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硬件微讲堂▼
大家好,我是硬件微讲堂。这是我第113篇原创文章。为避免错过干货知识,欢迎关注公众号回答问题加入免费技术交流群,抱团取暖,共同进步!
前段时间在公众号上讨论关于抑制EMI的利器-展频技术:
①看图:Buck电源的SW节点波形怎么这么糊?怎么回事?
②深度解析抑制EMI的利器--展频技术(干货巨多)
③(长视频)实测+波形解读-深度解析EMI展频技术
④深度解析抑制EMI的利器--展频技术(4)
⑤深度解析抑制EMI的利器--展频技术(5)文末送书,凭本事拿!
其中第5篇,文末有送书福利。今天是第6篇,同样文末也有送书福利,且难度降低,看点赞量的吆!根据留言质量和先后,选出参与留言的3位同学(Akahono、超级反装甲炮、田明广),每人获赠一本由Christophe Basso(克里斯多夫·巴索)著作,由文天祥、王牡丹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道至简:快速求解线性电路传递函数》,包邮到家。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赞助!另外,本书的译者文天祥老师倾情赞助3本签名版书籍,已单独沟通,名单这里不做公布。感谢文老师大力支持!上篇文章中遗留的问题:为什么谐波的频谱不是依次降低的?到光标6(11次谐波)时,重叠的部分(局部)幅值(叠加)变高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是整体被抬升了?13次(光标7)和15次(光标8)谐波降下去,但到17次/19次谐波,又整体被抬升了?这个图的扫频宽度是40MHz,我们再进一步放大看看这样估计还是很明显,我们稍微调整下参数:用信号发生器的方波依旧保持频率1.77MHz,将调制信号从三角波换成正弦波,调制频率保持fm=7.5kHz,调制深度降低△f=25kHz。降低△f,可以减小展频的宽度,避免相互混叠。我们用频谱分析仪看下频谱如何。这样趋势就比较明显。我们把频谱的最大值连起来,就呈现出下图的包络,频谱的幅值呈阻尼振荡,幅值越来越小。这样就和上面实时频谱中光标6和光标8的行为对上了。我们再看下关闭FM调制模式,方波的信号频谱,如下图。注意此时频谱仪的扫宽、RBW、垂直参考值都相同。对比上下图来看,方波的频谱高了很多,而FM调频后频谱快速衰减。如此可以说明,在EMC测试中,方波带来的EMI影响可以通过FM调试的方式显著降低。在关闭FM调制模式下,我们再把频谱仪扫宽进一步调大到150MHz看看,如下图。学过信号与系统或通信原理的同学,可以回忆下周期信号的频谱,单边谱包络就是这样的性质:离散型、谐波性、收敛性。方波的FM调制的频谱,为什么是这样?其实小编还是没有理解。了解的同学,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福利内容:由国际电源专家Christophe Basso(克里斯多夫·巴索)著作,由文天祥、王牡丹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道至简:快速求解线性电路传递函数》全新纸质书,包邮。
福利数量:5本
获取方式:在留言区留言,规定时间内看点赞数量最多的5位同学
参与条件:购买过硬件微讲堂的视频课程或付费专辑的同学
留言截止时间:2月19日20点
小编具有最终解释权(不要和小编扯皮)。小编为了送书,也是煞费苦心,就看你点赞量了!
克里斯多夫·巴索,国际专家、前安森美半导体应用工程师及作者,IEEE的高级会员,拥有超过25年的一线电子电路设计经验,在电力电子转换领域拥有近30项专利。他原创了许多集成电路芯片,其中代表性为NCP120X 系列,重新定义了电源低待机功耗设标准,为低待机功率变换器树立了新标准。Christophe出版了许多关于功率变换和仿真方面的书籍。很多中国的工程师都拜读过其著作译本《开关电源SPICE仿真和实用设计》,并给予此书高度好评,其英文版《DESIGNING CONTROL LOOPS FOR LINEAR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广受中国工程师推崇,对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他的最新的一本书通过法拉第出版社出版,书名是《开关变换器的传递函数》。在这本书中,他应用快速分析电路技术(FACTs)来确定许多开关变换器的四个传递函数。Christophe拥有25项电源变换专利,经常参加行业会议并在包括How2Power在线网站和专业杂志上发表技术文章。他在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的欧洲同步辐射中心工作10年,1997-1999年,在位于图卢兹的摩托罗拉半导体公司担任应用工程师,1999年加入Onsemi。Christophe拥有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学士学位,法国图卢兹国立综合理工学院硕士学位。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IEEE 会员。电力电子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十年来一直从事电力电子研发设计工作,历任研发工程师、工程师、研发经理、平台架构师等,期间主导研发了多款行业及至全球领先的产品,销售数量累计达千万级,为所在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技术积淀上,在开关电源拓扑、半导体元器件应用、LED 照明电子及系统应用、消费性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并在电源设计及应用领域获得多项国际专利。熟悉电子产品项目管理,以及消费性电子产品完整生命流程管控。作为电源学会委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起草,并多次负责联系国际知名电源专家来中国举办电源类培训事宜,翻译出版电源相关书籍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