增39.7%;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2024全年汽车出口585.9万辆,同比增19.3%。传统燃油汽车出口好于新能源车,2024年传统燃油汽车出口457.4万辆,同比增23.5%;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6.7%。
◈ 1月我国汽车产销实现平稳开局,产量同比增1.7%
1月,在“以旧换新”政策、春节经济助力等利好因素驱动下,汽车产量实现小幅增长,销量较上年同期只微降,行业迎来平稳开局。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5万辆和242.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7.2%和30.5%,产量同比增1.7%,销量同比降0.6%。
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9%。新能源汽车内销同比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9.3万辆,环比下降45.8%,同比增长26.2%。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万辆,环比增长12.6%,同比增长49.6%。
◈ 2月上旬乘用车市场零售58.1万辆,同比增长11%
据乘联会数据,2月1-1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58.1万辆,同比增长11%,较上月同期下降2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37.5万辆,同比下降7%;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58.8万辆,同比增长65%,环比下降4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68.9万辆,同比增长9%。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2月1-16日)零售26.3万辆,同比增长79%,较上月同期下降1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0.7万辆,同比增长23%。
初步推算,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25.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13.6%,环比上月-30.3%,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60万,渗透率约48%。
◈ 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3%,同比上升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1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3%,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2.1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市场环境主要受季节性回落影响。
1月市场出现季节性回落。在春节及返乡潮的影响下,节前客流及成交有所减少,部分购车需求在12月提前释放,车市出现短暂空窗期。2025年“双新”指导意见1月8日发布,地方的置换更新政策直至下半月才陆续有部分省份发布细则。1月上半月消费者观望,购车决策延后。
◈ 乘联分会崔东树:上调2025年乘用车零售量预测至2343万台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2月24日发文称,根据2025年1月乘用车行业数据发布的较好表现,考虑到2025年的国家政策促销费的良好政策取向和未来环境变化趋势,乘联分会预测团队2月中旬微调了2025年的行业年度预测。
2025年乘用车零售预测:2025年乘用车零售2343万台,增2%,预测总量较1月的预测值增加7万台。2025年乘用车出口预测:2025年乘用车出口527万台,增10%,预测总量较1月的预测值减少3万台。
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预测: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1565万台,增28%,预测总量较1月的预测值减少3万台。2025年全国汽车批发预测:2025年3266万台,增4%,预测总量较1月的预测值减少1万台。
◈ 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增30%
据标普全球汽车(S&P Global Mobility)专家预测,2025年全球纯电动汽车(BEV)销量将达到1510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16.7%。虽然2024年的最终数据尚未公布,但预计销量约为1160万辆,市场份额为13.2%。
Part.02
汽车生产供应链
◈ 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智能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2月9日,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标志着其在智能化战略上的进一步升级。“北斗天枢2.0”计划的“四大数智升级”行动涵盖了产品、制造、运营和生态四个方面。首先,在数智产品升级方面,长安汽车将基于SDA平台和天枢大模型,推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底盘三大核心技术。其次,在数智制造升级方面,长安汽车将加速推动旗下工厂向数智化转型,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提升交付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碳排放。第三,在数智运营升级方面,长安汽车将通过AI技术重塑研产供销服全流程体系,打造24小时全天候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最后,在数智生态升级方面,长安汽车将与国内主流。
◈ 地平线征程6全球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
比亚迪在2月10日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推出了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2月12日发文确认,地平线最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全球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天神之眼C将首批上市21款车型,随着搭载该功能的比亚迪车型面向用户交付,地平线征程6系列也会在2月正式开启大规模量产交付。另外,征程6系列面向不同智能驾驶场景进行灵活配置,宣称兼顾性能与成本。其征程6旗舰版征程6P已于近期完成投片,计划第一季度内回片点亮,第三季度由地平线SuperDrive 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搭载正式量产。
