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技术交流QQ群(2000人):电力电子技术与新能源 1003941203
高可靠新能源行业顶尖自媒体
在这里有电力电子、新能源干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最新产品介绍、众多技术达人与您分享经验,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电力电子技术与新能源(Micro_Grid),论坛:www.21micro-grid.com,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技术交流,作为一个与产品打交道的技术人员,市场产品信息和行业技术动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大家不忘初心,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做出更好的产品!
电力电子技术与新能源论坛
www.21micro-grid.com
本文就LLC的一些关键问题做了解答,如LLC为何要工作在感性区域,以及LLC分体谐振电容有什么优缺点等。
一、LLC为何要工作在感性区域?
任何一个网络都是呈现感性、容性和纯阻性三种状态,对于LLC网络而言同样存在以上三种状态,根据输入及负载变化由容性阻性感性而变化,如下图所示为LLC等效模型。
工作在纯阻性区域是我们理想的工作状态,因为阻性网络的品质因素最高,网络特性最好;
工作在容性区域的话电流超前于电压,对于前级开关管而言容易实现ZCS关断,这个区域比较适合IGBT;
工作在感性区域的话电压超前于电流,对于前级开关管而言容易实现ZVS开通,这个区域比较适合MOSFET;
对于中小功率电源而言普遍使用MOSFET,因此常规LLC拓扑开关电源选择工作于感性区域。
二、ZVS1和ZVS2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选择?
LLC网络存在两个电感一个电容,也就是说存在两个谐振点,一个是Lr和Cr的谐振点,另一个谐振点由Lm,Cr以及负载条件决定。负载加重,谐振频率将会升高,如下图。
在整个感性区域都能实现ZVS,在ZVS1区不能实现次级整流管的ZCS关断,存在反向恢复问题;在ZVS2区可以实现次级整流管的ZCS关断,不存在反向恢复问题。
因此对于选择网络工作于ZVS1还是ZVS2区域有不同看法。
从理论上来讲工作于ZVS2区域效率高于ZVS1区,越接近于谐振点的工作点效率越高,同时兼顾短路性能等问题,建议工作点选择略大于谐振点(基于LLC短路问题靠增加频率来提高网络的等效阻抗来保护这一特性)。
三、LLC初级MOSFET是ZVS关断还是ZCS关断?
LLC工作在感性区域,因此开通是ZVS,但关断既不是ZVS也不是ZCS,是硬开关关断,损耗不可避免,但对于MOSFET而言,开通损耗相对关断损耗大很多,对于LLC的ZVS而言是指开通时刻的ZVS,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开关损耗。
四、为何计算LLC匝比的时候要用母线电压的一半?
我们计算反激或者正激电路时都是使用母线电压来设计匝比,但是LLC为何只使用母线电压的一半来计算匝比呢?
在LLC上管开通的半个周期内母线给LLC网络输入能量,这个能量一部分直接传递给输出,另一部分储存在网络内,在下管开通的半个周期内,依靠谐振电容和谐振电感输出能量。
所以只有上半个周期母线给网络输入了能量,即时间的利用率是一半,等效于输入电压的利用率为1/2。
五、LLC分体谐振电容有什么优缺点?
LLC半桥谐振电路中,根据这个谐振电容的不同联结方式,典型LLC谐振电路有两种连接方式,不同之处在于LLC谐振腔的连接。
左图采用单谐振电容Cr,其输入电流纹波和电流有效值较高,但布线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右图采用分体谐振电容C1、C2,其输入电流纹波和电流有效值较低,C1和C2上分别只流过一半的有效值电流,且电容量仅为左图单谐振电容的一半。
比较而言,分体谐振优势不大。
六、LLC独立谐振电感和集成谐振电感各有什么优缺点?
先说说集成谐振电感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利用变压器初级漏感来做谐振电感的,优点是体积小、成本低,缺点是漏感很难控制,和变压器绕法,初级匝数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谐振参数不好调节,性能难做到最优。
独立谐振电感的方式是通过外置一个谐振电感,同时控制主变压器的漏感在很小的范围内,这样做的优点是容易调节谐振电感与励磁电感低比例,优化起来更灵活,容易调节到一个理想状态,缺点是增加了一个谐振电感增加体积,布线难度和成本增加。
因此一般功率较小的电源都更愿意使用集成谐振电感,成本相对较低,性能要求不是很苛刻;功率大的更愿意使用外置谐振电感,性能容易优化。
七、LLC的开关管能否直接并联?
