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安徽刚签下了博格华纳的电驱生产线项目(链接),昨天,当地又签下了一个新的电驱项目。
加入汽车电驱交流群,请加微信:hangjiashuo888
舍弗勒电驱项目落地安徽
深化与芜湖、奇瑞汽车合作
2月27日,“芜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宣布,舍弗勒的新能源汽车电驱项目正式签约落地。
据报道,当天,安徽省芜湖市委书记宁波、市长徐志与德国舍弗勒集团CEO克劳斯·罗森菲尔德(Klaus Rosenfeld)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共同见证芜湖经开区舍弗勒智驱动力总成及电驱产品跃升项目签约。
据介绍,本次签约项目总投资1.5亿元,将依托企业现有厂房资源,通过全面升级智能化生产线、引入国际尖端设备及生产工艺,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智驱动力总成与电驱产品研发制造基地。
此外,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舍弗勒集团CFO克里斯托弗·哈内坎(Christophe Hannequin)、舍弗勒中国首席执行官张艺林,芜湖市市领导韦秀芳,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厅等参加。
宁波书记表示,希望以此次签约为起点,持续深化芜湖、奇瑞、舍弗勒三方合作,推动落地更多合作成果。
据“行家说”了解,舍弗勒与奇瑞汽车的合作已持续近20年,双方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领域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舍弗勒为奇瑞多款车型提供高可靠性、高耐久性的产品,并共同优化驾驶体验。此外,舍弗勒通过本土研发中心(中国6个研发中心)与奇瑞协同开发适配纯电及混动车型的解决方案,如800V高压电驱系统。
整合纬湃后新动作
营收剑指1892亿
可以说,舍弗勒此次在安徽芜湖建设电驱生产线,是他们既合并纬湃科技后的又一大举措,是服务于250亿欧元战略目标的关键。
舍弗勒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及工业轴承供应商,业务覆盖传统动力总成与电驱动技术,营收方面:
▲ 2023年舍弗勒实现销售额163亿欧元(超1233亿人民币)。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达122.33亿欧元(超925亿人民币),但息税前利润(EBIT)同比下降至7.13亿欧元(超53亿人民币),利润率从7.9%降至5.8%。
2024年1-9月,舍弗勒集团电驱动业务(不含纬湃科技)在欧美电驱动市场发展缓慢、客户大幅削减电动化项目的背景下,销售额取得了逆势增长11.5%至3.67亿欧的好成绩。单从数据来看,这个成绩远远优于同行业的博格华纳(-10.3%)、法雷奥(-14%)以及现代摩比斯(-42%)等。
在电驱领域,舍弗勒采取了两次战略措施:
▲ 一是在2018年,舍弗勒布局电驱动战略转型,推出轮毂电机、混动模块等产品,并且量产800V碳化硅双电机电驱系统,峰值功率600kW,适配高端纯电车型。据其财报显示,2023年舍弗勒电驱动业务新增订单50亿欧元(超378亿人民币)。
▲ 二是在2023年,舍弗勒启动了合并纬湃科技的计划。2024年1月完成对纬湃科技38.87%股权收购,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全面整合,舍弗勒以1:11.4股权置换纬湃科技股份。
整合纬湃后,舍弗勒成立“电动出行事业部”,纬湃的碳化硅技术(如EMR4电驱系统)与舍弗勒的机械优势互补,加速800V平台落地,更为重要的是形成覆盖电驱、功率电子、底盘系统的全链条能力,预计新公司2025年的销售额预计达到250亿欧元(超1892亿人民币)。
而纬湃科技原为德国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群,于2021年独立上市,2023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达92.3亿欧元(超698亿人民币),储备订单超580亿欧元(超4390亿人民币),其中电气化业务占比过半。
电驱核心技术全线整合
囤积数百亿SiC芯片产能
在全球汽车电气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舍弗勒致力于成为电驱动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并且有着清晰的方向目标。
在收购纬湃后,舍弗勒形成了从电机、减速器、电驱总成到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全产业链生产布局:
其中:
▲ 天津基地:电驱+功率模块
2021年纬湃建设了第二条生产线,主要生产三合一电驱动系统(EMR3),配套现代、标致等车企。
2024年3月,纬湃科技与天津经开区正式签署碳化硅功率模块等新能源产品投资协议,仅用3个月完成产线搭建并实现量产,2024年6月产量突破100万套。
▲捷克新厂:功率模块
2024年纬湃投资1.88亿欧元建设电源模块产线,采用碳化硅技术,计划2027年累计投资5.76亿欧元。
▲ 太仓基地:电机+减速器
2023年舍弗勒启用新能源二期,生产电机定子、转子,2024年三期签约扩建,投资15亿元新增轮毂电机、混动变速箱产能。2024年太仓五厂量产10万套大扭矩减速箱,单线产能达92秒/台。
技术方面,舍弗勒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 一是同轴减速器。
舍弗勒展示了三合一油冷平行轴式电驱动桥、双电机同轴式电驱动桥等产品。舍弗勒800V双电机同轴式电驱动桥采用最新的碳化硅半导体技术,具有超高性能,峰值功率超过600 kW,轮端峰值扭矩超过7200 Nm,轴向长度仅600mm,可以在紧凑的空间布局内为车辆提供澎湃的动力输出。
▲ 二是碳化硅电控。
纬湃方面,他们的电驱系统也获得了很多的订单,例如为现代汽车提供碳化硅电动轴驱系统EMR4,订单总价值达20亿欧元(约154.65亿人民币);为本田的CR-V e:FCEV(氢燃料电池车)提供EMR3三合一电驱系统;2022年获得北美车企800V碳化硅电驱订单,价值超10亿欧元(约77.33亿人民币)。
纬湃电驱的关键技术在于碳化硅高压逆变器,2021年起为现代E-GMP平台量产800V碳化硅逆变器,适配IONIQ 5/6等车型,订单价值数亿欧元。2022年与长城汽车签订高压逆变器供货协议(金额数十亿元),适配其中高端纯电平台。
在碳化硅器件产能供应方面,舍弗勒/纬湃科技已经投入超过数百亿:
▲ 与安森美(onsemi)签订10年碳化硅供应协议,价值19亿美元(约138.5亿人民币),锁定晶圆产能。纬湃还向安森美投资2.5亿美元(约17.8亿人民币)用于碳化硅晶锭生长设备采购,确保上游供应稳定。
▲ 与罗姆(ROHM)达成1300亿日元(约63.7亿人民币)长期合作协议(2024-2030年),联合开发800V碳化硅逆变器。
▲ 与英飞凌(Infineon)合作开发碳化硅功率模块,用于紧凑型800V逆变器,适配现代E-GMP平台。
800V高压电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成为各家企业工艺升级、产能扩张,以及巩固市场地位的关键。
碳化硅电驱和碳化硅模块是新能源汽车主流技术方向,2025年5月15日,“行家说”将在上海举办“2025年车规级8英寸SiC量产技术及汽车&数字能源应用大会”,本届大会将邀请SiC模块头部厂商、下游终端应用厂家等产业链核心玩家,共同探讨碳化硅模块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技术应用等关键话题,大会现已开放报名渠道,因会议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欢迎各位行家扫码报名参会,期待与你在上海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