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美又要裁员,为啥?

原创 芯世相 2025-02-27 15:33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40W+芯片行业粉丝。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源链接等,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图片


汽车芯片市场寒意阵阵,安森美在公布下滑的2024年财报后,为应对市场挑战,宣布拟裁员2400人,预计每年可节省1.05亿-1.15亿美元。不止在今年,前两年安森美已累计裁员约2900人,一系列的动作把安森美推向焦点。

那么,近几年安森美业绩表现究竟怎么样?为什么要裁员?原厂如何看待2025年行情?




01

汽车芯片需求疲软

接连裁员




据报道,安森美近日在一份文件中表示,计划裁员2400人,此次裁员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9%。裁员完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省 1.05 亿-1.15 亿美元。预计裁员相关费用约为 5000 万至 6000 万美元,并将于 2025 年入账。


关于此次裁员的原因,在近期的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安森美提前做了说明。安森美表示,将对整个公司进行结构改革,以减少运营费用。公司正在探索多种选择,包括产品组合的合理化、裁员和潜在的工厂关闭,预计这些行动最早将在第二季度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裁员也是安森美为应对市场挑战,精简运营措施的一环。


安森美上个月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安森美营收下降至70.82亿美元,较2023年的82.53亿美元下降14.2%。其中三大部门PSG(电源方案)、AMG(模拟与混合信号)、ISG(智能感知)收入全部下滑超过10%。净利润从2023年的21.8亿美元下降至2024年的15.7亿美元。


来源:安森美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上升,安森美近几年连续飙高的营收踩下刹车:


2021年营收为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8.3%;

2022年实现创纪录的83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24%;

2023年开始下滑,但仍高达82.5亿美元;

2024年营收下滑14%,仍高于2021年。

来源:nasdaq


面对市场波动和外部压力,安森美最新的业绩预期趋于保守,预测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将低于华尔街的预期,同比将下降24.8%,原因是由于普遍的经济不确定性,客户削减了订单,对其汽车芯片的需求疲软


事实上近年来安森美已经多次裁员,持续简化业务和降低成本


2023年,面对汽车芯片需求复苏缓慢的问题,安森美宣布裁员约1900人,旨在将生产重点转向利润更高的芯片,并通过外包其他芯片制造流程来降低成本。


安森美首席执行官Hassane El-Khoury 在当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开始看到一些疲软的迹象,欧洲的Tier 1客户正在处理他们的库存,而高利率也增加了汽车需求的风险。


2024年6月,宣布裁员1000名员工,旨在简化运营并降低成本,以应对电动汽车(EV)市场需求疲软和客户库存过剩,安森美还计划将部分节省下来的资金再投资于新的业务计划和增长机会。


安森美有一半以上(约54%)的收入来自汽车领域,持续的降本增效显然受到汽车芯片需求波动影响,而另一部分占比较大的工业领域需求也呈现疲软态势。


公司2024年四季度营收为17.3亿美元,同比下降14.6%,较市场预期低3000万美元,本季度汽车和工业占安森美收入的 84%,反映公司在汽车和工业领域业务需求的显著下降,尤其是其主要业务部门PSG(电源方案)和AMG(模拟与混合信号)的营收同比分别下滑了16%和18%。安森美表示,库存消化持续存在,传统工业部分进一步退化。




02

满手库存,开始转型自救




2024年,安森美每个季度的收入表现都差强人意,同比2023年更是进一步下滑。

到四季度虽然稍微稳住了,季度环比下降主要由非核心细分市场推动,但安森美仍然保持谨慎态度,看到在终端市场疲软和外部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主要终端市场的库存消化持续存在。



安森美的库存水位四季度增加了3天,至 216 天。安森美表示,216天中包括100天的过渡库存,以支持碳化硅的晶圆厂过渡。预计这些库存将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峰值,安森美会将库存运送并转换为现金。

不包括战略构建的基本库存为116天,仍然在其100-120天的目标范围内分销库存下降了5500万美元,但周库存相对持平,为9.6周。

安森美第四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到 59%,公司在本季度末积极采取行动,以匹配需求可见性。


作为半导体大厂,安森美有自己的寒冬生存指南。虽然营收踩下刹车,但现金流还不错。


安森美在2024年全年仍实现了自由现金流的大幅增长,全年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3倍,达到12亿美元。


安森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ssane El-Khoury表示:“随着我们继续应对市场低迷,过去4年的举措已然证明安森美持续优化的战略架构足以应对长期波动”,“尽管2025年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安森美仍将继续致力于长期战略,保持财务纪律,精简运营,并持续提供高价值、差异化的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方案,使公司在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更有竞争力。”


