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产GPU独角兽象帝先宣布,成功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这也意味着公司彻底摆脱2024年因融资受阻引发的阶段性困境起死回生。
在2024年8月底的时候,一度传出象帝先将要解散的消息,公司当时回应称虽然面临一定市场调整压力,但并未采取解散或清算的措施。
象帝先表示,本轮融资将全面支持新一代GPU芯片量产、前沿技术研发及全球化市场拓展,同时引入A股上市公司安孚科技及多家知名创投机构的战略合作,为国产GPU赛道注入强劲动能。
同时象帝先将以此次融资为起点,聚焦三大战略方向:
1、加速现有产品的量产进程,凭借卓越的性能优势,全面推动国产GPU的深度应用
2、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技术领先、性能卓越且适配多元场景的 GPU 产品矩阵;
3、深化国产化生态布局,筑牢信息安全与技术自主屏障。
据了解,象帝先的“天钧”系列产品,已成功实现了研发及量产目标,并已广泛应用于云桌面、CAD/CAE、元宇宙及数字孪生等领域。
2024年8月,脉脉流出消息称,国产芯片独角兽象帝先公司召开全员会议宣布解散,所有400多位员工今日起终止合同,原地失业。
根据公司官网介绍,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是一家高性能通用/专用处理器芯片设计企业,已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苏州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
公司研发适用于桌面、工作站、边缘计算等领域的高性能、低功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GPU及相关专用芯片产品。
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唐志敏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2022年9月,象帝先表示,经过300多名资深芯片研发人员历时15个月的集智攻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性能通用图形处理器——象帝先天钧一号GPU正式发布。
2023年1月,“天钧一号”芯片完成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认证的产品性能测试,性能达NV1660水平
2024年4月,象帝先获2024年度重庆市“独角兽企业”称号。
然而今天该公司却突然宣布解散,知情人士表示,公司资金问题由来已久,无法自行造血的前提下又因外部环境难以融资续命,走到最后一步实际是意料之中。
去年底,象帝先发布了《融资启新,“韧”者终迎芯片曙光》的公告。
公告称在基于新老股东们的坚定支持和信任、全体员工的艰苦拼搏,公司新一轮融资已有重大进展。公司新一代产品量产流片研发,市场业务拓展,都有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在妥善处理了离职员工的欠薪等问题之后,许多老员工表达了强烈的回归意愿,同时社会化招聘也已开启。
象帝先在公告中还表示,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4月起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置身于狂风骤雨之中。
但是困境之中从未放弃,管理层带领核心团队踏上了艰难的自救征程,营销团队积极寻求突破,完成了与多家整机厂商、主流软件厂商的测试适配。
研发团队在已量产GPU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深耕细作,优化性能,完善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也未停止对未来新产品核心架构的研究与技术创新。
另据本源量子官方消息,今日,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数据显示,“本源悟空”已覆盖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用户中,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用户活跃度位居前列。
其中,美国用户访问量一直稳居境外访问量第一。
“本源悟空”是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在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上制造,共有198个量子比特,包含72个工作量子比特和126个耦合器量子比特。
在量子比特数量、相干时间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链条自主可控,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
自2024年1月6日上线至今,“本源悟空”已完成33.9万余个量子计算任务,涵盖流体动力学、金融、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
此外,“本源悟空”自主量子算力已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知名企业的商业化采购订单,首次实现中国自主量子算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