◈ 丰田推出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
日前,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开发出新型燃料电池系统,这是其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旨在满足商用领域的特殊需求,并具有与传统柴油发动机相当的耐用性。该系统最早将在 2026年后在日本、欧洲、北美和中国等市场推出。
◈ LG新能源密歇根州工厂获丰田15亿美元订单
在通用汽车退出与LG新能源在密歇根州兰辛工厂的合资电池项目后,丰田决定将其在LG另一家工厂的15亿美元订单转移至兰辛工厂,以支持该工厂的运营。丰田证实,这项订单转移将在LG完全接管兰辛工厂后进行,预计将在今年春季完成。
◈ 本田或将调整墨西哥和加拿大生产以应对特朗普关税
在特朗普政府威胁要从3月份开始正式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后,本田汽车的高管表示,该公司正在考虑调整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工厂生产的车型组合,并考虑将生产提前到2月,以在上述关税生效前积累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车辆库存。
◈ 印尼计划大力建设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
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表示,印尼计划到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6.3万个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以加快电动汽车发展步伐,并减少对进口燃油的依赖。
Part.03
整车企业风向标
◈ 1月车企销量TOP10:“头部”企业强势依旧,榜单末端有“黑马”
2025年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波动比较大,出现了同比环比双降的情况,全国乘用车厂商1月共计批售新车210.1万辆,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31.6%。
从整体的竞争格局上看,分化比较明显,自主品牌整体优势凸显,增长势头强劲;合资品牌整体相对乏力,在当前的新能源消费热潮下,主流合资品牌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市场份额仍在被持续蚕食。
数据显示,1月自主品牌的批售份额突破了68%,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个百分点,市场领先优势显著。“自主三强”表现依旧强势。比亚迪凭借近30万辆的月销数据,拿下1月国内市场上的月度销冠,同比增幅高达47.5%。吉利汽车1月的批发销量达到了26.7万辆,同比增长了24.9%。
腰部车企,如长安汽车、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长城汽车、特斯拉中国等,却都遭遇了销量下滑的问题。受春节假期和2024年底冲量透支需求的影响,长安乘用车1月售车19.3万辆,同比微降了1.5%。长城汽车1月销量为6.9万辆,同比下降22.5%。特斯拉中国1月售车6.3万辆,同比下降11.5%。
值得注意的是,在车企销量前十榜单上,上汽通用五菱和广汽丰田的位置虽然不靠前,但销量增长势头,却相当亮眼。今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售车6万辆,同比大增了96.5%。广汽丰田1月售车5.7万辆,同比增长11.7%。
◈ 2024前三季度净利增近六成,奇瑞汽车递表港交所
2月28日,奇瑞汽车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招股书显示,2024年1-9月,公司净利润113.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5%;公司全球销量超154万辆,同比增长51.8%,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集团之首,并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首位。此次启动港股IPO,奇瑞汽车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提升生产设施以及用于营运资金补充。
◈ 比亚迪“天神之眼”发布,21款智驾版新车上市,起步价不变
2月10日,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比亚迪正式发布了“天神之眼”智驾系统。21款搭载了“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的智驾版新车同步迎来上市。价格方面,对比老款车型,大部分智驾版新车基本都维持了老款的官方指导价,起步价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部分车型的中高配车型有所小幅度上涨。具体来看,“天神之眼”系统将提供三套不同的智能驾驶技术方案,分别对应比亚迪汽车集团不同品牌。
伴随着天神之眼系统正式发布,发布会上,比亚迪汽车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宣布:比亚迪正式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 上汽和华为官宣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将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
2月21日,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此次上汽集团与华为开启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时代迈向新的高度。双方团队将深度融合、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路径,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汽车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 小鹏汽车2025年底将推真L3级别软件和硬件冗余能力自动驾驶