毛利率水平和细分业务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四季度毛利率45.3%(非GAAP),较行业低谷期提升显著,得益于高毛利SiC产品占比提升及成本控制;AI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增长超40%,成为增长亮点;得益于碳化硅项目的增长,汽车业务营收环比增长8%


这离不开安森美的战略转型。2021年,安森美开始架构调整,提出“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的战略,如今安森美的战略聚焦于汽车、工业和AI数据中心三大高增长领域,凭借在智能电源、感知技术和碳化硅(SiC)领域的持续创新,在各领域间实现协同发展。


安森美一边转型Fablite,激进卖厂,减少生产线,提高盈利能力。另一边,持续调整产品结构,将不赚钱的领域逐渐边缘化,提升自己在SiC领域的地位。


和汽车芯片老大英飞凌一样,功率半导体也是安森美的安身立命之本。安森美是全球第五大汽车功率半导体厂家,市场占有率约10%,同时也是全球最主要的MOSFET厂家之一,受益于电动车比例的飞速增长,安森美过去业绩增长不错。


自2022年起,安森美持续加大SiC业务投入,2023年SiC业务收入增长了4倍。SiC产品的市场份额提升,推动汽车、工业和AI数据中心毛利率的提升。


就在上个月(1月16日),安森美正式宣布完成对Qorvo碳化硅结型场效应晶体管(SiC JFET)技术业务及其子公司的收购,此次收购旨在满足AI数据中心电源AC-DC段对高能效和高功率密度的迫切需求,巩固了安森美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预计到2030年,SiC市场将为安森美贡献13亿美元的新增收入。




03

总结




虽然公司的调整和布局让安森美未来依然可期,但总体上,安森美与NXP、微芯、TI等芯片大厂一样,对今年的展望算不上乐观,认为2025年能见度非常有限,在外部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客户持观望态度。


安森美的芯片现货市场自2022年行情就大不如前,到2023年上半年,安森美的交期已经逐渐平稳,市场对高价芯片不再买单。虽然2023年年底开始增多的停产料需求持续到2024年,但总体需求依然低迷。目前原厂释放的保守预期,恐怕为现货市场上半年的前景又蒙上了一层乌云。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经手10亿+RMB芯片采购。
原创写了7年文章,有40W+芯片行业粉丝。
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图片
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源链接等
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图片

推荐阅读:

 汽车芯片大厂安森美,闷声发财

▶ 模拟芯片大厂ADI,又有好消息!
▶ 计划裁员、关厂,MCU大厂ST怎么了?
▶ 87家头部国产芯片公司:谁更依赖分销商?
▶ 代理国产芯片,我又被原厂“背刺”了

