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目前主流光伏逆变器标称效率在80%~95%之间,对小功率逆变器的效率要求不低于85%。近日,一家国内企业实现了光伏逆变器效率98%的突破,快看看他们是如何实现的吧!
据《PV Magazine》2月6日报道,德国柏林应用技术大学 (HTW) 的科学家在新版“ 2025年电力存储检查”中总共对22个电池存储系统进行了检查,其中包括 8种产品首次亮相,分别来自麦田能源、Fronius、Kostal(科士达)和SAX Power等公司产品。
新版“ 2025年电力存储检查”
HTW在新版“ 2025年电力存储检查”提到,科世达的“Plenticore G3”混合逆变器和SAX Power 的“Home Plus”电池系统创造了充电和放电操作的新效率记录,两项成绩均超过98%。
其中,科世达在充电模式下实现了98.2%的记录。科世达光伏电子研发高级经理 Andreas Forck解释了其中的关键技术——“IMS电路板技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散发电路板上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产生的废热,因此我们可以在相同空间内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好处是我们的高性能电池连接的组件温度较低,从而减少了新型混合逆变器的转换损耗。”
在直流耦合系统中,与交流耦合电力存储系统相反,所有电力电子元件都组合在混合逆变器中。尽管如此,性能差异仍然很大。根据HTW的报告,在测试的18台混合逆变器中,有一台在充电期间仅实现了92%的效率。所以,在对电池存储系统充电时,8%的光伏电力会在混合逆变器中作为废热损失掉。因此,其损耗比科世达逆变器高出四倍。
目前,直流耦合与混合逆变器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根据 HTW 的分析,它们占 2024 年销售的光伏家庭储能系统的 87%,而只有13%是带有电池逆变器的交流耦合系统。
HTW的报告还提到,RCT Power、Energy Depot、Fronius 和科士达等制造商的混合逆变器在系统性能指数 (SPI) 评估中保持领先地位。HTW 的研究人员区分了5kW和10kW两个功率等级,并评估了光伏储能系统的能源效率。10个系统达到了最高的效率等级A。除了欧洲制造商外,固德威和麦田能源也位居前列。尽管效率值非常好,但有两家公司决定只匿名发布其结果,HTW 的研究人员对此感到惊讶。
而SAX Power 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电池和混合逆变器。每个电池串都配备有自己的断路器。装置中安装的所有 24 条线束可以在几分之一秒内单独打开和关闭。在电池系统的输出端,激活的电池串的电压叠加形成正弦交流电压。
据 HTW Berlin介绍,这种所谓的多级概念能够降低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转换损失。HTW 研究人员表示,在整个运行范围内,交流耦合电池系统 SAX Power“Home Plus”在电力存储检查中具有迄今为止确定的最高效率水平。