弥勒电容Cgd对于MOSFET而言是寄生于栅极和漏极之间的电容,对于硬开关电路而言,驱动电流对Cgs和Cgd充电,并且开始开通,而在开通过程中,Vds电压下降,所以Cgd开始放电,故此时需较大的驱动电流要对Cgd充电,这会导致驱动电压波形出现一个短暂的平台,所谓的米勒平台。
关断的时候,DS电压急剧上升,DG电容会流过电流对GS电容充电,引起二次导通。
要消除开通时刻的弥勒效应,在开关管即将开通的时刻DS电压为零,即ZVS。
对于LLC而言,开关管是ZVS开通的,因此对于功率稍大的可以直接并联开关管,不存在弥勒效应或者说将弥勒效应降到最低。
八、LLC的谐振电容和输出功率有什么关系?
这里使用一个公式说明吧,很显然,功率越大需要的谐振电容容量越大。
九、LLC是否适合做恒流输出?
PWM的控制器输出电压可调节范围可以做到很宽,只要供电正常,IC就能做到输出电压范围很宽的电源,这对于做恒流款电源而言具有很大优势;
LLC是PFM控制方式的,只能通过更改频率实现输出电压的变化,由增益曲线图可以知道增益变化范围相对很小,要实现宽电压范围的输出特性不好实现,输出电压越低,工作频率越高,从而开关损耗、磁芯损耗都会加剧。
因此到了一定程度下只能通过限制IC的最高工作频率而通过跳周期方式来降低增益,这样就增加了环路调节的难度,跳周期纹波不好控制,性能也不是最优,因此LLC不适合太宽范围的恒流输出。
十、满足ZVS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ZVS前提就是电压超前于电流,所以要满足LLC整个负载范围内都处于感性区域,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还有一个条件往往被忽视。
要实现开关管的ZVS,励磁电感峰值电流im必须在死区时间内让即将开通开关管的结电容放电,直至电量放完,电压降到零,而已关断的开关管则同时将其结电容充电到输入电压。
因此,两个功率开关管要实现ZVS,应满足如下的励磁电感峰值电流Ipk与死区时间的关系。
其中,Vin为输入总线电压,Cj为MOSFET 的结电容(此处忽略电路布局的杂散电容),tdead为死区时间。
当电路工作于谐振频率,谐振网络电流为如图所示的正弦波,其中im为励磁电流。在每半个开关周期结束时,励磁电流达到最大值,与谐振网络电流ir相等。
励磁电感峰值电流可以得到:
其中Vo 为输出电压,T为开关周期,Lm为励磁电感,到Lm的值应满足:
由不等式得到的最大的励磁电感Lm可以保证开关管的ZVS,然而,小的Lm将增大MOSFET的开关损耗。
由于这个被动Lm负载,可以保证在任何负载情况下都能工作在零电压开关状态下。
文章首尾冠名广告正式招商,功率器件:IGBT,MOS,SiC,GaN,磁性器件,电源芯片,DSP,MCU,新能源厂家都可合作,有意者加微信号1768359031详谈。
说明:本文来源网络;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电力电子技术与新能源通讯录:
Please clik the advertisement and exit
重点
如何下载《电力电子技术与新能源》板块内高清PDF电子书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访问电力电子技术与新能源论坛(www.21micro-grid.com)下载!
或者转发所要文章到朋友圈不分组不屏蔽,然后截图发给小编(微信:1413043922),小编审核后将文章发你!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阅读
LLC_Calculator__Vector_Method_as_an_Application_of_the_Design
自己总结的电源板Layout的一些注意点
华为电磁兼容性结构设计规范V2.0
Communication-less Coordinative Control of Paralleled Inverters
Soft Switching for SiC MOSFET Three-phase Power Conversion
看完有收获?请分享给更多人
公告:
在这里有电力电子技术:光伏并网逆变器(PV建模,MPPT,并网控制,LCL滤波,孤岛效应),光伏离网,光伏储能,风电变流器(双馈、直驱),双向变流器PCS,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车载电源,数字电源,双向DCDC(LLC,移相全桥,DAB),储能(锂电池、超级电容),低电压穿越(LVRT),高电压穿越,虚拟同步发电机,多智能体,电解水,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直流微网、交流微网)以及APF,SVG ,DVR,UPQC等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装置等。
更多精彩点下方“阅读原文”!
点亮“在看”,小编工资涨1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