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钧联电子迎来了又一个里程碑事件——成功举行了“安徽省首条先进工艺碳化硅车规功率模块产线下线仪式”。随着该条产线的全面投产,标志着钧联电子完成了功率模块-电机控制器-电驱动总成全链闭环的关键拼图,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的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迈入全新阶段。
在仪式现场,来自合肥市经开区、战略投资方、数十家新能源汽车及VTOL航空器头部企业的百余位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并参观了钧联电子科技展厅及SiC功率模块产线智能化车间。与会嘉宾对钧联电子在工艺精度、品控标准及数字化管理方面的成果表示高度认可并达成合作意愿,共同推进SiC模块在下一代车型、机型中的规模化应用。
钧联电子科技展厅
此外,2024年3月,钧联电子的800V碳化硅高压电驱总成生产基地已顺利投产并实现产品批量下线,这次碳化硅模块产线投产,意味着钧联电子具备了碳化硅功率模块-电控-电驱总成的全链条生产供应能力,在新产线全面建设交付后,可年产20万台电控、10万套电驱总成和100万只功率模块。
钧联碳化硅模块实现批量交付
与多家车企、eVTOL主机厂深入合作
当天,钧联电子还举行了SiC功率模块下线剪彩仪式,合肥市经开区投促局局长孙鸿飞、合肥工业大学现代产业学院负责人&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理事长潘轶山 、吉利沃飞长空首席技术官薛松柏、国元股权投资部总经理刘适、安徽深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总监陈海斌等剪彩嘉宾还发表了致辞,纷纷对钧联电子在碳化硅车规功率模块领域的发展成果与合作进展给予高度评价。
合肥市经开区投促局局长孙鸿飞强调,此次钧联电子碳化硅车规功率模块产线下线,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大跨越,也是合肥经开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中的重要成果,将进一步提升安徽省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验领域的竞争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合肥市经开区投促局-孙鸿飞
合肥工业大学潘轶山认为,这条产线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安徽省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竞争力,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这也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未来,合肥工业大学将继续发挥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与钧联汽车电子携手共进,在SiC功率器件、电驱动系统、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合肥工业大学-潘轶山
吉利沃飞长空首席技术官薛松柏博士首先回顾了2023年初以来他们与钧联电子的合作进程,双方团队在短短一年内攻克了高精度控制、能效优化等难题,于2023年底启动电控原理样机开发,并在2024年4月成功交付首台适配低空飞行器的电控样机。
薛松柏博士认为,这条产线的建成投产不仅是钧联电子供应链垂直整合发展中的的里程碑,更是沃飞长空与钧联电子战略合作的又一助力,钧联电子的SiC功率模块将有望成为沃飞长空下一代旗舰机型的关键核心。
吉利沃飞长空-薛松柏
国元股权投资部总经理刘适表示,基于钧联电子在碳化硅(SiC)产业链垂直整合领域展现的卓越能力、核心产品在主流主机厂的规模化应用实绩以及行业对其产品品质的广泛认可,国元股权对钧联电子的长期发展前景持坚定看好态度。
此前合作中体现的两大"钧联速度"尤其彰显企业实力:其一,国元股权自2024年9月23日立项接洽至同年12月底完成资金投放,全流程推进效率显著,仅用时3个月便实现战略注资;其二,尽调期间钧联电子模块产线尚处于建设阶段,而企业凭借强大的工程实施能力与产业协同优势,迅速实现产线竣工并达成量产目标,其项目执行效能充分展现了新能源高端制造领域的"中国速度"。
国元股权-刘适
深向股份采购总监陈海斌透露,自2024年深向与钧联电子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双方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应用国产化进程。目前项目推进高效有序,预计2025一季度即可实现批量供货。他还表示,这条产线不仅是钧联电子的里程碑,更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必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深向股份-陈海斌
据钧联电子董事长陈兆银透露,钧联电子已获新能源汽车领域多家主机厂的电驱、电控量产订单与项目,并且还与eVTOL航空器头部主机厂深度合作,其800V高压碳化硅工艺模块已经在多家主机厂完成验证并批量供货。
展望未来,陈兆银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我们将继续秉持开放共赢理念,与各位伙伴携手同行,共同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生态繁荣。”
加入碳化硅大佬群,请加微信:hangjiashuo999
SiC模块产线具备4大优势
多款重磅产品隆重发布
据透露,钧联电子的SiC 模块产线建设可谓是“进展神速”:
2024年7月,钧联电子正式启动安徽首条SiC功率模块项目建设,总投资过亿元;
2025年1月,钧联电子SiC模块项目的001号产品“HPD全桥SiC功率模块”A样宣布成功下线,新产线从开始建设到具备生产制造能力,仅用了半年时间;
据了解,该产线全面建设交付后,年产能可达百万只,将成为钧联电子供应链垂直整合布局的重要助力。
在致辞中,陈兆银表示,SiC车规功率模块新产线的顺利建设及投产,离不开安徽省各级政府领导、合作伙伴等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钧联电子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极大推动了投产进程:一是与国内外顶尖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成功攻克碳化硅功率模块研发与量产的多项难题;二是采用了国际领先的封装设备与工艺技术,新产线不仅能大幅提升产品良率与质量稳定性,而且还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合肥钧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兆银
陈兆银表示,作为安徽省首条先进工艺碳化硅车规工艺模块产线,钧联电子的新产线凝聚了该公司在技术创新工艺突破的最新成果。
具体来看,钧联电子此次投产的SiC 模块产线,具有4大核心竞争优势,可满足800V高压平台车型、eVTOL航空器等领域对动力系统核心功率器件的高可靠性需求:
一是独创设备生态链:关键工艺设备均采用国际领先的封装设备厂商,同时根据目前SiC功率模块封装行业内的痛点,联合业内设备巨头共同开发,有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改善提升,设备更加稳定,产品良率和质量更高。
二是具备先进封装工艺:采用有压烧结银工艺搭配DTS铜线键合,可靠性高,杂散电感低。NTC和散热底板采用焊片工艺,工艺流程更简单,无需清洗,更环保。
钧联电子SiC功率模块产线
三是智慧品控体系:对封装后的模块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和可靠性评估,可有效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四是柔性智造模式:采用“智能孤岛+人机协同”架构,各工艺设备采用孤岛形式的模块化设计,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相结合,在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同时,可满足日益变化的产品设计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设备更加柔性,利用率更高。
在活动现场,钧联电子重点推出了两款 SiC 功率模块及多款 SiC 电控、电驱总成产品:
HPD全桥SiC功率模块:目前,钧联电子的HPD全桥SiC功率模块已顺利通过AQG - 324车规级可靠性认证,其采用双面银烧结工艺,有效降低了导通电阻和寄生电感,大幅提升了功率循环寿命,全产品链采用免清洗工艺,工艺流程更简单,更环保。
DCM半桥SiC功率模块:该产品在技术工艺上也独具亮点,同样采用芯片双面银烧结工艺,相较于同类产品,其杂散电感可做到5nH以内,显著降低了模块在电控里的系统杂感。
SiC电机控制器/800V SiC电驱总成:两类产品均采用自研自制SiC功率模块,前者最高效率可达99.8%,后者采用采用油冷扁线电机,同功率级别轻量化水平行业领先。
钧联电子凭借在碳化硅功率模块及800V高压电驱总成领域的技术与产能布局,已在行业内取得领先优势,陈兆银表示,未来他们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技术积累,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碳化硅工艺模块及高压电控电驱供应商,为新能源汽车、eVTOL航空器以及可再生能源等行业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