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在AI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战略布局是什么?
小米集团在AI领域一直保持高度重视,并且不断加大投入。2023年,小米提出了“软件乘以硬件的AI次方”这一新模式,强调AI技术在其产品中的重要性。从手机拍照、语音助手小爱同学到智能驾驶,小米积累了大量的AI技术。2023年大模型出现后,小米也开始投入大模型研发,并在2024年下半年进一步加大了对GPU算力集群等核心技术的投入。
小米对自研和开源模型持开放态度,采用多种策略并行。例如,在智能驾驶方面,小米采取了多种策略并行的发展路线。拥有庞大的智能硬件用户群体和数据基础,再结合强大的开源模型,将显著加速小米在AI发展速度及其智能硬件生态系统的AI化进程。
小米过去几年的底层能力升级有哪些具体表现?
过去三到五年间,小米进行了多项底层能力升级,这些升级推动了公司各项业务持续超预期发展。首先是二次创业,包括汽车业务的创始人亲自创业,以及手机高端化、大家电品类突破等。这些业务体现了公司的战略升级,即成为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战略升级对应的是研发体系和研发能力的提升。
从2019年至今,研发投入从不到100亿增至接近300亿,占比从3%提升至7%。组织迭代方面,公司核心管理层实现了从创业团队到专业团队的迭代,各部门加强协同,例如手机部与平板、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等部门整合。此外,公司还补齐了一些短板,如智能制造和新零售体系建设。自建智能工厂达到行业一流水平,新零售体系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据化管理模式,目前已有一万多家门店健康运营,计划在2025年拓展至两万家门店。这些底层能力升级为公司未来各项业务进一步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米在2025年的业绩预期如何?主要业务有哪些增长趋势?
预计2025年将是小米业绩持续爆发和估值重塑的一年。在业绩层面,各主要业务均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毛利率也有望上升。此外,公司经营杠杆将在2025年明显体现。
具体来看,智能手机业务继续保持全球第三的位置,并且增速领先于行业内其他前五名厂商。2024年小米销量达到1.69亿台,同比增长15%,远高于行业6%的增速。这意味着小米与前两名厂商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缩小,而与第四、第五名厂商之间的差距扩大。在中国区市场份额方面,小米每个季度都呈现环比提升趋势,从全年看位居第五或第六名,但增长势头强劲。
2024年小米各项业务的毛利率和管理费用情况如何?
2024年,小米IOT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体现出大单品爆发的规模效应。手机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受负面影响,但预计第四季度存储价格回落将带动毛利率回升。公司的管理费用保持在每季度13-15亿人民币,显示出高效的经营管理能力。在收入继续增长情况下,除研发费用外,其它费用率可能下降,有助于提升经营利润。
对于小米智能汽车和智能驾驶业务的发展预期是什么?
小米智能汽车在春节期间公布的“月份交货量超过2万台,并连续四个月超2万台。目前月产交付能力超过2.5万台,订单持续强劲。预计到2025年交付量加可达到35万台以上,是行业内最快实现销量和产能爬坡的公司之一。在智能驾驶方面,自2021年开始造车时同步进行研发,目前已投入约50亿人民币,团队规模要达1500人。公司城市智驾在半年内全国开通,并推送端到端自动驾驶功能实现车位到车位全程无人接管驾驶。预计2025年智能驾驶投入将增至35亿人民币。
小米在机器人和A大模型领域有哪些布局和预期?
在机器人方面,小米分别于2021年和2023年发布了第一代与第二代机器狗。此外,公司与榆树科技合作,其产品在春晚表现亮眼。在AI大模型领域,小米白2024年下半年加大投入,包括研发人才及算力资源,并推出开源大模型DIC,为硬件和软件应用提供显著AI能力提升。预计这些领域将在2025年取得显著成果。
对于小米整体业绩及未来发展有何看法?
小米主业利润具有弹性增长,新业务亏损将大幅收窄甚至微弱盈利。预计到2025年,公司报表层面的改善将非常显著。同时,高速爆发的智能汽车业务快速追赶的智能驾驶以及AI大模型、机器人等新兴技术领域都具备强劲发展港力。因此,小米作为科技龙头企业,无论从业绩还是新一轮科技产品布局,都具有很强竞争力,有望超预期表现并获得更多机会。
更多报告请加入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