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
在半导体技术不断演进的当下,硅光技术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它为何能吸引众多关注?这要从其独特的优势说起。
硅光技术是什么
硅光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硅和硅基衬底材料,通过光电异构集成技术,在同一芯片上集成不同的光子器件,实现光互连。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对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的今天,传统电子芯片的数据传输速度逐渐难以满足需求。而硅光技术以光波作为信息传输或数据运算的载体,能够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为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短板。
硅光子SOI晶圆剖面示意图,红色基板为硅,灰色绝缘层可作为下盖光层,中间层为各式光元件,上层浅灰色为上盖光层,黄色为导电金属电极(Ref. Wei Shi, et al. Nanophotonics)
硅光技术平台的核心技术
在硅光技术平台的搭建中,有多项关键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硅通孔(TSV)/ 玻璃通孔(TGV)技术、硅基光子器件技术以及微凸点技术是三维异构集成的关键,它们也是硅光技术平台的重要支撑。
1. 硅基光子器件:利用硅的高折射率特性设计光波导,结合磷化铟(InP)等材料实现激光发射与接收功能。例如,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与IBM合作开发的混合氮化硅-锆酸锂平台,实现了超低损耗、快速调谐的激光器,为高速光通信奠定了基础。
2. 光电异构集成:通过三维封装技术(如TSV硅通孔、TGV玻璃通孔)实现电子芯片与光子芯片的垂直堆叠。台积电的CoWoS技术通过硅中介层集成多颗芯片,同时支持电信号与光信号的互联,显著提升系统性能。
3. 混合键合技术:采用微凸点工艺(如铜-铜直接键合)实现超高密度互连。例如,台积电的SoIC技术可将芯片键合间距缩小至微米级,为硅光芯片的小型化与高集成度提供支持。
Luxtera硅光子芯片及模组示意图,(上)硅光子芯片用于耦合雷射光的光栅耦合器及组装示意;(下)镭射光源的细部结构与光路径示意。
研究进展与企业动态
在硅光技术领域,众多行业巨头纷纷布局,成为推动该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台积电提出了光电共封装技术 —— 紧凑型通用光子引擎(COUPE)硅光子异质集成技术,将光学元件封装在芯片内部,以此获得更短的光学路径和更紧密的光学耦合,满足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 IBM 通过晶圆键合技术,研制出了基于混合氮化硅 - 铌酸锂光子平台的超低损耗的快速调谐激光器,在硅光技术的激光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实验中实现了 128 个全同量子光源阵列芯片的单片集成,彰显了我国在硅光技术研究方面的实力。
未来发展与挑战
硅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光子器件良率、多物理场(电、热、力)协同设计、以及规模化生产成本等。为此,行业正探索以下方向:
1. 系统级协同设计:EDA工具(如Synopsys 3DIC Compiler)支持芯片-封装-光路联合仿真,优化信号完整性与散热效率。
2. 机器学习与数字孪生:通过AI预测封装结构的可靠性,加速工艺迭代。例如,基于历史数据的数字孪生模型可提前评估硅光模块的寿命。
3. 标准化与生态共建:国内正推进《芯粒间互联通信协议》等标准制定,推动硅光芯片与Chiplet生态的深度融合。
硅光技术不仅是半导体行业的技术高地,更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随着国内外企业与研究机构的持续投入,这一技术有望在未来十年内重塑信息产业的底层架构。
申明:感谢原创作者的辛勤付出。本号转载的文章均会在文中注明,若遇到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与智者为伍 为创新赋能----
联系邮箱:uestcwxd@126.com
QQ:4938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