图片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在看”我吗?图片

芯世相 芯片电子元器件IC半导体分销教科书式必读公众号【芯世相】;国产替换,供应链配套,借展出海,方案买卖就找芯片超人。
评论 (0)
  • 医疗影像设备(如CT、MRI、超声诊断仪等)对PCB的精度、可靠性和信号完整性要求极高。这类设备需要处理微伏级信号、高频数据传输,同时需通过严格的EMC/EMI测试。制造此类PCB需从材料选择、层叠设计、工艺控制等多维度优化。以下是关键技术与经验分享。 1. 材料选择:高频与生物兼容性优先医疗影像设备PCB常采用 Rogers RO4000系列 或 Isola FR4高速材料,以降低介电损耗并保证信号稳定性。例如,捷多邦在客户案例中曾为某超声探头厂商推荐 Rogers RO4350B
    捷多邦 2025-04-07 10:22 90浏览
  • 及时生产 JIT(Just In Time)的起源JIT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短缺,这对仰赖进口原物料发展经济的日本冲击最大。当时日本的生产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提高产品利润,在原物料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寻找利润源,降低库存、库存和运输等方面的生产性费用。根据这种思想,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即 JIT,并由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由于它不断地用于汽车生产,随后被越来越多的许多行业和企业所采用,为日
    优思学院 2025-04-07 11:56 89浏览
  • 在全球电子产业面临供应链波动、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安博电子始终秉持“让合作伙伴赢得更多一点”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稳健、高效、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依托覆盖供应商管理、品质检测、智能交付的全链路品控体系,安博电子不仅能确保电子元器件的高可靠性与一致性,更以高透明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助力客户降低风险、提升运营效率,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塑造更具前瞻性的产业生态。动态优选机制:构建纯净供应链生态安博电子将供应商管理视为供应链安全的根基。打造动态优选管控体系,以严格
    电子资讯报 2025-04-07 17:06 49浏览
  • 在万物互联时代,智能化安防需求持续升级,传统报警系统已难以满足实时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并重的要求。WT2003H-16S低功耗语音芯片方案,以4G实时音频传输、超低功耗设计、端云加密交互为核心,重新定义智能报警设备的性能边界,为家庭、工业、公共安防等领域提供高效、稳定的安全守护。一、技术内核:五大核心突破,构建全场景安防基座1. 双模音频传输,灵活应对复杂场景实时音频流传输:内置高灵敏度MIC,支持环境音实时采集,通过4G模块直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响应速度低至毫秒级,适用于火灾警报、紧急呼救等需即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8 08:59 68浏览
  • 贞光科技作为三星电机车规电容代理商,针对电动汽车领域日益复杂的电容选型难题,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面对高温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纹波电流和小型化等严苛要求,三星车规电容凭借完整产品矩阵和卓越技术优势,完美满足BMS、电机控制器和OBC等核心系统需求。无论技术选型、供应链保障、样品测试还是成本优化,贞光科技助力客户在电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中占据技术先机。在电动汽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器件,电容的选型已成为困扰许多工程师和采购人员的难题。如何在众多参数和型号中找到最
    贞光科技 2025-04-07 17:06 36浏览
  •   工业自动化领域电磁兼容与接地系统深度剖析   一、电磁兼容(EMC)基础认知   定义及关键意义   电磁兼容性(EMC),指的是设备或者系统在既定的电磁环境里,不但能按预期功能正常运转,而且不会对周边其他设备或系统造成难以承受的电磁干扰。在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的当下,大功率电机、变频器等设备被大量应用,现场总线、工业网络等技术也日益普及,致使工业自动化系统所处的电磁环境变得愈发复杂,电磁兼容(EMC)问题也越发严峻。   ​电磁兼容三大核心要素   屏蔽:屏蔽旨在切断电磁波的传播路
    北京华盛恒辉软件开发 2025-04-07 22:55 67浏览
  •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语音交互正以颠覆性的方式重塑我们的生活体验。WTK6900系列语音识别芯片凭借其离线高性能、抗噪远场识别、毫秒级响应的核心优势,为智能家居领域注入全新活力。以智能风扇为起点,我们开启一场“解放双手”的科技革命,让每一缕凉风都随“声”而至。一、核心技术:精准识别,无惧环境挑战自适应降噪,听懂你的每一句话WTK6900系列芯片搭载前沿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可智能过滤环境噪声干扰。无论是家中电视声、户外虫鸣声,还是厨房烹饪的嘈杂声,芯片均能精准提取有效指令,识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8 08:40 76浏览
  •     在研究Corona现象时发现:临界电压与介电材料表面的清洁程度有关。表面越清洁的介电材料,临界电压越高;表面污染物越多的地方,越容易“爬电”。关于Corona现象,另见基础理论第007篇。    这里说的“污染物”,定义为——可能影响介电强度或表面电阻率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电离气体)的任何情况。    IEC 60664-1 (对应GB/T 16935.1-2023) 定义了 Pollution Degree,中文术语是“污染等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7 22:06 42浏览
  •     根据 IEC术语,瞬态过电压是指持续时间几个毫秒及以下的过高电压,通常是以高阻尼(快速衰减)形式出现,波形可以是振荡的,也可以是非振荡的。    瞬态过电压的成因和机理,IEC 60664-1给出了以下四种:    1. 自然放电,最典型的例子是雷击,感应到电力线路上,并通过电网配电系统传输,抵达用户端;        2. 电网中非特定感性负载通断。例如热处理工厂、机加工工厂对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07 22:59 44浏览
  • 文/Leon编辑/cc孙聪颖‍转手绢、跳舞、骑车、后空翻,就在宇树、智元等独角兽企业率领“机器人大军”入侵短视频时,却有资本和科技大佬向此产业泼了一盆冷水。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近日突然对人形机器人发难,他表示“最近几个月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只是买回去做研究的,或者买回去做展示的,这种都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商业化,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机器人去干这些活?”朱啸虎吐槽。不过,朱啸虎的观点很快就遭到驳斥,众擎机器人的创始人、董事长赵同阳回怼道:“(朱啸虎)甚至问出了人形机器人在这个阶段有什么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7 19:24 65浏览
  • 曾几何时,汽车之家可是汽车资讯平台领域响当当的“扛把子”。2005 年成立之初,它就像一位贴心的汽车小助手,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心。它不仅吸引了海量用户,更是成为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眼中的“香饽饽”,广告投放、合作推广不断,营收和利润一路高歌猛进,2013年成功在纽交所上市,风光无限。2021年更是在香港二次上市,达到了发展的巅峰,当年3月15日上市首日,港股股价一度高达184.6港元,市值可观。然而,如今的汽车之家却陷入了困境,业务下滑明显。业务增长瓶颈从近年来汽车之家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情况不容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7 21:48 53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