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六届半导体湿电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将于3月19日在杭州召开● 中石油、润晶科技、金宏气体、中科院过程所、华为电子材料实验室、江苏集萃、浙江省化工研究院、东华大学等企业的领导与专家领衔作报告
2月13日消息,据韩媒报道,三星不仅取消了对平泽园区晶圆代工生产线的“停机”措施,还计划从今年6月起将生产线的运行率提升至最高水平。

报道称,三星平泽园区的晶圆代工生产线此前因订单低迷而暂停了约50%的产能,主要涉及4纳米、5纳米及7纳米工艺,但从6月开始,三星将把生产能力提升至满负荷。
此次恢复运行主要得益于三星系统LSI业务部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AP)Exynos相关订单的增加,以及中国加密货币“矿机”订单的增加。
此外,第六代高带宽存储器(HBM4)核心——“逻辑芯片”的生产订单增加,也对整体运行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报道也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技术限制可能对三星的生产恢复构成威胁,目前,三星的晶圆代工业务高度依赖中国企业,例如百度等。
此前,台积电在2024年11月停止向中国交付7纳米及以下工艺的AI芯片后,三星也向其中国客户发出了类似通知。
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2023年我国电子化学品(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电子气体、工艺化学品、CMP抛光液)市场规模达到240.4亿元,同比下降7.6%,约占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的34.6%。预计2024年我国电子化学品市场将由下降转为增长,恢复至2022年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企业整体进步较为明显,除部分复配型产品,例如清洗液、刻蚀液等产品,其余种类几乎均可实现国产化。尤其是在8英寸及以下集成电路生产线,湿电子化学品基本实现本土化;在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存储工艺化学品国产化率超80%。逻辑类产品,40%以上的湿电子化学品已经可以本土化。2023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销售收入为87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用于半导体制造的湿电子化学品销售收入为44亿元。预计2024年湿电子化学品销售收入增至99.4亿元,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电子气体在半导体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近年来中国本土气体企业如派瑞特气、华特气体、南大光电等的部分产品逐步进入国内外先进晶圆厂中。2023年国内电子气体市场规模达到82.6亿元,受终端市场需求和产业周期的影响,相较2022年下降约7%。2023年电子气体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74.1亿元,同比增长22.1%。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市场主要被海外企业占据,如欧美的巴斯夫、默克、空气化工以及日本的三菱、住友、大阳日酸等。目前国内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3年我国电子化学品企业整体销售收入约为289.5亿元,较2022年同比大幅增长14.9%。未来几年,中国半导体制造产业将高速发展,受传统晶圆厂扩产、先进制程需求增长、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加速及国产替代推动,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需求增速超全球,迎来空前发展机遇。第六届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与电子气体论坛2025将于3月19日召开。会议由亚化咨询主办,多家国内外龙头企业重点参与。
如果您有意向参会/赞助/报告
敬请联系:李经理 18116386236 (微信同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李经理微信:
关于亚化咨询
亚化咨询是国内领先的新兴能源、材料领域的产业智库,2008年成立于上海浦东。业务范围:咨询研究、会议培训、产业中介。重点关注:新兴能源、材料产业,如煤化工、高端石化、光伏、氢能与燃料电池、生物能源材料、半导体、储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