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目前深陷财务和产品危机,从行业到政府各方都在出谋划策,但大部分都是类似的思路:要么卖掉、合资晶圆厂,要么整体都卖掉,而且据说感兴趣的巨头也不少,但毕竟是Intel,谁都不敢轻易下手。
但是大家似乎都忘了一点:Intel、AMD之间有着广泛、复杂的交叉授权协议,一方想卖,必须看看另一方的态度!
Intel、AMD虽然是死敌,但因为基本技术路线相同,彼此一直有交叉授权协议,最近一笔是2009年签的(所以兆芯能购买和使用威盛IP),双方都会使用对方的技术以规避可能得侵权诉讼。
从CPU处理器,到GPU独立和集成显卡,再到DPU、FPGA等其他产品,可以说双方的几乎所有产品线都是如此。
所以,AMD的处理器可以用Intel的指令集,Intel的处理器可以用AMD的技术。
但是,这种交叉授权有着严格的限制,一旦某一方被并购,或者与其他企业合资,协议就会立即终止,双方的产品线都会受到极大影响,必须重新谈判签订新的授权协议。
事实上,AMD当年将初代Zen架构卖给中国、成立海光,也是经过Intel点头的。
如果高通、博通这样的巨头收购了Intel,将会成为一个更加庞大的行业龙头,也会和AMD产生很多的直接竞争,这肯定是AMD不愿意看到的,也不会轻易和对方达成授权协议。
Jim Keller,一个传奇般的芯片大神,先后浪迹Intel、AMD、苹果、特斯拉,作品无算。近日他也对Intel可能出售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果然语出惊人。
Jim Keller认为:“Intel拥有伟大的志向,拥有卓越的团队,他们都在全身心奔赴目标。Intel一直在用最好的工艺打造最好的CPU。(交给第三方代工)不足以释放股东价值,这是贱卖,让我很伤心。”
他还直言:“我认为伟大的Intel价值1万亿美元。(如果)就这么卖掉也太随意了。”
对于Intel的出路,各路神仙都有各自的建议,美国政府甚至考虑让AMD买下Intel的处理器业务,或者让Intel与台积电合资打造独立运营的晶圆制造业务,也可以拉上高通、博通一起投资。
高通曾对Intel非常感兴趣,之后又传出博通、特斯拉动了心思,但显然他们都不具备消化吸收Intel的能力。
再者说,就算Intel直接卖掉晶圆厂,也不是明智之举,一则晶圆长就算独立也很难持续良好发展,难说能找到足够的资本支持;二则Intel就失去了最根本的竞争力,整个美国芯片行业都得依赖外部制造。
Intel公司硅光子集团首席项目经理Joseph Bonetti对于各种唱衰Intel的声音也感到非常不爽,发文称,Intel将凭借Intel 18A与High-NA EUV重新夺回工艺技术领先地位,其晶圆代工业务也将赢得大客户,而如果将Intel晶圆代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台积电,将会是一个可怕的、令人沮丧的错误。
Joseph Bonetti认为,与表明Intel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的报道相反,Intel实际在半导体制造方面正在取得重大进展。
一些人认为需要台积电工程师才能让Intel的“3nm”和“2nm”级工艺制程发挥作用,但 Intel 3 已经量产数月,并已经用于制造 Xeon 6 数据中心处理器。
下一代 Intel 18A 制程也已接近完成,显示出健康的进展,并已经向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提供Panther Lake 处理器样品,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上市。
相比之下,台积电 N2(2nm 级)制程要到 2025 年底才能进入量产阶段。
目前,Intel在 High-NA EUV 计划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此前Intel已经购买了两台价值3.5亿美元的 ASML Twinscan EXE 5000系列 High-NA EUV光刻机,并在去年完成了安装和运行,Intel是唯一一家拥有丰富使用此类工具经验的芯片制造商。
Joseph Bonetti称,相比竞争对手,Intel在 High-NA EUV 经验方面至少拥有一年的领先优势。
Joseph Bonetti坚信:“Intel晶圆代工业务即将用自己的产品证明自己,不久之后,微软和亚马逊都将是Intel 18A的早期客户。”
传闻中的移交Intel代工厂的控制权,确实可以为台积电解决这个问题,但伤害了Intel,伤害了美国的领导地位,并为Intel晶圆代工厂不如台积电先进的错误想法提供了可信度。”
Joseph Bonetti呼吁:“Intel领导人、Intel董事会、特朗普政府,请不要将Intel晶圆厂的控制权出售给台积电。这将是一个可怕的、令人沮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