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三环斟茶员
一
刚把名字从路特斯改回来的莲花跑车,在2025情人节这天,宣布旗下两款主力车型emeya(繁花)、eletre调整价格,25款售价区间分别为52.8万~100.8万元和54.8万~101.8万元,比原来的起售价下降了近20万。同时,莲花跑车还公布了eltre的新中文名字“夏花”。
莲花中国总裁毛京波的个人社交账号迅速被负面评论占领,评论量超过她平时发布的其他内容的10倍,其中不乏表达伤心乃至愤怒的真实车主,在他们表示自己是花了80万、100万、123万购买路特斯的评论下,常常能看见他人在刷“你这车50万我知道”——“百万豪车秒变50万电车”已经成了一个新梗,新名字“夏花”也被讽刺为谐音“下滑”。
毛京波对此倒是保持了一贯的优雅和坦诚,基本没删这些反对、嘲讽乃至对她和冯擎峰(莲花集团CEO)个人的人身攻击。莲花官方的一些账号对政策做了解释,50多万的起售车型相比之前70多万的入门版,少了非常多的配置和权益:包括四颗激光雷达,主动尾翼、主动防倾杆、后轮转向,可主动调节透光度的全景天幕,流媒体后视镜,电吸门,脚踢感应尾门,后排座椅按摩加热和电动调节,23扬声器,22寸轮毂及相匹配的6活塞卡钳和性能胎等等,此外终身质保和其他的一些保养充电智驾权益也作了解绑。
到2月18日晚,毛京波发了《致车主的一封信》,对降低起售价进一步作了解释,对中文名“夏花”则做出弃用决定。
名字可以改,价格是调不回去了。
二
莲花为什么要降低起售价门槛?直截了当地说,第一,因为莲花销量有起色,第二,因为莲花团队有点急了。
根据官方公布,莲花(前路特斯)2023年取得了近7000台的全球销量,2024年完成了1.2万台销量,其中2024年12月单月销量超过2000台,同比增长100%。这个销量成绩和增长率是莲花品牌创办76年来的历史最佳。
有销量的增长,才会有意识去通过降低起售门槛来趁热打铁,此其一。
其二,莲花虽然取得了销量上的历史最佳,但亏损仍然很大。
2024年初,路特斯科技(即莲花前用名)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提出了2026年实现经营现金流及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转正的目标。而根据财报,路特斯科技2024年1~9月收入翻倍,达6.53亿美元,但净亏损还是增长到了6.67亿美元。而在此之前的2021到2023年,路特斯累计亏损115亿人民币。
可以说,如果不是背靠财大气粗的吉利集团,亏了这么多钱的莲花肯定难逃再次被变卖的命运。但是中国车市这么卷,吉利集团也在不得不收缩战略,集中资源应对竞争,2024年发表完《台州宣言》后,吉利一直在调整品牌整顿内务。2025年莲花高管如果交不出好看的数字,完成不了KPI,在资本主义里讲罚酒三杯是服不了众的。
莲花接下来该怎么走?高管团队当然是经过了多次会议探讨,也应该是形成了一些论证结果,估计上中下策都有考虑。比如之前CEO冯擎峰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燃油车仍有很长的生命周期”,莲花已放弃纯电动战略,在研的“路遥超级混电技术”将在2026年上车。
莲花上马的混电项目是不是中国市场的销量密码——增程?细节上暂时还不清楚,不过这也说明莲花团队仍然是愿意拥抱变化的。而在项目落地前,莲花高管终于下决心先动价格——毕竟它对市场的作用无需等待,立即生效,至于老车主的“背刺”抱怨,他们想必已有心理预期。既然已经是老车主,三五年里很难再买一台莲花。老车主的口碑对于汽车的销售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因素里不包括价格,降价对要购车的用户来说当然是好事。
对莲花降价这件事,资本市场似乎也是相对看好,2月18日路特斯科技股价上涨了10.98%,收盘报2.83美元/股,总市值19.19亿美元,截止发稿的2月19日中午则超过了3美元。
三
降价后的莲花会取得什么市场表现?对莲花品牌的长远发展会起什么作用?
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先列出一些竞品。
莲花降价前的主销价位,高于保时捷macan,和卡宴有重叠。在这个档位里莲花提供了比卡宴更良心的配置以及不一样的品牌格调。纯运动化取向的话,竞品还有宝马M3、奔驰AMG CLE等,但是这个价位的燃油性能车并不容易兼顾舒适。至于新能源领域,除了吉利同门的极氪001FR,和2025年一季度会发布的小米su7ultra、蔚来ET9,这个价位的电车鲜有竞品。
莲花降价后,直接来到了保时捷macan(含电动版)、718的区间,但是macan的终端指导价是有过更往下的史低的。相比70~100万区间,50万区间撑面子需求大又价格敏感型的用户更多,在面对保时捷销售时,尽管丐版莲花仍然比丐版保时捷配置良心,但如果macan也动一动价格,恐怕莲花销售要非常努力去激发客户的个性表达。而且只论个性,保时捷又有现在经销商报价也是50多万的718。
毛京波的小红书经常会tag“大女主”“大女主开的车”标签,从女性角度,718相比路面上其他车的外观辨识度,是大于繁花和eletre对比其他电车的,它带给女性的情绪价值或许还要更多——而且718尺寸小,带给她们在老城区穿行和停车压力要小很多。
更重要的一点是,50万区间的竞争压力其实比七八十万的级别大得多。
月销两千对于一台70万以上的车是佳绩,但是对于50万级的车就很普通,称不上很成功,尤其是考虑到还是全球销量。
除了老对手保时捷,50万区间有月销量稳定在6000乃至1万台以上的宝马X5、奔驰E(千万别以为这两款车尤其奔驰E的女性车主少)。50万级别的电车,有月销量稳定在1万到1万6的问界M9,有不失个性的MPV理想mega和极氪009,甚至还有降维下来的“换壳闪灵”宝马i7。
要满足中产以上阶级,对莲花品牌有认可(无论是出于对莲花跑车历史的了解,很看重操控,还是大女主愿意去听销售宣传),具备小众个性审美,追求科技感但是又不想买特斯拉和蔚来——这几个条件集合在一起,大概是莲花销售面对的客户目标。
我认为一线销售对莲花降价到50万是应该欣喜的,从富豪阶层到富裕中产,客户覆盖面增加了百倍。虽然面临的同行竞争会更大,但销售不害怕客户价格敏感、挑三拣四,就怕高不可攀,门可罗雀,连交流和试驾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接下来要考虑到第二个问题了,对莲花品牌的长远发展何如?
