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比亚迪自己说,恐怕很多人都会以为是营销口号。毕竟,不久前的比亚迪王传福还表示自动驾驶是资本裹挟下的游戏,况且,智能驾驶的路上,真正做到大规模量产并且体验良好的车企,至今还屈指可数。但今天比亚迪天神之眼,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的发布会,表示,它要在2025年让智能驾驶“飞入寻常百姓家”,从10万元级车型到百万级豪华车,全面升级智驾功能,普及智能驾驶。01 比亚迪的智驾进阶:2025年,真的能上车吗?比亚迪的智能驾驶布局一直显得有些“慢热”。相比小鹏、华为早早冲入高阶智驾赛道,比亚迪的智驾系统直到最近才开始大规模升级。不过,它的野心并不小。2025年,比亚迪计划让高阶智驾覆盖40%-50%的车型销量,根据2025年预估比亚迪产量500万台来算,高阶智驾的销量目标达到200-250万辆。如果对比2024年,比亚迪的智能驾驶仍处于初步推广阶段,搭载智驾系统或者ADAS的车型销量占比不到20%,主要集中在还不到100算力平台的ADAS L2以下入门级方案,高阶智驾(100和300算力以及以上)仍然是少数车型的选装配置,大概不到5%。2024年全年,比亚迪的总销量在427万辆,也就是说,2025年如果高阶智驾销量目标能实现,同比增幅将达到2-3倍。目前,比亚迪的智驾系统主要基于三种算力平台,分别对应不同的车型和功能需求:天神之眼 C - 100 TOPS平台(“自研”,成本4000元左右)天神之眼 B - 300 TOPS平台(Momenta供应,成本7000+元)- 相比100 TOPS版本增加了激光雷达(速腾供应,成本1000多元)
- 硬件平台:英伟达Orin-X芯片(暂未使用地平线)
- 应用车型:新款汉等15万以上车型,用户需要加钱选装
功能:2025年将通过OTA升级端到端方案
天神之眼 A - 600 TOPS平台(小批量产)另外,比亚迪还规划了采用英伟达Thor 1000 TOPS算力平台,预计用于2026年及以后推出的车型,传感器方案可能升级为5R11V3L(5个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3个激光雷达),但具体落地时间未定。不过,智能驾驶并不是简单的硬件堆砌,数据积累、算法优化、供应链整合,哪一环掉链子都会影响最终体验。要让智能驾驶大规模落地,供应链必须稳固。但目前来看,比亚迪在关键环节上仍然面临挑战。比亚迪计划在2025年让100算力的智驾算法全面自研,但其实比亚迪此次发布的「二郎神」前视三目,熟悉我们之前文章《大疆等基于双目,行泊共用鱼眼视觉的低成本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大疆能否在智驾赛道“能上天”?》得读者就知道,比亚迪此套算法背后离不开大疆卓驭和鉴智。而双目方案,很大的问题其实是感知的准确性,最先上双目方案的其实是五菱云朵,但一直不温不火,主要原因是那套系统体验和安全感欠缺。所以可以看到比亚迪基于其供应链优势给这套方案配上了5个毫米波雷达,但一般的主机厂要配5个基本上千元成本去掉了。但五个毫米波的加入,让比亚迪这套方案安全大增,但其实基于AI的感知算法和雷达的融合必定让车辆的拟人化大大降低。300算力及以上仍依赖Momenta。未来,300算力平台会逐步转向端到端算法,以提升智能驾驶能力,但未来比亚迪真正能否跑自研的端到端通仍需时间验证。目前,城市NOA仍然是比亚迪的短板。相比高速NOA,城市NOA对算法、数据和仿真能力要求更高,比亚迪目前还未大规模推向市场。2. 芯片:自研的芯片,地平线J6M的隐忧,英伟达还能撑多久?比亚迪的100算力平台主要使用英伟达 80TOPs的 Orin N,少部分使用地平线J6M。有人说,地平线的性能较弱,导致研发进度放缓;也有人说目前AI 落地智驾方面英伟达更好用,更快,移植到地平线J6困难,但最终都是,根据信息表示第一批8款车型未采用地平线J6M方案。• 长期来看,如果地平线能提升性能并完成适配,比亚迪可能让它成为主要供应商(成本更低),但比亚迪自研的算力芯片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就怕到时候有变,J6M的机会越来越少。但目前来看,地平线J6M仍然存在移植稳定性问题,尤其是在部分车型(如护卫舰07)上的表现,引发市场质疑。如果比亚迪不能找到稳定的Plan B,未来智能驾驶的发展节奏可能受到影响。3. 智驾线束,接口,MCU,摄像头组件等器件:供应链供应以及承压力是否够?比亚迪,域控自研和自产,但是里面的零部件面对几百万台的量,整个供应链是否能够保供?供应链回款等压力是否能够承受?
目前,比亚迪主要使用速腾的激光雷达,但正在推进自研,预计2025年量产。 • 成本是否能大幅下降?(目前一个激光雷达成本1000多元)
目前来看,比亚迪的高阶智驾仍然依赖供应商,在短时间内自研能否完全替代,仍是未知数。03 量产挑战:老车型无法升级,如何应对市场预期?比亚迪计划在2025年推出30多款智驾车型,其中大部分是改款。• 第一批8款车型已确定,100算力平台的临界点是秦L(10万级),低于10万的车型不会搭载。 • 15万以上的车型可选装300算力方案,但需要额外加钱。 • 老车型无法升级智驾,因为硬件不兼容(例如旧车型仅3个摄像头)。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如果想要体验比亚迪的智能驾驶,就必须购买新款车型,而老车主则无缘升级。比亚迪的智能驾驶看上去正在快速推进,但现实往往比PPT更复杂。- 地平线J6M芯片的移植稳定性问题,可能影响比亚迪智驾进展。
对于比亚迪来说,智驾的核心策略是“走量换数据”,“高量低价的降维打击”。2024年,它刚刚起步;2025年,它想实现销量翻倍的智驾布局。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或许一年后,我们就会知道答案,欢迎留言讨论。
*未经准许严禁转载和摘录-参考资料:
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可以下载汽车行业海量的一手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