2月10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文回顾了小鹏自动驾驶历程,称自动驾驶是小鹏汽车的标签,并表示“未来的10年,一定是L3智能汽车的iPhone4时代,并走向全无人驾驶L4的10年”。何小鹏表示“2025年年中将推出V6全新大版,也就是准L3能力高阶自驾,这也是全面超过FSDV13能力的开始版本;2025年底将推出真L3级别软件(需要车端硬件数倍提高芯片算力和存储)和硬件冗余能力的自动驾驶。”
◈ 华为ADS智驾将在2025年实现L3 Ready
2月20日,在鸿蒙智行尊界技术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上台演讲。他展示了华为ADS智驾的技术进展,其中泊车代驾VPD已于去年12月商用。PPT还显示,华为ADS智驾将在2025年实现L3Ready。发布会透露,尊界S800汽车将首发三大技术,包括“天使座主动安全防护”,以及这三项技术的2.0版本。
◈ 小米、小鹏、蔚来等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全球已有18家车企接入该赛道
2月23日,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目前正推进旗下CyberOne(铁大)在自家制造产线上的分阶段落地。”小米机器人团队宣布了人形机器人进展。CyberOne被官方定义为“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支持家庭护理、陪伴等多种场景。“100%会做人形机器人,但节奏不是现在。”理想汽车放出做人形机器人的消息。何小鹏此前透露,AI机器人小鹏Iron将搭载多块自研芯片支持端到端大模型,拥有15个可动自由度、支持触控反馈的拟态双手。有消息称,蔚来汽车已组建了一支约20人的团队,专门调研机器狗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8家车企接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 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
2月15日,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透露,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Part.04
产业政策
◈ 2025年汽车“两新”政策范围超预期,“国四”车辆被纳入补贴范围
2025年“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细则出炉。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
就汽车产业而言,2025年汽车“两新”补贴政策亮点颇多:一是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以及老旧营运货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而2024年的补贴政策指向的是“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以及老旧营运货车,补贴覆盖的范围更广。
二是新能源公交车补贴金额提高:更新车龄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车和超出质保期的动力电池,平均每辆车补贴额由6万元提高至8万元。
三是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设置单车上限: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
◈ 五部门: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
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要求,实施消费供给提质行动。提出: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畅通消费循环。
◈ 特朗普将对进口汽车和芯片等征收关税
特朗普在2月18日表示,他打算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并对半导体和药品的进口征收类似的关税,这是特朗普威胁颠覆国际贸易的一系列措施中的最新举措。此前,特朗普还表示,汽车关税最早将于4月2日征收。
◈ 特朗普对加墨关税政策表态模糊,或将对欧洲商品征收25%关税
在2月26日的内阁会议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称,或将把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产品征收的25%关税推迟至4月2日,并提议对欧洲汽车和其他商品征收25%的“对等关税”。然而,一位白宫官员表示,特朗普原定于3月4日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关税的最后期限目前仍然有效。这一矛盾表态导致加元和墨西哥比索兑美元汇率出现跃升。
◈ 欧盟将要求印度下调汽车关税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率团从2月27日起访问印度,为期两天,此行旨在推动双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核心诉求包括要求印度大幅削减汽车和葡萄酒等关键商品的进口关税,并扩大市场准入。此举被视为欧盟“去风险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旨在减少对中国关键产品的依赖,并加强供应链多元化。
关于华强
◈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HQ Research)成立于2012年,是深圳华强(000062)旗下专注于电子产业链研究和科技创新赋能的第三方行业智库。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设有国际科技创新赋能中心、电子产业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专精特新加速器平台、产业研究咨询中心四大服务主体,主要开展科技创新赋能和产业研究咨询两大核心服务,助推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 深圳华强(000062)围绕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升级服务品质,在电子元器件分销、应用方案研发、技术支持保障、产业互联网等诸多方面整合创新,确立了全面立体的竞争优势,并已打造形成中国本土最大的综合性电子元器件交易服务平台。
公司不仅是国内多品类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龙头企业(华强半导体集团),同时还拥有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实体专业市场(华强电子世界),以及业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平台(华强电子网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