莲花在国内已经站到了80~150万级别的赛道,经过两三年的努力,赢得了几万名用真金白银来表示认可的车主。这其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现在还能在这个赛道站稳的,只有保时捷、路虎揽胜、奔驰S/G级等寥寥几款车型。自己主动走下来,实在是可惜。背刺了这一批车主,以后想再走上去,恐怕要付出的努力要更多。
但莲花团队确实等不及了,活下来才能谈以后。
四
前面提到,除了调价、起名,莲花还有其他牌能打,比如上混动。我倒是认为,莲花团队可以再想一想莲花这个品牌的初心,或者说柯林查普曼当年是靠什么跟法拉利掰腕子的——是靠空气动力学+轻量化。虽然毛京波在视频里经常科普莲花历史,但是产品上除了致敬上世代居多且完全卖不过保时捷燃油跑车的emira外,主力车型繁花和eletre……
它们依然在坚持空动,但轻量化上已经不是不够领先的问题了。
这严重制约了它们的赛道成绩上限。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挑战者,莲花大概可以继续坚持豪华舒适、科技配置第一,性能主要依靠力大砖飞的产品原则。但是现在挑战者已经来了,80万级这个小盘子不够分食。而下降到50万以后,不得不取消了很多拉风的科技豪华舒适配置,降低了产品竞争力。
直接挑明了吧,我建议莲花无论是自研,还是像小鹏收购滴滴造车项目推出mona m03那样——应当上马一个轻量级电动小跑项目,两门三百马力一点五吨四米出头的尺寸,不拼参数,外形运动,用起来在老城区实用。现在太多同质化的523尺寸电车,车主开起来嫌大,停车难,机械车位上不去,而莲花的两款主力车型比523还大。
不靠马力靠轻巧,这是莲花基因,有勇气魄力走所谓主流不敢走的路,是科林查普曼的智慧,也是最近一些品牌取得成功的原因。
这款车的入门最低配甚至可以不到200马力,盯着小车市场,定到22~45万,入门版就是外观,顶配强调运动性。压一把mini和萤火虫,甚至下能打五菱宏光MINI更好(我就认识不少中产富裕家庭真的会买这种微型车作为第二、第三台车)。
目前这个赛道上的竞争者不多:名爵cyberster是属于上汽的魄力,车的外观也不错,但是名爵品牌在国内过于弱势,即使如此30多万的价格还是卖出去几千辆;有个号称拿到江铃资质造车的小团队叫工匠派,在搞4米出头的两门小跑车,外形颇像柯尼塞格,命名为sc01,车重只有一点五吨,被一些人戏称为真正的莲花,但是这个团队可能技术实力太弱,到目前这款车没有任何动态展示;小跑车赛道真正的万年青是马自达MX-5,四代MX-5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25万,但从来没有引进中国。
从更大一点的视野看,莲花面临的销量翻倍亏损也扩大的困境,从根源上看未必是繁花、eletre产品力不够,而是国产新能源里极氪小米智己之类的30万档产品力太强了,而真的只在乎操控的可能宁可去买便宜得多的极星(尤其二手)。
莲花需要搞出真正的产品差异化才行,不能再搞极氪平台威力加强版了——在吉利大集团战略背景下,给极氪的集团资源只会越来越多,在外部竞争下吉利产品力也必须越来越强,是绝对不可能为莲花让等级档位的。
与其把现有车型降价,不如用新车型拉低品牌入门门槛。拉低到50万把花80万买这车的用户得罪完了,宝马奥迪都要被反噬,何况是莲花——这个道理,保时捷懂,保时捷不会降911,要赚富裕中产的钱,它的选择是推出718,更不会腰斩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卡宴,要降价只会降macan。
这个道理想必莲花高管也懂,只是知易行难。然而品牌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总要有人去做有风险但能根本上解决困境的事。莲花产品力上的差异化,不能再走力大砖飞路线。
毛京波其实是那个为莲花开拓思路的人,她个人ip争取来了不少女车主,已经创造了莲花历史最高销量。小车和“大女主”恰恰是完全不矛盾的,无论上班代步、闺蜜聚会还是接送孩子,都不需要开大车、带很多行李,或是非常高的续航。
也只有这条路线,才能让莲花品牌的历史,成为品牌真正的增益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